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远国(吉林省通榆县苏公坨学校)
初中历史复习课教法尝试
夏远国
(吉林省通榆县苏公坨学校)
历史老师都清楚,上好历史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套的内容和琐碎的知识点,使老师讲起来枯燥,学生听起来乏味。想讲好历史复习课,那更是难上加难。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研究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历史复习课的讲解,有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既然是复习课,那么它的内容含量一定是多、杂。这就要求教师从又多又杂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理清线索,然后围绕这条历史主线来展开讲解,这条主线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历史复习内容之中,能够引领学生从抽象到直观的转变,便于学生对此部分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吃透”教材是我们能够理清线索的关键,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非常了解。这样教师的讲解才能事半功倍,这也是复习效果的关键所在。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此基础上,教师只要把横向的、纵向的历史知识点逐一展开,引导学生走入历史的长廊,这样学生复习历史知识就不会枯燥无味了。
其次,历史复习课主要是对历史知识整体的整理和归纳,若照本宣科是相当枯燥的,不但学生对历史课的趣味性降低,而且本来平时和学生的和谐关系在枯燥的历史课堂上也可能会变得尴尬。这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我当时面临的一大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引领学生走出误区,重新树立起学生对历史课堂的信心和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来进行:
第一,讲课时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上尽量与学生拉近距离,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我把它叫做“实事幽默”,就是利用学生课堂上刚刚发生的事情,利用巧妙、幽默的语言,或学生都熟悉幽默段子,配以历史上的一些典故,因此课堂上经常会传出学生开心的笑声。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
第二,在幽默讲课的同时不忘与时事相联系。
在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就可以结合中国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来进行。例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等纪念活动。总之,我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历史无处不在。
第三,复习课中历史选择题的做题方法,我与学生在做历史选择题时,不指定某一学生作答,而是全班同学集体作答,发现与众不同的答案,再指定其解释原因。
集体回答的方式比较特别,比如:一般选择题都有四个备选答案,我规定A选项对应数字1,如果学生认为A答案是正确的,那么出示答案时举手并伸出一根手指示意老师;B答案对应数字2,伸出两根手指示意老师;以次类推。课堂上,教师当场出题,给学生留出答题时间。学生思考结束,开始选择答案。教师告诉学生:“你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那就伸出相应的手指数,示意老师。”全班同时举手,学生在举起手示意所选答案时,教师观察学生的答题情况,如果全部一致,则选择两个学生,简单回答解题思路,如果有不一致的答案,则指定给出不同答案的学生解释原因,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这种方法我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而且能及时反馈出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避免了个别同学上课爱溜号的毛病,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的程度也大大提高。回答问题的见解也不会被其他学生的意见所干扰,从而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会更深入,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也会增加。从而可以使我确定哪些知识点还需要复习巩固,哪些知识点可以少讲,使课堂复习效率得到了提高,巩固知识的目的也达到了。
第四,复习课中比较式学习方法的运用。我们可以把中外历史中一类历史知识放在一起对比讲解,例如中外改革的事件:中国古代的王安石变法、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维新、1861年改革等,让学生从中找到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使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可以加强对原有知识的记忆。从而使学生理解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加深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理解,并思考如何融入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去。
第五,注重能力提升是复习课的最终目的。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就某一段历史史实,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搜集资料,并选择不同的主线,编织出一张自己能够看懂的历史知识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纵向看,是战争、条约、危害、影响等几个专题;横向看,各个历史时期人民不屈的抗争史。有了自己的线索,教师再进行适时点拨,这样学生复习起来思路更清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也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业,比如:假设你生活在秦朝的历史背景下,你会给当时的统治者秦始皇写一封什么样的信说出你的良好建议。这样不仅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开动脑筋,而且能够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历史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编辑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