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明(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策略的应用实践
王丽明
(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
思维导图是由各种图形、文字形式、符号与色彩的结合运用结合而成的一种图式学习工具。教学中经常使用思维导图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作为一种有效的图式工具,思维导图策略已成为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就初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策略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探讨,提供给初中生物教师参考。
教学;思维导图;创新能力;发散
生物科学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生物科学知识,同时它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在生物科学教学过程中,生物科学方面的内容多而且错综复杂,我们发现学生往往不能够很好地了解知识网络,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各个核心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又由于生物学科的课程不是像语、数、外主要学科一样,课程时间充足,这就导致生物知识复习的时间非常的紧张。所以,如何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丰富的生物知识,提高复习效率显得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策略,本文就思维导图策略的应用进行了实践研究,以更好地运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放射性思维模式,无论是文字、图形、符号、色彩,只要是进入人大脑中的资料,都可以通过他们联想、分析、整理,然后由此发散出成千上万种分支想法,但是每一个分支又可以相互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整个构架。需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调动整个数据库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更快地得出答案。
首先,老师要改变现在这种死硬的教学模式,要多多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教师要在上课之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交流、预习生物科学知识,搜集各种相关知识信息,带着疑问走入课程,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画思维导图,这样才能在课程学习中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不懂的问题。
在生物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思维导图策略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并把自己所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运用到课程知识中,通过导图的运用,把课程中的各方面知识完美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一步步地去得到答案,这样更能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还应该通过每个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具体分析,做到针对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各方面的知识错综复杂,学生在预习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不能做到很详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发现并且分析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从而能够全面均衡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思维能力。
在制作和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将重心放在生物知识内容上,不要太过拘泥于表面形式而忽略了知识的学习。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正确地运用了思维导图,是否重点关注导图的内容,要逐步引导学生制作、使用思维导图,这样能够节省很多课堂时间,使教学知识通过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出来。
思维导图中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寻找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抓住知识的本质特点,能够活学活用。同时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把各类知识进行详细的分类,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对以后的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掌握重点知识,在后期的复习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针对性复习,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学生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通过预习、交流探讨、创新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生物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学生能收获到一种喜悦与满足感,慢慢地学生自己会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在制作和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培养自己的思维发散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各种知识内容的链接过程中,能够不断发散思维,进行创新,这不仅对生物课程是非常有效的,还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效率是影响深远的。
通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它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依然会有各种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根据特定情况,特别处理。
[1]郭洪利.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韩昕蕾.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15.
·编辑王团兰
王丽明,女,1973年5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学历:本科,单位所在城市:吉林省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