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脸谱” 民众情怀

2016-03-03 12:05王建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扎克脸谱伯格

王建

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于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日宣布妻子在上周早些时候产下一女,并取名为麦克斯(Max)。同时,扎克伯格承诺将他和妻子持有的“脸谱”99%的股份捐赠给慈善机构。

事件解析:

1.“脸谱”99%股份捐出用于慈善是富豪的朴素追求。回首扎克伯格的生活经历,不难发现这位年轻富豪一贯的生活态度:平常出行十分低调,T恤和便鞋的休闲打扮,没有保镖,没有随从,没有绯闻,座驾不如中产阶级的高级。论身价,扎克伯格比李嘉诚还要富有;论低调,放眼全球找不到几个人。这里体现的其实是一个富豪的金钱观,对生活、对生命的朴素追求。

2.“脸谱”99%股份捐出用于慈善是真情的社会担当。扎克伯格的声明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不只是因为他年仅31岁的年龄,更是因为他在如此年龄做出“顶级捐赠”的大决定。“顶级捐赠”大多是在临近生命尾声时才有的决定,而扎克伯格做出这样的决定无疑让更多的人看到他肩上对社会的担当情怀。

3.“脸谱”99%股份捐出用于慈善是社会的美好呼吁。人的内心就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性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性能量。当正性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人的幸福感也会慢慢增加。扎克伯格的这一举动将改善数百万人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正能量场,滋润着人们的情感,表达着人们的渴望和期待,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这一切,不仅需要扎克伯格这样的富豪们努力,更需要社会共同创造。

相关评论:

1.成熟后的再次单纯

扎克伯格是成熟的,是睿智的,他能年纪轻轻占有这样的财富,除了机遇,我们相信更多的是由于他有一个聪明的头脑。生理上的聪明靠着自己的兴趣,慢慢开掘。而心理上的聪明主要是一种心理的成熟。扎克伯格从外在到内在都透露着率性真纯,所以,当他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不会想到这些钱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因捐钱而带来的附加值。身为成年人的扎克伯格,经历了创业的坎坎坷坷,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内心是成熟的是沉稳的,当他对世界,对社会,对孩子,“大手笔”捐款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成熟后的再次单纯”,这是一种单纯的信仰,是一种对真善美的信仰。

因为单纯所以笃定,因为笃定所以单纯,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杨欣宇

评点:这段文字用“诗意的标题”去诠释扎克伯格的善举。因为成熟所以会对事物有周全的认知与判断;因为单纯所以不会考虑那么多善举之外的东西。捐款就是想做善事,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成熟的决断,单纯的善举,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最后从这件事中,作者似乎悟出一些道理——因为单纯所以笃定,因为笃定所以单纯。其实这也是在诠释着自己的观点——成熟后的再次单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呐喊。

2.相较扎克伯格,我们更缺少慈善的土壤

扎克伯格在女儿出生之后,捐出了近450亿美元,这在国人看来,实在是太震撼了。短时间内,各种与国人相比的声音与文字,就涌向报纸与网络。

然而,当我们感慨国外富豪竟是如此慷慨,国人竟至如此为富不仁的同时,我们可能先要进行文化与制度上的冷静思考。我国没有做慈善的传统,我们的文化鼓励我们要劳动,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工作的人有饭吃,不做事的人活该挨饿。我们过分关注伦理纲常和社会关系,却缺乏对陌生人的关怀。因而慈善事业在国内发展非常缓慢,很难数得出几个慈善家,也许陈光标算得上一个,但是这个人物尽管做了很多慈善之事,可是老百姓又诸多挑剔,无法成为慈善事业的精神领袖。

而同时,诚信缺失也使得社会事业发展维艰。一度很热的“郭美美事件”让我们对红十字会的公益性产生了怀疑。不敢捐、不愿捐的社会心理已然形成。而捐了款、做了公益的,人们又在怀疑他是不是在作秀、款项有没有到位,这使得局面更加恶化。

为此,我们在比较与抱怨的同时,要深入一步思考,当我们有一定“慈善的土壤”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人也会有勇气站出来裸捐。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臧宇南

评点:从题目我们就能看出来,是一个冷静的标题。国人如此这般,有原因。什么原因?作者从“文化制度”和“社会诚信体系”两方面用老练的语言来展开论述。四段文字,层次清晰,观点冷静而真诚,论证有理也有力。

3. 扎克伯格该是抽打中国富人的鞭子吗?

对比中美社会的整体慈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美国这一领域的规则已经比较成熟,公众的看法相对稳定。美国的税收等制度安排鼓励向慈善捐款,舆论对企业家的慈善行为非常友善,至少在中国社会开始高度关注公益捐款以来,我们很少听到美国那边传来过轰动的慈善丑闻或争议。

中国出现巨富还是近年的事情,我们社会里大企业家多为改革时代的综合探路者,他们付出的艰辛和承担的风险可谓是全面的,很多人有商业之外的各种不安全感,他们所处的环境似乎也缺少促使他们认真思考如何处理身后财产最为合适的那种从容。

因此有扎克伯格是值得羡慕的,但或许我们不应该把扎克伯格等人的慈善例子作为抽打中国企业家的鞭子。中国社会的财富积累与美国处在不同阶段,我们需要更完备的制度建设,企业家和社会都需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我们运用财富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让财富得到合理利用,真正用于推动社会进步,中国未来的公益机制有可能未必那么“美国化”,但必须是高度有效的。

当然,扎克伯格们对中国社会的示范效应总体上非常积极,他们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财富的终极涵义,不啻是给中国富豪们“上了一课”,也会激发中国社会的更多思考。人和社会都有美好的一面,如何在不同时期把这些美好调动、激发出来,这或许是社会治理的永恒主题。

——摘自《环球时报》

评点:这是分析很细致全面的评论性文字。美国人捐巨额善款,中国人没有这样做,原因太多。作者从制度上、文化的差异上去分析原因。分析中我们看出“财产代代相传曾长期是美国巨富家族的主流文化”。我们也看出在现实的环境中,中国企业家还会在荣誉、安全、事业等方面纠结。对比分析中,作者的观点——我们不应该把扎克伯格等人的慈善例子作为抽打中国企业家的鞭子——宽容而有理地呈现出来。最后,作者宕开一笔,引导我们观照着财富的终极涵义去调动激发社会的美好。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扎克脸谱伯格
我的爸爸叫焦尼
帖脸谱
做个脸谱迎『六一』
冬天的画稿
“我”来了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灶王爷的“脸谱”
小刺猬的水果梦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浅谈扎克里(Zachery)绿松石的鉴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