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湘西油茶产业建构

2016-03-03 13:33王韵田红
2016年1期
关键词:湘西油茶民族

王韵 田红

摘 要:随着油茶的发展受到全国的关注,加之湖南“生态立省”发展方略的制定,以及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政策的推行,湘西州油茶产业遇上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以“非物质文化”整合为契机,将扶贫攻坚、生态维护和传统文化保护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力图重构湘西的油茶产业。

关键词:油茶;民族政策生态维护产业重构

一、问题的提出

油茶是原产于我国的木本油料植物,因其与森林生态系统兼容的特性,能有效避免林粮争地的尴尬。不仅产出的油茶品质出众,还能产出各类重要的磷化副产品,因此与油棕,橄榄,椰子合称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上世纪50-60年代,总产量高达30多万吨的中国油茶,甚至达到世界各种食用木本植物油的年产量的总和。但半个世纪后油棕、橄榄、椰子等木本植物产油量已将达到年产200万吨左右,而在我国,油茶产量却锐减了27万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湘西地区的油茶产量就占全国油茶总产量的1/3强,约为10万吨,如今却不足7万吨。这样的形式不仅有损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直接损害了我国的生态建设,对我国经营食用油结构的优化更其不利[1]。

国务院立足于世界产业形势的发展和人们对木本油料作物需求的迅速提高,于2007年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尽快制定实施全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适宜地区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加快培育推广高产优良品种。”油茶产业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林业局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和《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 年)》[2]等有关文件,力图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复兴。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对油茶产业也给予高度重视,颁布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22号)精神。湘西州各级行政部门立足于 “生态立省”的目标,出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州政发[2008]15号)等发展油茶产业的相关规划。

作为全国油茶主产区之一的湘西州,油茶产业并没有因为政府决策的转变而明显回暖。仔细审视了我国近半个世纪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我们意识到湘西州油茶业的复兴并不像想象地那样简单,能否把握好这样的发展机遇,意味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道路上的社会性挑战,而且还必须找到排除这些挑战的可行对策。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以湘西州的油茶产业建构为主要内容进行了田野调查,实地走访了龙山、永顺、保靖等土家族聚居区及凤凰、花垣等苗族地区并结合相关的历史记载,重新审视湘西这样的双重过渡区,近年来发展措施的成败得失,认识发展思路上对全局性问题的忽视,单就具体项目制定发展规划,导致被动后果。因此笔者认为湘西民族地区应当以“非物质文化”整合为契机,将扶贫攻坚、生态维护和传统文化保护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力图重构湘西的油茶产业。

二、湘西州油茶种植的政策扶持变迁

长期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大多会民族学者认为湘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特殊性”,研究价值较小,就笔者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他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看法,原因在于他们忽略了实际的经济行为是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下,依赖在文化中的角色的形式进行组织的。[3]没有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地区谈何发展,这一点对湘西地区此前的发展也是一并适用的。就湘西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笔者进行以下几点澄清:

一是,已施行的民族政策长期忽略了对品牌的引导。各国的农业发展用实践证明了,政府必须是农业发展的最大依靠和强大支持,因此,油茶产业的发展也急需政府的全力支持。上世纪50年代,湘西传统油茶产业的全面开发也是依托于国家政策的指引。笔者调查发现,湘西地区的茶农对于茶林的栽种和油茶的加工方面有独特方式。生产的茶油的品质也与享誉世界的橄榄油相近,在某些食用特性方面甚至还超过了油橄榄。可是在食用油领域,油橄榄被称为是“绿色的金子”,而中国的茶油却只能自产自销。多年的市场实践表明,品牌效应对市场经济有极具重要的价值,是无形的资本。油茶作为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品的品质取决于产地和作物品种本身,但最总要的还是其加工工艺。由于湘西油茶从种植到管理再到加工后成为一滴滴的油茶,每一步都离不开油农的手艺把关,因此其茶农手艺的差别也对茶油的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想象,在油农精心呵护下提炼出的橄榄油为什么被说成“绿色的金子”。但我们需要看到,湘西地区的油茶目前的价格定位仍然较低。因为没有品牌优势,湘西茶油只能卖出低廉的价格,而生产者因其手工艺的劳动本应获得较多盈利,反而在油茶价格长期低迷下,从盈利跌落到亏本,严重打击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湘西地区油茶产业产量极具下滑。因此,利用民族政策的利好因素,加快地区油茶品牌整合重塑的进程成为当务之急。成功的品牌效应,不仅能使湘西油茶产业的到全面发展,也能创新民族政策新思路。

二是,政策的更替导致油茶产业发展受阻。早年油茶产业之所以成湘西地区的一大产业,是因为政府的政策引导所致。农民被政策带动,大力种植油茶,提高地区经济实力。可是,在油茶产业在发展一段时间后,政府重新转变政策,大力推进柑橘产业,农民在政策的鼓励下,砍掉油茶树,改种柑橘树。2000以来,湘西柑橘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国内柑橘市场的急剧饱和,柑橘价格持续下滑,农民还未盈利就先亏本,刚刚长成的柑橘树又迅速的被砍掉了。

油茶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潜力都在柑橘产业之上。以笔者看来原因有二:一是就单位面积油茶的产值来看,均在柑橘之上,而且经过加工为后,茶油作为一种极耐存储的产品,可以适应长期的市场价格波动。二是相比于食用油广泛存在于生活饮食中,柑橘作为一种水果,在饮食中就显得可有可无了,因此这也决定了油茶价格的波动并不会太大。并且随着人们对生态产品需求的提升,有用“东方橄榄油”之称的茶油,[4]在价格上的优势将逐渐上升。因此就市场竞争力而言,相比柑橘油茶确实更加优秀。

三、传统文化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在对于油茶的栽种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他们的民族文化很大一部分与油茶密不可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湘西的每一片土家村寨,都保有油茶林,每一个村寨都有油茶加工的固定作坊,土家村寨的祭祀活动大部分支出都是油茶林的集体收入。作为土家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油茶加工工艺至今传承者老一辈手艺人的记忆。这也使得油茶产地品牌的整合和重塑有着坚实的基础,根据油茶产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有利于湘西地区的油茶产业的恢复和品牌的树立。土家族特有的食品和副产品大多与油茶密不可分,因此油茶不仅仅只是一种产业模式,也是土家人传统文化的依托。有了传统文化的支撑,再剖析油茶产业的综合发展前景后,站在民族学的视角,重新制定和修改后的湘西地区的民族政策必然能适应湘西地区油茶产业的复兴。

文化具有的功能性,对于文化所服务的民族来说,肯定是必须和切实有效的。[5]文化的功能性能最大限度的将民族文化调适为创新的积极性。如何能够将这种积极性激发出来,正式民族政策制定的重点。通过发掘各民族文化,激活民族发展潜能,进行民族政策的调试,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长期以来,湘西地区的传统文化上,都未有发生触及性质的改变,可社会经济价值却急剧变迁,民族政策一度认为油茶产业并不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今天的发展看来,油茶产业的发展却能与现行的政策相吻合。从事油茶种植,对于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恢复,也有助于减贫。

四、生态建设需要民族政策与时俱进

如今,生态建设已成为基本国策,民族政策将无法将生态建设置之度外,利用湘西各民族的油茶产业栽种知识和技术,推进传统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创新,更好的服务于现代产业发展,在提升湘西传统生产种植产业发展的潜能的同时,更能在生态环境维护中创造发展机遇。

事实证明,民族政策作为国家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当与时俱进,民族政策的执行要和市场与生态的需求结合起来。不能将民族政策作为一个孤立问题去加以对待,不能仅看到民族地区的贫困,而忽视民族文化的合力。要使民族政策的执行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还需要一种更为具体的经验,那就是民族政策的提出和执行,应当建立在民族学理论的指导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对民族文化的走向作出科学的预测,对民族政策作出及时的调整也才成为可能。在大力推动扶贫工作的今天,生态受损、传统文化流失等问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特别是某些学者的关注。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民族文化的本质,并立足于这样的理解去推动民族政策与时俱进,坚持这样的经验,不仅对湘西的民族政策会发挥积极作用,对其他民族地区的政策执行也具有借鉴价值。(作者单位:1.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2.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生态知识利用研究(13YBB18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晓伟.中国油茶产业之忧.中国质量万里行.2011,3

[2] 国家林业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 年)

[3] 罗康隆,曾宪军.经济人类学视野中民族经济发展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p23-24.

[4] 傅长根,周鹏.植物油领域的新军—茶油[J].江西食品工业,2003(2):19-21.

[5] 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p2.

猜你喜欢
湘西油茶民族
我们的民族
欢乐湘西
多元民族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湘西 国画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湘西芷江洽降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