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七中学)
让信息技术走进学生心灵
孙泽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七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当读到这样一段话时,我的内心起了很大的波动,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我的信息技术课要如何走进那些可爱的学生心灵呢。
在对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能放下身段,与学生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绩。然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可能更多的不是看重学生的成绩,而是看重学生的成长,课下我是学生的朋友,放下身价诚恳地与孩子们交往;课上我严厉,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多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我都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教育是一门艺术,学生对这门艺术能够掌握的好坏多半取决于教师,所以这需要教授的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素养。记得我们的老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堂课可以讲得很朴素,但这朴素的背后殊不知是承载了教师的多少辛苦。”这句话到现在都深深地刻在我心里,课堂质量的好与坏是课下教师阅读能力的考量。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有反复错误的心理,今天的错误明天乃至后天还是会犯错。如果我们没有好的耐心以及爱心面对学生,我们所有的努力只能是一纸空谈。老师中途放弃,那就会让一切教育毁了。学生的思想是多变的,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坚守一颗爱护、爱戴的心,多用诚心感动孩子,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正如学生是一棵成长中的小树,那么作为园丁的我们必须要多除草、多浇水;不久的将来看到它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小小的成就,看到的将是硕果累累满天下。
教师和学生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摩擦,面对摩擦,老师的疏导就起到了很大的联结作用。在住宿制学校,不论主科教师还是副科教师,我们都要担当起“大家长”的责任。身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平时接触学生时间比较少,在处理和学生之间关系时,我能做到的是多观察、多留意、多用心。沟通是合作的桥梁,好的沟通能给教学带来较强的教育意义。
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的所思告诉老师。通过交流,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从而教师更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编辑 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