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红(建瓯第三中学)
如何将历史课堂从“枯燥”转为“生动”
潘晓红
(建瓯第三中学)
在历史教学中一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学生喜欢历史电视剧、喜欢看历史故事,可是却不喜欢学习历史课。这是为什么呢?仔细分析不难得出:为了考试,为了分数,历史课堂一直采取的都是简单“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照本宣读,学生死记硬背,课业的压力让学生看不到历史学习的意义,也找不到学习历史的兴趣,甚至这种枯燥的课堂让学生感到厌烦。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借助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使历史课堂从“枯燥”转变为“生动”,重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也能确保历史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更能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初中历史;生动;自主;小组;辩论;百家讲坛;多媒体
初中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为学生健全发展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知识的简单灌输,死记硬背,让原本富有价值的课程变得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成为学生取得高分的工具。所以,这种枯燥不堪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开始厌倦,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导致课程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展现历史课程的魅力,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健全发展。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将历史课堂从“枯燥”转为“生动”进行论述,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直接打破了以往课堂的简单灌输式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且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组织自主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的理解力。
组织学生自主练习习题,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确保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进行。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也有助于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给课堂注入生机,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小组讨论活动是指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以为学生健全发展做好保障工作。所以,为了构建“生动”的历史课堂,也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进而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辩论活动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学生在全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个性的凸显以及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恰当的辩论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确保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时,我组织学生以“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否可以避免”,组织学生分别代表正方(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可以避免的)、反方(鸦片战争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组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且在这样的辩论课堂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对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辩论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形成历史素养。
百家讲坛是前几年非常火的一个节目,节目把历史表现得声情并茂、活灵活现、绘声绘色,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百家讲坛来进行教学,一来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二来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我选择了模拟百家讲坛进行教学,在这章节的授课之前,我将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然后从抗战的开始、经过、结束的重要事件进行整理,并以“讲坛”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给课堂注入生机,而且也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更有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手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构建形象化历史课堂的重要工具。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确保历史课程在形象的历史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
还以教学《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例,在模拟“讲坛”的过程中,我还会将一些资料以视频的形象展现出来,直观的视频展示不仅能够为相关的历史事件提供证据,而且与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强学生的理解也有着密切联系。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是具有生机的。也就是说,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多种活动来有意识地将枯燥的历史课堂转变为生动的课堂,进而也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向莉.初中历史如何创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7).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