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新媒体报道策略研究

2016-03-03 12:50田皓奕
2016年1期
关键词:都市报传统媒体媒介

田皓奕

摘 要:距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至今已有30多年,学界、业界关于媒介融合中的技术融合、所有权融合等多角度的研究探讨从未停止,伴随着热切的讨论,媒介融合的实践也从未停下脚步。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无论是来自新兴网站门户的外力冲击,还是传统新闻行业顺应潮流的自主求变,亦或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这些因素都致使传统新闻行业在媒介融合的道路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纵然是尝试,我们还是能依据现有的媒介融合实践,来总结出一些规律或原则来指引我们未来媒介融合工作中的某些方面,例如各个新媒体之间的报道策略。今年的9·3阅兵可谓是万众瞩目,也是各家媒体工作的重点之一,能不能报道好这一重大主题,选择什么样的报道策略很关键。南方都市报新媒体的报道策略合理,各个新媒体扬长避短,献给了读者们一次精彩的新闻盛宴。

关键词:新媒体;报道策略;9·3阅兵

一、南方都市报全媒体之路

南方都市报是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的报纸之一,正式创刊于1997年1月1日,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发行,主打广州、深圳两大城市,并在澳门、香港公开发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之一,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之地,生根在珠三角地区的南方都市报既得改革风气之先,又具雄厚的经济支撑,所以在媒介融合的实践上也走在行业的前列。南方报业集团与“深圳热线”合作打造的“奥一网”于2006年1月11日上线测试,“奥一网”是南方都市报的官方网站,也是南方都市报在媒介融合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第二年8月10日,南都数字报正式上线;2009年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2009年9月2日@南方都市报加入微博;随着近年来微信的强势来袭,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于2012年12月18日正式进驻微信;“南都”APP于2014年11月18日正式发布。南方都市报作为一家传统媒体,其在媒介融合方面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目前,南方都市报拥有自己的网站、电子报以及“两微一端”。

二、南方都市报各新媒体关于9·3阅兵的报道

1、奥一网。作为最早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出现的新媒体——网站,网站由于发展时间较长,技术相对较成熟,而且相较于官微、公众号、客户端来说,网站的信息承载量更高、多媒体技术应用更充分、新闻文体更多样。基于以上的几点原因,奥一网对于9.3阅兵的报道可谓是“布下重兵”,除了常规的原创新闻和转载新闻在各个板块的更新,奥一网还制作了题为“历史的镌刻——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特刊的新闻专题。特刊包括“致敬”、“大阅兵”、“触摸历史”、“解码”、“轻应用”、“特刊”六大板块。

2、南都数字报。南都数字报则是电子化的南方都市报,其内容与南方都市报一致。9月4日的南都数字报的内容以解读“裁军”和阅兵式的延伸阅读为主,例如“裁军裁哪些?怎么裁?”、“诸多‘首次眼界大开”,而且还增加了“胜利日大阅兵特刊”。“特刊”分为老兵不老、英模传承、将军受阅、铁甲雄狮、蓝海飞鲨、长空利器、珍爱和平、一图尽览、强国坚盾、戎装变迁、国际友军、裁军改革、治军方略、大国点兵各版,“特刊”将前一天阅兵的流程、海陆空三军的武器装备、受阅人员等方方面面,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做了一个全景的回顾和延伸。

3、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南方都市报从9月3日07:59开始发起了#跟着南都看阅兵#的话题,随着阅兵式的进程发布微博,并附上南都APP中新闻和图文直播链接。在阅兵式结束后,@南方都市报仍继续以链接的形式发布南都APP中关于阅兵式的延伸阅读和后续报道。

4、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南都微信公众号9月3日当天共推送消息3次,11:39推送“独家解读:习近平为何现场宣布裁军30万丨胜利日阅兵直播”按照阅兵式的时间轴图文并茂地再现了阅兵现场,并对习近平宣布裁军30万进行了深入解读;14:58分推送“裁军30万只是军队改革的开始,今后这四个领域将有大动作”、“习近平为何左手致意?阅兵座驾为何没挂车牌?”等解读性文章和“如何在朋友圈刷出观看阅兵仪式的新高度”;18:59推送“除了震撼,还有萌萌哒~丨今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在刷这些”。

5、南都APP。南都APP当天推送的新闻既有转自其他媒体的文章,例如转自环球时报的“阅兵倒计时:女仪仗兵对镜理红妆”、转自新华网的“习近平签署通令嘉奖阅兵不对全体指战员”,又有南方都市报原创文章,例如“顺德一华侨3次受邀回国观礼阅兵,为何选他?”、“22名海军战士泊岸看阅兵”。推送的原创文章中还有被微信公众号推送给订阅用户的“如何在朋友圈刷出观看阅兵仪式的新高度”等和见报文章“南都记者探访外军阅兵基地:外军兵哥兵姐有多拼”等。南都APP当天还对阅兵式在客户端上进行了图文直播,更有南都“轻应用”这一全新的新闻载体,“轻应用”就像是不用下载和安装的APP,让新闻报道更加鲜活,更注重服务用户和互动。

三、南方都市报融合报道策略分析

1、新新互动,全媒体合作形成传播合力。在各个新媒体对于阅兵仪式的报道过程中,各个新媒体并不是“各自为战”,它们相互配合、各有特色。奥一网在网站首页就有南都数字报的链接,并且在奥一网制作的“历史的镌刻——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特刊的新闻专题中,也选取了多篇南都数字报的文章。同时,扫描该新闻专题的轻应用版块中的二维码,即可跳转到南都APP中的轻应用文章。南方都市报新浪官微与微信公众号所链接与推送的文章也皆是南都APP与奥一网上的文章,将南都APP与奥一网提供的内容通过官微与微信公众号的社交关系传播出去,既扩大了南都APP与奥一网的传播力,又使时效性得到了极大地增强。对于阅兵仪式的报道,南方都市报新媒体共同出击,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上都有自己的声音,频繁互动形成传播合力,使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从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成为对阅兵仪式的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声音。

2、新旧互动,新媒体依托传统媒体的采编队伍,传统媒体通过新媒体扩大影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中,最典型的是南方都市报与南都数字报,南都数字报是南方都市报的电子版,内容与南方都市报相同,南都数字报使得网民可以在网络上阅读原汁原味的南方都市报,同时也使得南方都市报的内容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奥一网中很多文章在题目右上角都会标注“见报文章”的字样,这样的作法既体现了其原创性,也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赋予网络新闻,更扩大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及其内容的传播范围。南都APP与奥一网是典型的新媒体,也是南方都市报其他新媒体原创内容的来源之一,很多文章虽未见报,但是也离不开传统媒体的采编队伍,更甚至许多文章出自传统媒体记者之手,可以说传统媒体是新媒体的“发动机”,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扬声器”。由于现在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的网站以及新出现的许多新闻聚合类APP并不具备新闻采访权,这使得依托于南方都市报的采编队伍的新媒体更具竞争力,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传统媒体兴办的新媒体终将以其优质的内容、深入细致的采访和公信力超越门户网站、新闻聚合类APP等互联网基因为主的新媒体。

3、勇于创新,勇于用新,轻应用等新型新闻样式潜力无限。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现在已经不再新鲜,但是新媒体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新技术应用速度快、新闻样式更新速度快。在对于阅兵仪式的报道中,南方都市报就运用了新型的新闻样式——轻应用,这样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样式在未来的新闻工作中具有极大的潜力。随着媒介的不断进化发展,只有勇于创新,将新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延续传统媒体和当前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人民日报社编撰的《融合元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中提出2014年是我国媒介融合的元年,而且提出关于媒介融合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尽管未来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的道路上还要面临很多挑战,有传统媒体采编队伍做船,有新媒体强劲的创造力做帆,同时坚持新新互动、新旧互动、勇于创新的报道策略原则,在未来的媒介融合之路上,南方都市报一定能走的更稳、更远。(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猜你喜欢
都市报传统媒体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书,最优雅的媒介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