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串联启发式复习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

2016-03-03 13:30杨慧坚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中学
新课程(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读图知识点图像

杨慧坚(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中学)



地图串联启发式复习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

杨慧坚
(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中学)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学生地理复习效果的原因和有效心理地图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如何运用地图串联式复习法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列举了如何结合常考的图表构建心理地图的方案方法,并反思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处理策略。

关键词:地图;串联启发式;有效;心理地图

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在地理学习上费时多,效率低,图文分家,地物搬家,死记硬背,学生地理学习成绩难提高,学习积极性受打击。学习低效的关键是忽视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头脑中没有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空间概念模糊不清,以致学生在考试时知识迁移能力低下,成绩不理想。由此可见,地理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发展地图思维是减轻学生地理学习过重负担,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有效心理地图的重要性

1.当前影响学生地理学习复习效果的原因

(1)读图分析综合能力不高

大部分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没养成良好的用图读图习惯,在遇到读图分析综合题的时候不知所措,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来答题,尤其在一些叠加图,学生的问题表现更严重。如,等高线地形图叠加海拔高度判断、叠加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叠加方向判读,这时学生就非常容易知识点混淆,不知所措。

(2)空间思维能力的障碍

空间思维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心理过程,是学习好地理的关键因素,答题的关键需依靠学生的地理观察与形象思维能力。

(3)图像的迁移能力障碍

图像的迁移能力实际上就是图像的转化、知识的迁移能力,由直观的图像引导出事物的原理及应用。地理试题的解答,必须要理解透知识点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需要一图联想到多图及知识点,因此,图像迁移能力低下成为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2.心理地图的作用

心理地图也即地图表象,是各类地图在头脑中的保持和再现,如政区图、地形图、人口分布图、工业分布图等在头脑中构成的图像。即使地图不在眼前也可以凭借心理地图进行形象思维,即地图思维。地图思维是解决分析各类地理问题、总结地理规律,推理地理知识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心理地图越丰富,往往地理思维越活跃,运用心理地图进行地图思维,极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地理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地图串联启发式复习法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

地理常考核的图表类型多样,有政区图、地形图、等值线图、数据统计图、景观图以及各类地理示意图等,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析。为此我在课堂中结合影响学生复习效果的原因,实施了地图串联启发式复习法,帮助学生构建有效心理地图。

1.利用地图串联式启发式复习法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

(1)图文结合,强化底图,整合要点

心理地图的形成和积累是逐步实现的过程,心理地图的形成要靠反复地读图、画图、辨图、用图,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地图影像的感知。要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首先要强化心理底图(心理地图底图指地球各大洲、各行政单位的分界图,主要有经纬网图、地形图、政区图。这些图是其他地理事物、地理规律分布图的基础。因此我称之为底图。)在学生头脑中的形象,使之更加牢固、清晰、准确,这就需要在一堂课中各个环节多次地展示地图。

每一节课的讲述都落实到地图上,通过地图来获得地理知识,在地图上分析问题,凭借地图记忆知识,从地图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用地图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概括、整合,注重将知识点与地图联系起来,将地理现象、地理事实、地理规律的要点都对应在地图上,形成新的地理地图。

如,在经纬网的心理地图构建上,可以选取一些重要经纬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0°经线、20° W、160°、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这样的构建,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一些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的演示,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的转换。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中的二分二至光照图。教材上的图像是二维的,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进行过演示,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但还是没有形成足够清晰的心理地图。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已形成的图像,让学生动手将二维、三维图像转换在立体的模型上,然后看着立体模型画出二维图像。这样,学生脑中的心理地图就变得清晰起来。形成了比较清晰、牢固的心理地图底图,为形成新的心理地图做好了准备。

(2)以地图为重点的填图练习贯穿始终

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是指围绕地图进行读图,串联式记地图笔记,仿绘地图,勾勒轮廓,对地图进行补绘,改绘的练习形式。读图要求学生将宏观地图和微观地图结合起来阅读。对地图的掌握不但要求宏观上的熟悉,而且要求掌握重要地理事物的微观地图。做到在宏观上把握其位置,在微观上熟悉其形状读宏观地图。让学生动手绘制地图,可以使学生头脑中的图像更清晰。进行适当的配套填图训练是有必要的。在填图的过程中,学生将之前的地图影像回放,这样就起到了巩同的作用,使学生形成的心理地图更为牢固。

(3)板图绘图,图上做文章

目前电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很多老师对于课堂板图板画不再重视,这种做法对学生形成有效心理地图不利。在课堂上,老师徒手板图,边教边绘教学效果好,老师迅速准确地板图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同时跟随老师在空白地图添枝加叶,这是很好的地图笔记。老师板图总是突出急需熟悉的内容,排除了无关信息的干扰,使地图形象更清晰、鲜明、深刻,老师边教边画,使每一知识点出现,就能在图上落实,图文融合,学生习惯以图忆文,图文转化顺利,大大促进学生心理地图的形成。

2.利用各种常考图表的串联综合知识点,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

(1)地理分布图

地理分布图是多考常考的一类图,在复习中必须重点加强。此类地图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会从地图中尽可能地获取多种地理信息:①地理位置和范围,包括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交通位置、经纬网范围等;②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城市、地形区、山脉、河流、铁路等;③读出重要物产;④读出工农业、人口等要素的分布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该地区的综合地理特征。

例如,在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我利用空白的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边回忆边填图,循序渐进,把关于地理位置、范围、濒临海洋、地势、地形种类、地形区、河湖概况、农业类型、人口分布等知识点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串联地进行记忆,操作如下:

①先引导学生在图中填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找出四至点。

②勾画出北回归线,辨认出34个省级行政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

③勾画出三大阶梯的界线,长江、黄河的源头及注入的海洋。

④在图上填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⑤在图上大致明确我国五大温度带和四大干湿区的位置和范围。

⑥描出“秦岭”和“淮河”,确认“北麦南稻”的界线。

⑦画出400mm年降水量线的大致范围,了解东部的农耕区和西部的畜牧业情况。

⑧画出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明确人口分布特点。

⑨结合地形地势特点及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总结出中国水陆空交通运输线的分布态势以及城市的分布特点。

⑩填出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名称,结合所学的自然环境知识,从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四大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2)地理等值线图

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人口密度分布等均属于常见的等值线图,用以表现地理现象的数量及其分布状况。

这种等值线图的复习,我采用的是讲练结合法,由于等值线图上注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等的,因此指导学生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形态变化等,判断出地理事物变化的急缓、递变的方向及分布特点,这时候带领学生复习有关的知识要点,如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1月和7月等温线的分布特点、400mm和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等等,认真分析题目,选用适当的知识点得出答案。

(3)统计图

统计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地理统计图可以分为线状图、柱状图、扇形图、饼状图等类型。

通过这些图片,我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析的一般思路是:①线状图看横坐标和纵坐标所反映的内容,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对曲线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②柱状图看纵横坐标所反映的内容,思考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③扇形图、饼状图要看图例或文字说明,对图片呈现的地理项目进行“内容再现”,看清图中的比例排序关系,思考图例对应的地理项目,找出反映的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从而做出科学的解决办法。

三、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1.进行读图技能指导,掌握读图的基本程序,提高读图能力

在复习评讲读图练习题的时候,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程序: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地理界线,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引导学生对地理图像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分析;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来龙去脉,准确地理解图像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提高学生获取图中信息的能力。

2.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对同一幅图要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每一幅图都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多图并用,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多用几幅图来综合说明、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要站在命题者的角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去设计复习练习题

有心观察的老师都会发现一般3年内的考试命题方向大致是相似的,在已经深刻理解吃透教材重难点的情况下,可以“猜题”,即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估猜考点,然后进行练习题设计,做到重点训练、人人过关;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收集学生平时测验、练习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漏洞和缺陷,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进行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保证知识结构框架的牢固性。

参考文献:

[1]张秀萍.浅谈初中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03).

[2]张君燕.利用参照物“一线相连”巧妙串记地理知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11).

·编辑谢尾合

猜你喜欢
读图知识点图像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有趣的图像诗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