刘 通,曲世友
(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经济学研究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及其展望
刘通,曲世友
(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摘要]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动因中的类比优性,正在使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过程分为关系构建、关系运行及价值释放三个阶段。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超循环特征包括参与主体选择与自复制、动态开放与网络演化自稳定、协同发展与风险防控等超循环特征。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超循环呈现,包括转化反应循环、催化反应循环、催化超循环。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超循环支撑要件包括:超循环的不竭动力是创新活动;超循环的桥梁是网络联结;超循环有序演化的保障是竞合机制;超循环的必要条件是学习与改进。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有利于促进大众创业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超循环理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
一、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基本内涵与超循环理论
(一)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基本内涵
(1)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概念。仅就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概念而言,可能会有多种界定和表述,但在相当多情况下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概念,应指联合风险投资参与主体,以网络为平台或载体开展价值创造的实践活动。在通常情况下,联合风险投资价值创造参与主体,不仅应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和被投企业,而且还应包括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及金融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与会计事务所等,如图1所示。在大多数情况下,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主体的构成,应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的构成具有同类性。其中最突出的动态取向,应该是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相应信息和资源在价值创造参与主体之间流动,通过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来实现价值创造。
(2)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出现动因。综观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出现,几乎都具有很强的出现或发展动因。风险投资机构关注的投资领域往往存在高度的不确定和信息不对称性。由于目标企业多为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未来的发展前景、盈利空间和竞争潜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信息收集和评估的成本往往很高,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息的获取程度直接影响到风险投资的成败,同时高风险和高不确定的环境,增加了风险投资的不可控程度。随着投资活动的进行,风险投资机构之间会逐步形成网络联结,在市场构成的延伸网络中形成嵌入式的网络关系。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实现信息流、资源流在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流动和扩散,可以促使投资机构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并有助于风险投资机构提高项目选择的决策效率,降低投资风险。
图1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要素的构成
价值创造是风险投资支持企业发展的本质,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资源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对价值机会的识别、对内外部资源的获取和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积极参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中,借助联合风险投资网络配置外部的信息和资源,与自身的发展规划和竞争战略相结合,逐步建立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创造[1]。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出现动因中的类比优性,正在使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
(3)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过程的三个阶段。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活动中,价值创造是目的,联合风险投资是方式,联合风险投资网络是载体。信息和资源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之间流动,通过信息和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来实现技术创新和组织学习,进而实现价值创造[2]。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不但能够降低风险投资机构的信息搜寻成本,而且能够通过风险分摊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带来的投资风险,还能够让风险投资机构对投资项目具有更好的控制权,实现被投企业的价值增值。基于Gulati[3]、Dyer[4]等人研究成果的启示,可以将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过程分为关系构建、关系运行及价值释放三个阶段。
价值创造的第一个阶段为关系构建。关系构建是价值创造参与主体之间进行资源交流的桥梁,为价值创造的实现奠定基础。参与主体之间资源能力的互补性决定了是否能够构建相互信任、彼此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主体在资源能力互补基础上进行合作,通过信息和资源的不断交换,加强互动沟通,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关系契约,增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稳定性。
价值创造的第二个阶段为关系运行。关系运行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提供资源配置、信息共享、关系治理等方面的保障。通过对参与主体的资源能力禀赋及重要性进行网络定位和排序,对参与主体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价值创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信息共享能够提升联合风险投资网络资源的配置效率[5],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信息共享功能使得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传递,促使参与主体能够有针对性的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方式,促进价值创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关系治理则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借助有效的契约关系和制度安排,能够改善和巩固参与主体间的关系,避免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冲突。价值创造的第三个阶段为价值释放。价值释放是参与主体优化资源配置组合,实现参与主体间的协作和对接,发挥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协同作用的目标,这要求参与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二)超循环理论的提出及其外延的适用
(1)超循环理论的提出及其递进的三循环。德国科学家Manfred Eigen于1971年提出超循环理论用于解释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现象,超循环理论内含生物进化演变的机理,并且具有广泛适应性,主要用来阐述非平衡复杂系统的演化原理。Eigen认为,超循环存在于化学演化和生物演化中,其基础是较为低级并且简单的反应循环,并且这些反应循环间因相互关联而组成较为复杂的大系统循环。超循环形式可以解释生命信息的起源,并且生物化学演化的循环现象按照循环的复杂性分为由低到高三个等级[6]。其中:(1)转化反应循环。转化反应循环是最基本的循环过程,从组织发展的角度看,它是一个自我再生的过程;(2)催化反应循环。是较高级别的循环,它是一个自我复制的过程,如果在转化反应循环内,存在一种中间物可以使转化反应循环本身产生催化作用,那么这个反应就从较为低级的转化反应循环进化为较为高级的催化反应循环。(3)催化超循环。它是多个联系起来的催化反应循环,是比催化反应循环更为高级的循环。它具有整合性、协同性的特点。而超循环演化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超循环演化过程
(2)超循环理论的外延适用。图2呈现了超循环演化的过程,三个超循环等级明确,由低到高逐步升级,转化反应循环为低等级循环,在特定的催化作用下进化为催化反应循环,不同的催化反应循环在彼此联系的基础上耦合形成催化超循环。超循环系统的特点是组织内各个单元之间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形成自组织机制,促进系统的不断进化,这种现象在生物领域及经济管理领域都是普遍存在的[7]。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机理可以用超循环理论来解释[8]。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实践中,被投企业在获得风险投资后,可以利用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整合技术创新资源、优化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提升价值创造能力,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被投企业的价值增值进获得收益。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在不断地发展演化过程中促使参与主体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构成新的合作循环。
二、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超循环特征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是价值创造的载体,具有动态性、开放性、演化性的特征。从其特征角度来看,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超循环过程与大分子向生命进化过程有较多的相似之处[9]。因此,可以将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过程视为自组织超循环过程,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价值创造活动,参与主体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这种价值创造行为影响了网络的组织和结构变化,从过程上判断,它是一种超循环进化行为,具有自组织超循环的本质特征。
(一)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与目标的超循环特征
(1)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的超循环特征。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被投企业往往能够获得较多的资源和知名度,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后期的市场表现较好,被投企业的价值增值能够提高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被投企业寻求声誉高的风险投资机构来获取发展所需资源,风险投资机构为了提高声誉,扩大影响力会提高参与被投企业治理的程度和对价值创造过程的干预程度,即使得到的激励水平还不够,风险投资机构也会依靠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资源共享及信息传递功能,增强被投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其市场表现程度[10]。在不断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参与主体在组织和结构上都获得了优化升级。
(2)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目标的超循环特征。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目标是实现价值增值,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为参与主体获取资源提供平台和渠道,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联合,实现知识积累、科技突破及投资经验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提升价值创造的有效性。同时,风险投资机构为被投企业提供的高质量的增值服务,不仅能够减轻空间和行业的限制,促进被投企业的良性发展,而且能够在不断的价值创造过程中获得知名度和良好声誉,为被投企业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价值增值是引导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不断进化和趋于稳定的推动力,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和条件,可以使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进行螺旋式升级。
(二)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选择与自复制的超循环特征
(1)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选择的超循环特征。风险投资机构在进行联合投资时,需要对其伙伴进行选择;被投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也需选择合作伙伴,这些都体现了参与主体的选择性。由于参与主体的相对独立性,价值创造的主体不仅存在合作,也存在竞争,参与主体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会通过竞争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伙伴。价值创造参与主体在竞争与协同的过程中依照优胜劣汰的规则进行整合发展,从而推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不断进化,趋于稳定。
(2)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自复制的超循环特征。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是不断循环的过程,对于风险投资机构而言,进行联合投资的各方在合作中会根据自身经历、分工以及在网络中的位置,有针对性地行复制,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提高价值创造的效率。对被投企业而言,从风险投资机构获得规避风险、运作项目的成功经验,在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上进行复制,促进其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
(三)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动态开放与网络演化自稳定的超循环特征
(1)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动态开放的超循环特征。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开放性是价值创造的基础,开放性的特征使得外部资源可以自由“流通”,网络吸收其所需要的资源,并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为价值创造提供条件,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新陈代谢循环更新信息和资源。
(2)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网络演化自稳定的超循环特征。联合风险投资网络能够识别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且通过自己的调节功能,重新恢复稳定的状态。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导致联合风险投资网络陷入困境,价值创造参与主体会利用自身优势,依托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整合功能,通过自我调节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交换突破困境,达到新的平衡,保证价值创造过程的有效进行。
(四)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协同发展与风险防控的超循环特征
(1)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协同发展的超循环特征。超循环理论对于进化过程中的协同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协同就是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参与的联合行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循环,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资源的动态开放特征为网络的生存提供了活力,参与主体的选择特征能够确保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功能效应。协同的关键是建立协同发展的自组织协调机制,参与主体之间通过构建相互依赖的耦合关系形成自组织协调机制,自组织的形成推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自我优化和完善。
(2)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风险防控的超循环特征。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中,风险防控表现为网络内外诸如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不连续技术创新等对参与主体合作关系的影响。参与主体在信息和资源方面的互补优势及良好的协作关系能够确保它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增进信任,通过有效的风险分摊机制来进行风险防控。当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面临风险时,参与主体能够及时准确地对风险进行识别,并依托稳定的网络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风险防控。
三、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超循环呈现
(一)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转化反应循环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离不开最基本的转化反应循环。转化反应循环是网络演化的基础,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参与主体通过有效的转化反应循环来促进自身发展。以被投企业研发过程为例,转化反应循环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P0是指原技术、产品;P1指新技术、新产品;R1为催化剂,即研发投入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通过该循环,被投企业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持续的价值创造提供保障。
图3转化反应循环
(二)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催化反应循环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催化反应循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反应循环构成。基于催化反应循环,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过程中,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能够高效有序进行,能使风险投资机构和被投企业的协同发展和关系治理顺利开展。催化反应循环能够促进联合风险投资网络沿着正确的轨道演化,提升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价值创造能力。
不同的转化反应循环在特定的催化作用下演化为催化反应循环,表现出新陈代谢和自复制的特征。对于风险投资机构而言,成功的投资经历对以后的联合投资活动具有催化作用,成功的合作模式能够为未来的合作提供资源共享思路、经营管理经验及高效运作模式,有助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更好实现。由于每次投资活动的结果都会影响其他投资活动的开展,所以风险投资机构之间不仅存在合作关系,还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中存在竞争,这就构成了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催化反应循环。循环过程如图4所示。其中V0代表风险投资机构的历史投资事件;V1是风险投资机构未来投资事件;U1是催化反应循环中的催化剂,即风险投资机构联合投资成功经验;K1也是催化剂,即成功的合作模式。
图4催化反应循环
(三)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催化超循环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存在的转化反应循环和催化反应循环保证了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稳定性,提升了价值创造能力。催化超循环是在转化反应循环和催化反应循环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是若干个催化反应循环联合构成的循环,是最高级的循环形式。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中催化超循环由以下主要部分构成。
(1)资源共享的催化反应循环。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为参与主体提供一个多入式的共享平台,实现参与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在资源共享的催化循环中,风险投资机构将资本注入被投企业,将自己在网络中长期积累起来的资源传递给被投企业,促进猎头、专利律师、投资银行等中介服务机构来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同时为被投企业与会计师、市场咨询师、声誉卓越的承销商等搭建合作的桥梁,促进被投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资源共享的催化反应循环,风险投资机构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转移声誉资产及其他无形资产给被投企业,帮助被投企业成长,促进自身实力的增强,促进价值创造的实现。
人力资源共享循环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资源共享中具有显著特点。在企业的发展中,人员的年龄老化、知识能力无法满足价值创造需要等状况,会导致企业的人员结构的变动和调整,这就需要通过人力资源共享循环来补充新鲜血液以保证人力资源的品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中的被投企业,能够通过网络渠道吸引所需要的有潜力员工。同时,风险投资机构为了更好地约束和激励被投资企业的行为,往往会参与董事会决策或者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来监管治理情况,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新循环为价值创造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2)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技术和方法新陈代谢循环。企业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这就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思想及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和完善。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发展中积累的精华部分被继承和发扬下来,而落伍的、阻碍企业发展的理论、技术及方法就需要不断更新,通过技术和方法的新陈代谢循环来实现企业发展。被投企业可以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中直接获得新的资源来进行新陈代谢。技术和方法的新陈代谢循环从投入角度分析,被投企业获得风险机构的投资后,有较为充裕的资金,可以负担企业提高研发投入的目标,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从回报收益角度出发,联合风险投资机构为了追求更多的高资本回报,将会鼓励其投资企业进行创新性的活动,例如研究设计、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以及申请专利等,进而获得更多的资本利润,在技术和方法的新陈代谢循环中实现促进价值创造。
(3)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学习与改进循环。企业的价值创造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展开的。价值创造的每个环节不仅受企业内部资源的限制,同时也受其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约束。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作为一个超循环系统,为价值创造提供由外到内的资源和支持。从理论角度出发,超循环理论的学习与改进循环对于价值创造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因为最简单的重复循环也是员工提高技能熟练度的过程。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过程中,参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学习是在不断进行循环的。被投企业学习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价值创造的实现,进而影响到风险投资机构的收益,风险投资机构将按照自身的要求对企业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由于风险投资机构一般都参与到被投企业的运营当中,所以风险投资机构对学习结果的反馈会促进被投企业学习与改进循环的力度和强度的提升,学习与改进循环的不断往复推动价值创造活动不断延伸。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存在的催化反应循环在功能上耦合,相互提供催化支持,形成了联合风险投资网络超循环系统。如图5所示。图中的I1表示资源共享的催化反应循环,I2表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技术和方法新陈代谢循环,I3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学习与改进循环;E12,E23,E31是催化反应循环间的催化剂。
图5催化超循环过程
信息和资源在参与主体之间流动和共享,推进协同创新活动开展,利用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优化参与主体的选择,提升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效率,促使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优化升级。
四、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超循环支撑要件
(一)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超循环的不竭动力是创新活动
在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中,创新活动是超循环发挥作用的内生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高效、健全、有序的超循环结构。风险投资机构向被投企业注入资金,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加速企业新产品研发,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提供条件,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演化注入动力,创新活动能够推动价值创造参与主体间的协同发展,进而促进超循环的有序演化与健康发展。
(二)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超循环的桥梁是网络联结
联合风险投资网络是技术扩散和知识学习的载体,价值创造参与主体间既存在纵向连接,也存在横向连接,纵向连接可以激发超循环的催化作用,实现功能提升;横向连接可以产生交叉催化协同,促进价值创造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发展,推动价值创造的实现。
(三)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超循环有序演化的保障是竞合机制
超循环的有序演化要求价值创造参与主体的竞争和协同达到动态平衡,也即是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整体目标与参与主体自身目标达成一致。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整体目标是实现价值增值,参与主体需要在资源、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共享。对参与主体自身而言,价值创造的目标为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利益诉求导致参与主体间进行资源、技术、信息、市场的争夺以实现自身目标。整体目标与自身目标之间的博弈决定了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中竞争和协同的作用强度。只有整体目标和自身目标达到平衡,网络才能按照“协同—竞争”双螺旋模式进行超循环演化。
(四)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超循环的必要条件是学习与改进
技术学习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而创新活动引起联合风险投资网络演化的多样性,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演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能够进行自主选择,保证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有序演化和健康发展。价值创造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发展效果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学习与改进循环密不可分,学习是技术水平发展的推动力,在学习与改进循环中,参与主体不断向高级演化,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也在不断进化。随着联合风险投资网络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网络核心技术优势被强化,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进而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提供更多的资源,带动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
五、超循环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启示与展望
尽管风险投资或联合风险投资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可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具有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资格的相应社会主体,如风险投资机构、被投企业、金融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等,都能在取得资格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过程中,不仅非常有利于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结构的多元化,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参与主体规模的扩大化,特别是非常有利于促进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迅速兴起。
随着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主体的合理化和多元化及规模的扩大化,如果政府相关宏观调控部门能及时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强化对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活动过程和活动行为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超前或跟踪性的有效调控,不仅非常有利于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过程和活动行为更加有序发展,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当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价值创造过程及其活动行为变得更加规范时,特别是价值创造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时,将会提升具有超循环特征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价值创造活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常态下的生活水平。
围绕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可能尚有较多问题需要研究,即使本文已重点研究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超循环特征与超循环呈现,特别是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超循环支撑要件及启示与展望等问题,有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如果相关社会主体特别是决策者能与时俱进的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有所了解和把握,不仅会对新常态下围绕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科学决策发挥作用,而且还会对新常态下围绕基于超循环理论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价值创造的科学实践发挥作用,更会对展望的超前实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雪梅.联盟组合:价值创造与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2,(6):70-82.
[2]Ye H. Learning Ownership Regulations in China through Networks: A Framework on Its Role in Flexibility and Post-entry Mode Chan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2012,(1): 41-53.
[3]Ranjay Gulati, Nitin Nohria. Akbar Zaheer. Strategic Network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3):203-215.
[4]Dyer J H. Sing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ies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4):660-679.
[5]金帆.价值生态系统:云经济时代的价值创造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4,(4):8.
[6]艾根M. 超循环论[M]. 沈小峰,曾国屏,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22-30.
[7]李建华,傅立. 现代系统科学与管理[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17.
[8]王卉珏,彭华涛.联合风险投资的超循环机理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6):52-53.
[9]万君,顾新.基于超循环理论的知识网络演化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0,(8):1229-1232.
[10]Nahata R. Venture Capital Reputation and Investmen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2): 127-151.
〔责任编辑:刘阳〕
社会学研究
·韦伯与中国文化专题·
主持人语:
马克斯·韦伯将其《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置于其“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比较研究系列的首要位置。该书先从制度论角度考察了中国社会的概况,再从文化论视角论述了儒教和道教信仰对中国的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精神气质的影响,最后将儒教与基督新教中的清教相比较。书中多处肯定中国文化有许多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如货币制度、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行会的规模及社会财富积累的程度等都比中世纪的欧洲更有优势。但为什么没能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这一理性的、自由合作性的劳动组织形式?韦伯认为,居于中国文化“正统”地位的儒教中传统主义盛行,作为“异端”的道教则迷信巫术,致使社会行为中把一切事务性关系化约成以血缘为纽带的个人性关系,不作因果性关系的探讨,即缺乏“切事性”,故难以实行理性计算,加之制度安排上的家产官僚制等,观念与物质因素交互影响,成为现代化的结构性阻力,使得资本主义无由在中国产生。
20世纪70年代,东亚“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促使学界围绕韦伯的“新教伦理”命题与东亚“儒教文明圈”的现代化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引发了一波“韦伯热”。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连续高速增长,又促使境外学术界从多方面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近来对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的关注可视为这一倾向的体现。2013年,该书一百周年之际,台湾大学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先后召开了围绕该书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探讨中国经济崛起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在此背景下,我们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韦伯与中国文化”。本专题几篇文章是课题组成员在几个方面的初步探讨,作为阶段性成果提供交流,以便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作为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我们想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传统文化原典原意,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论证韦伯有关中国文化的论述,既要肯定其卓识洞见,又要针对彼时欧洲学者普遍带有的“西方中心主义”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曲解作出回应,全面理解韦伯原著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当前国内学界侧重从传统文化的史实考订和义理梳理的具体分析中检视韦伯中国文化观的得失,重在文本驳难,倾向于“地方性知识”的经验叙事;而西方学界侧重在理论和方法论上解读韦伯所理解的东方社会步入现代性必须克服的文化障碍,多属意于普遍性的理论概括和方法论建构。有鉴于此,我们将力求兼顾,把经验分析和理论阐释有机结合,不仅要作扎实的文本分析,指出韦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还要在义理诠释上从理论和方法论层面剖析造成西方学者误读的一些诱因。为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厘清与这一课题相关的几个理论和方法论问题:一是行动与结构的关系问题。这在社会学里是老生常谈的基本问题,但在新康德主义社会学家韦伯的思想里是类似现象与自在之物——必然与自由的关系。与康德的理性在认识自在之物时陷入诸多思维悖论不同,韦伯借助价值理性,通过理解行动背后的主观意义,达到认识行动的目的,走的是一条迂回之路。我们的课题里需要重点阐明与价值理性相关的伦理理性化,以及二者相互关系和张力问题。二是类型比较研究与历史因果分析的关系。具体地说,如何理解韦伯的比较宗教-历史研究中“普遍历史”与“历史个体”范畴的方法论意义。三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要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阐明韦伯在其经济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中如何把握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的关系及张力。四是跨文化研究中主体性与主体间性问题,即跨文明研究中“文明内”与“文明间”的界限和关系,身份认同与时空范畴及与历史性和民族性嬗变的关系。
我们还要结合韦伯的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指出某些流派中存在的抱残守缺、藏锋守拙、乏力进取、不事竞争、崇尚经验直观、缺乏理性思辨等弊病。目的不是抛弃传统,而是促使它实现转化以应对日常生活提出的要求和挑战。任何普遍化的价值本身都是内容丰富、地方色彩非常浓厚的文化的产物,它们一旦常规化,就凝结为传统。我们在多元文明的基础上对包括韦伯的中国文化观在内的启蒙心态进行批评和反省,也并非要否定其中的普遍价值,而是要突显现代性、全球性中传统性、特殊性参与的一面,从而拓宽视野、丰富精神资源,为现代性的普遍价值构筑一个更宽广的、多元文明的共同基础。韦伯所宣扬的西方现代性及启蒙运动理性中恰恰缺乏这种能为人类所共享的共同基础。
主持人:苏国勋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1-0129-07
[作者简介]刘通(1987-),男,河南鲁山人,博士研究生,从事联合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研究;曲世友(196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研究。
[收稿日期]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