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磊
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孙茂磊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堂难以彰显语文学科的魅力;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学生习惯被动学习。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如何彰显语文的学科魅力,探讨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语文学科的魅力;第二部分谈谈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第三部分论述如何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语文学科的课堂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做出改变。
语文课堂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深入了解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实施符合现实的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改革的作用。接下来,本文谈一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改革。
语文的魅力在于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性,通过阅读可以实现和作者的心灵交流,读懂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即人文情感。文学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的反映,透过文章,可以联想到当时社会发展的景象,即社会性。语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本身可以让人陶冶情操,培养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洗礼心智,这是学习语文的价值所在。但是实际上当前的语文教学只强调考试成绩。这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价值和魅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想法,真正把语文当成一门艺术性学科来授课,让学生体会语文的内涵。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讲到《在山的那边》一文时,不应该只是从字面意思进行讲解,更不应该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把这篇课文背诵默写下来,而应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来剖析,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对于一些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刻的语句,要引导学生学会赏析,体会该句子在文章中表达的含义,如“在山的那边是海”简单几个字,却把作者满怀希望想要看海的心情表达了出来。欣赏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能力,如果学生缺乏赏析的能力,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同样以《在山的那边》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提问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段落非常好,好在哪些地方,是语言、意境还是其他原因?你还见过其他类似的现代诗吗,可以跟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一下。如果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内容和角度均可自由发挥。语文学科的魅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鉴赏能力是其中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传统的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是教师在台上口头授课,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上课时,学生基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慢慢地记笔记。在这种模式下,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课前准备和课堂讲解上,学生也花了不少精力在做笔记上,而学习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近年来,一些先学后教、合作探究思想均是符合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基本原则。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些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教学。譬如,在学习《龟虽寿》时,笔者的教学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先布置前置作业,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这篇古诗词,将古诗词中生僻字挑出来,进行学习,了解曹操在写这首诗时的处境,并且对文章的意思进行大致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对这首诗的生僻字词进行统一讲解,由学生代表对这首诗进行翻译,教师随后进行评价和更正,最后由学生自由理解和记忆。与以往教学模式不同,新课改后教学的设计是以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准的。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以兴趣作为前提条件。初中的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学生本身对知识有好奇心,对学习感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巨大潜力,实现高效学习。初中语文教师有时候会遇到学生问一些和课文无关的问题,甚至问一些毫无逻辑的问题,比如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等,这是学生求知欲望开始萌芽的阶段,他们对知识不理解时,就会向老师抛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这时候老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不能因为问题太简单而拒绝回答或者嘲笑学生。如果教师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太没有针对性而冷漠处之,不仅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还会抹杀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所以当前的初中语文的教学和改革,都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前提条件之下进行工作,教师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和学生进行密切的配合。这是因为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相互配合需要教师首先真正地尊重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当成是和自己平等的对象,尊重学生,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就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而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的充足。
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前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当代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改革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阻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一个过渡阶段,慢慢接受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不仅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还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
[1]李修艳.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开展教学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7,(1).
[2]唐明亮.新课标体系下初中语文课“参与-发展”教学模式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孙茂磊 江苏省邳州市车辐山中学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