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燕
【摘要】 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合理的导入,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本文从即以“趣”诱趣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导入;小学;数学;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
因此,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 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
一、以“趣”诱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丰富心理生活的重要动力. 小学生喜欢听有趣的故事,因此在导入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谜语等,丰富学生的联想,将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
二、以“疑”激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就像搭建了一座教师教授和学生求知的“桥梁”,可以把学生引入课堂活动中,积极地、热情地参与学习.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师:小明、小亮和小红到郊外游玩,休息时,他们打算欣赏画片. 图中的三个小朋友各说了些什么?你能根据他们所说的话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根据题意很快的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
师:这些算式中,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哪些你觉得口算比较困难?
(学生自由回答. )
师指出:9 + 6是已经学过的算式,9 + 24 + 6涉及三个数相加,我们以后探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 + 6 和24 + 9的口算方法. 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那么今天的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学习,仔细观察.
先让学生自己寻找条件,提出问题,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思考24 + 6 、24 + 9这两道算式与此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什么不同,既明确了探索学习的重点,又暗示了思考的方向. 像这样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忆旧引新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当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紧密时,教师就可以用旧知识搭桥铺路,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引导学生向新知识迁移,从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新知识是由旧知识演化而来. 复习旧知,可以为学习新知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认识方向》时,笔者这样设计的:
师提问:小朋友,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那大家的后面是什么方向?左边呢?右边呢? 好,我们一起来说一下. 生:我们的前面是东面,我们的后面是西面,我们的左面是北面,我们的右面是南面.
师:那在我们平面图上是如何表述的呢?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出示例图. (去除超市、体育场、人民桥、公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 问:(1)汽车站在学校的哪一面?(2)学校的南面是什么地方?(3)火车站在学校的哪一面?(4)少年宫在学校的哪一面?
生:汽车站在学校的北面;学校的南面是电影院;火车站在学校的西面;少年宫在学校的东面.
师讲述: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其实啊,在伟大的方向王国里,除了东、南、西、北之外,还有四个方向,你们想认识吗?那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认识方向.
这样的复习既帮助学生巩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保障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最后教师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并以童趣的语言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在感受到成就感的同时也意识到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对新知识心向往之.
四、开门见山
数学课堂中,开门见山,即直接揭示课题,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始新授时就直接将课题和内容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提出本节课的要求和要学生达到的目标. 这样简洁明了的讲述可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什么,教师讲授时什么地方是需要认真聆听的. 那么这些知识是怎样的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就会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课堂上.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千以内数的练习》时,笔者这样设计的:我们已经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并已经学会认、读、写它们了. 今天上一节练习课,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愿意接受挑战吗?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又用“比比谁的本领大,愿意接受挑战吗这样的话语,挑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把整堂课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以及课的类型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 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做到导之有序,导之有法,导之有理,导之有度,就能把握知识的连续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刘远涛.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新课程(教师)》.2009(12).
[2]文耀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