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小学 罗光宝
浅谈学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小学罗光宝
数学教学迁移能力正迁移负迁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属于知识迁移的范畴,如何在平时教学中提高学生知识正迁移的能力,避免出现负迁移,我觉得应从下面几点来做起:
所谓迁移,就是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影响成功迁移的第一个因素是学生对原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有效的初始学习,迁移就不可能产生。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互联系,而一切新的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达到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的目的,教师在研究教材备课时应把内容相近,有共同的特点,预期能引起正迁移的知识尽可能安排在一起,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原有的知识体系,引发对新知识的联系与拓展,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使其能在后继的学习活动中引起教师所期望的正迁移,以保证引起最大限度的正迁移。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中必然包括知识的迁移,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在平时教学时,有意识地寻找新旧知识的最佳联系点,为新的知识的产生和理解提供一个固定点,能够很好地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和保持。
初始学习的情境也会影响到迁移,人们有可能在一种情境中学习,但却不能迁移到其他情境。在教学中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惑:课堂上有些学生对知识基本掌握,并能解决教师为他们提供的一些相关习题,但却不能迁移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比相似的学习情境,挖掘他们的相同成分,以创设积极的迁移氛围,继而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数学教具来增强现实感,增强形象感,结合教具来呈现会有利于学习的迁移。比如在教学怎样计数时,可以利用计数器,让学生学到的数位知识得到迁移,直观形象的让学生掌握计数方法与规则。
所有的学习都涉及迁移。原有的知识结构是产生知识迁移的基础,但是有迁移基础,并不一定会产生迁移,迁移能力的培养必须是有意识的,所以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有意识产生知识迁移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新情境中的迁移能力往往不能自动发生,它是通过教学实现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呢?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精心安排教学的程序,给学生提供一个条理清楚、组织良好的框架。例如,在呈现教材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除了要从纵的方面遵循由一般到具体的原则以外,还要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还要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经验。实际上,数学的认知结构是分层次的,知识与技能是迁移的基础,同时也是认知结构中较低层次的,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却是数学认知结构中较高层次的,它是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本质认识和高度概括,是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指导思想,更是实现广泛迁移的促进手段。
当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学习不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知识与技能,而是要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究,大胆质疑,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即掌握学习方法的知识与技能。实际上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才能把所学知识技能在实践中顺利地应用,促进更广泛更一般的迁移,而知识正迁移的产生也就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