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晨
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新的过程。
而农业“新”文化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力、掌握核心科学技术,可持续生态发展,信息化产业链的建立等等,这些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可谓受益良多,源远流长。
一、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农业“新”文化的杀手锏
农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战略产业。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全国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农村的繁荣稳定。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要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的基本点在科技。国家粮食安全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基础,是在全球变暖趋势下一个必然要面临的问题。通过发展科技还可以打破资源短缺环境恶劣的约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发展农业科技做为工作重心,下定决心突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集中力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够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二)“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习总书记对我国科技工作的明确指示,是立足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所作出的前瞻和预警,这也一语道破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门”。作为世界第一农业产量大国,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发展奇迹。如今“中国制作”“原产地中国”遍布全球,“农业大国”的桂冠令世界惊羡。然而,大和快的另一面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我们要牢牢把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里,拥有绝对的主动性和控制力。我国农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低端技术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但在有些项目中,我们缺少尖端技术,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使得一直倡导的转型升级进度缓慢。
过去“以量取胜”的农业发展模式曾经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过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人口红灯”、资源消耗等都亮起红灯,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核心尖端技术、以质带动产量扩张就越来越迫切。
二、精耕细作、生态可持续是农业“新”文化的内在涵养
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必须继承和发扬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我国的国情和现实依据也决定了要继续坚持精耕细作,它依然有生命力,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当时我国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形成了相应的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和以往不同,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变了,民族关系也更加和睦,但基本的自然条件并没有改变,人多地少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更为尖锐,那时形成的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在很多方面并没有过时仍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我国人口众多而耕地相对不足,想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要想解决问题提高单产还得依靠精耕细作。
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水以及能源等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为合理高效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这四类密集方法。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开发利用过去一些荒废及不能使用的土地,充分拓展可利用的土地或空间。在严寒缺水、高山盆地、盐渍滩涂乃至沼泽等各种环境恶劣不适合农产品种植的地区,都可用水栽法使其成为生产基地。水栽法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既扩大了生产空间,又延长了生产季节。目前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面临的问题已经用水栽法得到有效解决,可以看出水栽法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方法。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发展高科技农业,吸引青年人扎根农村,可使农村的发展有更广阔的天地。第四,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发展精细形态的农业,完善装备、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经营管理,可发展为观光休闲农业。既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收入,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而与此同时,发展农业经济一定要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甚至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展节能环保的绿色农业。
三、信息化、推广式农业是农业“新”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信息化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基础脆弱、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技术人员短缺、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市场观念淡薄、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自然灾害频发等主观和客观因素阻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与共享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唯一出路。
农业信息可以帮助农民摆脱陈旧腐朽的观念。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又分布广泛,要想掌握信息难就更需要发展咨询服务。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农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实现农业资源整合和农业信息共享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必要条件。农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占有信息就是占有财富这种盲目渴求致富的心理很容易被骗子利用, 使不少农民不仅没能依靠信息发家致富,还被这些虚假信息误导。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引入,可以帮助领导们进行科学决策,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从而有效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二)推广式农业发展的可观性
科技推动农业的发展,科技转化必须依赖农业推广。历史告诉我们,农业推广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合理的农业推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科技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在未来的日子里,科技成果还是要和农业推广相结合,其发展趋势是:推广工作的目标由原来单纯增加产量单元化向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元化为中心转移,并以农业的生产、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农业推广的主旨;推广工作的内容为农业推广咨询服务,即除了农业,还涉及农民所需要的其它生产生活领域,更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推广服务的对象不仅仅只是农民个体,而应当是全部农村居民;推广组织体系向多元化综合型方向发展,民间推广组织力量将不断增强;推广方法更加多样化。有效的交流将成为农业推广咨询的基本方法,手机网络及纸质传媒将被广泛的推广。
农技推广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推广服务范围不再只是单独的农业生产,而是为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农村文明等综合服务,推广对象不再只是农民,而是面向农村全体农民和农村产业化经营中的所有劳动者。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所以要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办好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可持续发展。
四、学生群体对于农业“新”文化传承的几点实质性建议
1、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咨询。积极利用自身知识优势,广泛宣传最新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用朴实的语言讲解,让群众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利用远程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群众收看农业种养殖技术;进农户,深入到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农业科技知识;为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效益提供科技支撑。
2、组织科技宣传与科技推广。积极利用村里宣传栏、公示栏、板报、“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培训活动,组织科技宣讲团,组织群众收看农业科技节目,编排科技小品、文化演出,努力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推广和普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群众增收致富。
3、收集科技信息与指导利用。积极利用自己收集信息的能力,收集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科学分析市场行情,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种植,帮助群众多渠道开拓销路,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4、筹资培训和建立图书室。积极利用社会关系,多方筹集书籍和资金,搞好乡村图书室,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增强科技意识,努力做到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