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行英(福建省南平建瓯市东峰中学)
让快乐走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余行英
(福建省南平建瓯市东峰中学)
要快乐阅读,必须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关注在阅读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性格,提高自我修养。
阅读兴趣;体验;快乐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和学生倍感头疼的板块。农村的学生受多方面条件制约,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再加上教师把阅读教学和考试划等号,把精美的作品搞得支离破碎,使阅读变得索然无味,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因此我依据平时教学中的领悟,浅谈如何调动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快乐阅读走进语文课堂。
林语堂曾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来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可见兴趣对学生而言,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是无源之水。
1.利用语文教材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课堂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些都要取决于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阅读材料的优势,作品中那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新颖的个性化创作等都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时,可以介绍他的其他一些作品,还可以介绍同时期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在比较中感知阅读的快乐。
2.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的氛围,让阅读的兴趣能持久。教师要改变阅读理解繁琐分析的现象,改变课堂沉闷乏味的状态,积极地营造一种愉悦的阅读氛围。课本是凭借,是“例子”,应该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快乐,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将身心融入作品中,感受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如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读;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让“文字阅读”与“生活经历”自然融合,从而丰富学生内在的语文涵养。
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远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让人终身受益,让人获得愉悦幸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地规定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哪些呢?
1.要有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亚里斯提卜说:“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2.要有细心地学,反复地读的习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阅读习惯是要不得的。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提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梁启超说“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
3.要持之以恒,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习惯。读书贵在坚持,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4.要有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鲁迅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呢?
1.培植学生阅读的动机。高尔基说:“我爱读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快乐阅读的前提,也是形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新课标要求:“要充分尊重个体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引发阅读动机,一要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呵护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有明确的阅读态度;二要多关注和分析学生的阅读情况,用训练等方法明确习惯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心理上对阅读产生极大的需求。
2.培植学生阅读的自觉性。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不需要别人逼迫和自己提醒,就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地去阅读。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要增强学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及时强化这些行动,克服懒惰的心理。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良好的快乐阅读习惯的途径。好的阅读方法可让学生由“不会读”到“愿读”再到“爱读”,阅读方法要在阅读实践中指导,主要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设计中科学的训练程序来实现,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快乐走进阅读:
1.要下苦功,细心品味、精心阅读,达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中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名篇佳作,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德的《最后一课》、契诃夫的《变色龙》等等,都应该细细研读这些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欣赏课文优美、精彩的语句,初步欣赏佳作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如《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发疯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最后一课》中运用准确生动的语句刻画出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精读每一篇文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朗读读出感情,可以默读细细品味,可以精讲探寻结构和写作方法。课内的教读只是抛砖引玉,要真正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还要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对于每一篇课文,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关的资料和课外书,讲述相关的情节与故事。
2.指导学生感知整体,掌握略读、浏览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让学生用速读的方法进行略读和浏览,“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快速阅读,只求了解主要内容,由词到句,由句到行,由行到段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同时,让学生边读边圈点出关键词、主旨句、富有哲理的句子和让人产生共鸣与感悟的句子,捕捉和体会主要信息,逐渐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要求学生经常性地对阅读材料进行训练,这样学生便会养成快速的阅读习惯,学会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快速整合信息资源,提高阅读量和水平,阅读能力就会逐步地提升。
3.给予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讨论的方法
教师要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中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自己的分析,调动生活和知识积累,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评价和质疑,不断反思和评价,运用所学知识,理解结构复杂的语句,体会精彩片段的表现力,领悟精妙,咀嚼成为自己的体验。
总之,阅读教学架设起课本、生活与学生心灵之间的一坐桥梁,引导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在阅读构筑的美好中真正地掌控阅读能力。当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从不会阅读到喜欢阅读,阅读便会成为一种能力,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快乐。
当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挑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立足于养成教育,不断探求快乐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才能让阅读成为快乐的事。
·编辑 姚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