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巴黎圣母院》的对比手法分析及形象体系探讨

2016-03-03 21:42肖世瑾
关键词:爱斯克洛德莫多

肖世瑾

(于都中学 高三1班 江西赣州 342300)

雨果《巴黎圣母院》的对比手法分析及形象体系探讨

肖世瑾

(于都中学 高三1班 江西赣州 342300)

《巴黎圣母院》作为雨果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借助美丑对比原则来展现人物形象体系,通过善与恶、美与丑的鲜明对比,有效突出作品的主题,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利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将这些人物分成两大阵营,形成完整的形象体系,进而深刻揭示出作品的主题,展现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真正内涵,充分表达作者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理想。本文就对雨果《巴黎圣母院》的对比手法及形象体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巴黎圣母院》 对比手法 形象体系

一、内心与外貌的善恶和美丑对比

作者为了将人物的善恶本质进行表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鲜明,通过人物与人物以及人物内心和外貌的对比,展现出美丑并不与内在品质相符,如弗比斯虽然有着英俊的外表,但是内心极为自私与卑鄙;克洛德表面上既有学问又有德行,但是内心却十分狠毒阴险;而加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但是内心无比善良纯洁;爱斯梅拉达有着美丽的外表和心灵。作者利用人物内心与外貌的强烈对比,映衬出丑的更加丑恶,美的愈加美好,给人强烈鲜明的艺术感受。

二、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比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着力表现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比,并且这组对比始终贯穿于作品的整个主线,以此突显善与恶、美与丑的真正内涵,使表现的主题更为突出与鲜明。

1.弗比斯与爱斯梅拉达的对比。两人的对比具体表现为对待爱情的态度,爱斯梅拉达将弗比斯的逢场作戏当成爱情,即便是做他的女仆和情妇也心甘情愿,对他的爱忠贞不渝[1]。而弗比斯自私轻薄、放任浮华,利用无耻的手段引诱天真的爱斯梅拉达,抱着逢场作息的念头与她交往,甚至在她出事之后无动于衷,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弗比斯的自私卑鄙。

2.克洛德与加西莫多的对比。两人的善恶对比多表现为对爱斯梅拉达的爱,其中加西莫多虽然相貌丑陋,但是内心纯洁善良,是作品中塑造最为丰满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最能将作者的美丑对比原则进行展现。加西莫多将克洛德当成主人,对他怀有忠诚、热爱和感激,甚至为其承受酷刑;同时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极为高尚纯洁、无比真诚,用全身心来回报爱斯梅拉达,默默地照顾与保护她,甘愿冒生命危险来救助她,并与她一同化为灰烬来兑现自己的诺言。作者在加西莫多的身上倾注了关于丑的美学内涵与定义,以悲剧的形式来赞扬美的崇高,利用这一饱满的这一形象来反映崇高的心灵美,既真实又浪漫[2]。相比加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的爱,克洛德对她的爱属于兽欲的爱,利用卑鄙无耻的手段企图占有她,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妄图用绞刑的威胁和专制的力量来使其屈服,与加西莫多自卑而纯洁的爱具有本质区别和鲜明对比。

3.克洛德与爱斯梅拉达的对比。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体系中形成鲜明对比和尖锐冲突的就是两人的善与恶,爱斯梅拉达是作者全力塑造的可爱善良的少女形象,她的心灵与外貌一样美丽,富有舍己救人的心肠以及同情心,用自己动人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给苦难的人们送去慰藉,真诚同情别人的不幸。如甘果误入乞丐“王国”将被处死时,她毫不犹豫地与他完成摔罐成婚的仪式而救出他,像圣母一样散发着圣洁的光辉,但是最终却惨死于封建专制和教会势力的迫害下。可以说,作者利用爱斯梅拉达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彰显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充分显示出作者自身的审美理念[3]。此外,作者借助克洛德的人物形象来揭露教会和反动官府的罪恶,宣告宗教禁欲主义的破产。克洛德与官府相勾结,在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有着激荡淫邪的内心,为了占有爱斯梅拉达而不惜引诱与抢劫,并设计陷阱以逼她就范,狞笑着看她被绞死。

三、两大阵营内部的对比

首先是弗比斯与克洛德的对比。两人都是生活在上流社会,其中弗比斯英俊潇洒,具有英武之气,而克洛德则头颅低垂、额头光秃、神情阴郁,有着虔诚的外貌;从表面来看,弗比斯花天酒地且玩世不恭,生活放纵,玩弄女性,到处拈花惹草;克洛德十分严肃和刻板,生活清苦,标榜禁欲主义,甚至摒弃尘世间的欢乐。两人对爱斯梅拉达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弗比斯对却爱斯梅拉达只是逢场作戏,并不爱她,相对庸俗与肤浅;而克洛德对她的爱则是专制的爱,得不到就要亲手毁灭,让她承受绞刑而死。当然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强烈的对比,但本质都是丑恶阵营的代表。

其次是加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的对比。加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在外貌上的对比十分强烈,其中加西莫多的外贸十分丑陋,如作品中描写“那四面体的鼻子……特别是那张拥有这一切的脸”、“他简直像一尊被打碎又没好好粘上的巨人塑像”等。作者利用十分夸张的手法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将其丑陋的外表与爱斯梅拉达外貌的美进行对比,鲜明反衬出加西莫多的美好心灵,进而阐释作者的美学主张[4]。同时作者多次在作品中描述爱斯梅拉达美丽的外貌,如“她真是美若天仙……受到了她的美貌的某种损害”、“她身段优美,亭亭玉立”等,展现出她的光芒四射、美丽漂亮,是完美无缺的人。

结语

古今往外的许多文学大师都喜欢使用对比手法,但是很少有作家的作品像雨果创作的《巴黎圣母院》那样,将对比手法用到极致。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利用美丑对照原则,将极恶和极善、极丑与极美进行紧密结合,利用一组组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揭示出假丑恶与真善美的真正内涵。作者为了突出两种力量的斗争,在这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在全篇贯穿善恶和美丑的对比性描写,借助鲜明的对比来反映现实,刻画人物,突出主题,如环境气氛和场面等方面的对比,从而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可以说,《巴黎圣母院》通过强烈的对比来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进而突出假、丑、恶与真、善、美两种社会势力的对比,深刻揭示作品的主题,成为经久不衰的作品。

[1]白洋.简析《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J]. 才智,2015,09:290-291.

[2]李亚希. “像”由“音”生,“音”由“情”释——以《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管窥尚德义艺术歌曲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200-202.

[3]杜娟. 雨果《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分析[J]. 语文建设,2014,29:38-39.

[4]任少丹. 浅析《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J]. 西部皮革,2016,06:201-202.

猜你喜欢
爱斯克洛德莫多
陶土瓶与花
陶土瓶与花
身份失焦与生存实验
——《对面的撒旦》的文艺心理学分析
爱斯梅拉达形象的另一面
片段拾萃
压抑下的人性畸变
——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角度解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形象
赞美与批评
美与丑的对照——《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塑造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题目功过参半
意义深远的“爱斯基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