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勇(铜仁市民族中学)
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杨勇
(铜仁市民族中学)
摘要:在不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化教学课堂中,教师对课堂互动环节的精心、高效设计,已经成为课程发展的关键核心部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一个个的问题自然过渡,显现出有序的层次感,同时引导学生紧扣主题,思考、探究课堂问题,有的放矢?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导入课堂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环节,它好比是课本的序幕、小说的开端,是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导语是千淘万漉的结晶,是磁石,能把发散的思维有效快速地聚拢。
笔者作为高中教师曾多次参与地区地理课堂“同课异构”活动,其中一次名为《交通运输中的点》课堂引入时,某校教师在“示范课时”开头播放音乐《坐上火车去拉萨》,而后设问:“日常生活中,大家外出旅游除了乘坐火车,还可以选用那些运输方式?”学生回答“汽车、飞机”等。教师收转话题,继而又问:“如果是长途运输,会不会中转呢?我们一般把这些中转地都称为什么?”学生回答“车站、飞机场、码头”等。纵观整段引入设计,思路清晰自然,在联系切实生活的前提下,即紧扣上一节课的主题内容复习回顾,同时流畅过渡。在5分钟内顺利地导入课文。
1.课堂提问的语言要科学、准确、切忌模棱两可
不管学生能否做出正确的回答,都应该让学生清楚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例如,《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有一幅“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此图常被地理教师设计成若干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借以得出洋流的主要成因是盛行风。由于此图的信息量很大,如果问题设计不科学,学生会无从下手。让我们比较以下这些提问:阅读此图,你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问题太大,不知所云;阅读此图,有没有发现洋流的什么规律?——问题虽进一步缩小,但涉及范围仍然较大,因为洋流的规律可以包括运动规律、形成规律、命名规律、分布规律、性质规律等;阅读此图,对比各纬度地区洋流的流向和盛行风带的风向,寻找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样的提问,简明扼要,针对性强,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捕捉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中去,最终做出正确的回答。
2.课堂提问在做到规范、明了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索空间
比如,在讲到“港口选位”知识点的时候,选位的关键在于“(水域)风平浪静,水深且阔;(陆域)地势平坦,淡水充足”。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有这样两种方式:(1)“风平浪静”——“为什么港口一般建在风平浪静之处?”或是:(2)“港口停泊船只较多而且考得不远,一旦发生大的风浪,会对船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后一种提问方式的启发效果就要明显好得多,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思考的方向,而前者更多的是让学生教条式的记住答案,可能很快又会忘记。
在一些课文章节中往往出现知识容量大,细节繁多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会设计更多的问题给学生讨论思考。如果问题之间起伏过大,或是问题之间缺少有效的过渡,生硬串联,往往效果不好,事倍功半。
如,在《交通运输网点》港口条件分析知识点的设计时,首先,我们结合多媒体图片论证分析知识点一“港口选位条件”时,提出探究性问题(1):“我们国家都有哪些大型港口,这些地方的水域、陆域自然条件都有哪些建港优势?”在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以后。然后,承接过渡到问题(2):“中国的大型港口有许多,为什么上海港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性最大港口之一?”教师引导问题到影响港口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问题(3):最后总结性提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港口建设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三个问题依次过渡,把相关知识点一一串联,大大方便了学生的思维串联和逻辑记忆。
地理教学联系生活,可以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进行以上观念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在生活中能够解决问题的本领。例如,在教材中讲汽车站或火车站时,可以带学生实地观察,在学案中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让学生调查完成。如:“车站站牌修建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一般我们在中心能不能找到汽车火车战?这些站点都有什么样的选为讲究?”等,在完成问题的同时,也指导了学生的平时生活技巧常识,让学生学而能用,学而有用。
当然,课堂提问中教师端庄的仪态、诚恳的态度、发人深省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节奏、提问现场学生的反应、问题设置的灵活应变性等,也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须考虑的因素。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只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抓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巧妙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和提问时机,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编辑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