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万盈小学(224100) 李 慧
教与学的完美契合——浅议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万盈小学(224100) 李慧
“教”和“学”是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不能孤立而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
进行感悟、对文本的空白展开想象补充,并加强学法指导,这样才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它们完美契合,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阅读教学低年级教与学有效
课堂是有效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向课堂要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是永远的教学呼唤,是有效教学的追求境界。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它们完美契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抓住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填补课文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清楚、完整。巧妙的补白,能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为学生打开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让语文课堂更加鲜活。
《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但课文中对梅兰芳受到师傅的打击后怎样下决心?勤学苦练时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书中没有具体描述。为此,我展开了如下教学。
师:师傅说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仍然没有动摇。他当时会想些什么?
生1:我觉得我很棒啊,我就不信我不能唱戏。
生2:眼睛没有神儿,我就练习,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
师:是啊,梅兰芳不气馁,没有因为师傅的话而动摇自己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梅兰芳坚定的样子,读一读这句话。
生:“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决心”“动摇”重读)
(学生边想象边朗读,把语言变成画面)
师:有决心就有行动,从此梅兰芳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不管是头疼脑热,还是身体疲惫,梅兰芳都怎样?
生:梅兰芳都坚持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
这样,通过创设情境,转换角色,拉近了学生与梅兰芳的距离,让学生理解勤学苦练不是轻而易举,是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这样,为理解下文“终于”一词做好了铺垫,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付出努力的道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教师在借助文本开展语言训练时,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记住条框步骤,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语文。课堂上恰当的学法指导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秋游》第三自然段用了三个“有的”,表现了孩子愉快的心情。用三个“有的”造句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好像看到了什么,引出三个“有的”。学生从文本出发,感受文本语言。接着,我让学生结合课文语言,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然后,我点拨:“如果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同学在玩,能用三个‘有的’吗?”这样让学生初步体会“有的”的用法。最后,我再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试着运用。这时我问:“什么时候你们也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人在分别做着不同的事?比如说,下课了……”这样,降低说话难度,让学生的回答游刃有余。这里教师不是刻意教方法,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方法学习,学会运用,促使他们举一反三,真正学习语文。
三、抓,使教与学更实在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作了较明确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就给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第二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蹦跳”“涌”等体会草原上羊群欢快的情景。学生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后,我过渡引问:“醒来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呢?小朋友们想去瞧一瞧吗?”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有个学生回答:“我看到了一只只羊儿。”我顺着问:“羊儿在干什么?”学生读出了第一句话。
我抓住“蹦跳”提问:“羊儿是怎么蹦跳的?“蹦跳的小羊,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兴趣盎然,根据生活经验蹦跳起来,并产生了奇妙的想象。我接着引导:“蹦跳的小羊心情多快乐呀!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羊儿很开心?”引出“涌出”,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我们什么时候也会涌出哪里?”学生造出带有“涌出”的句子:放学时,我们涌出校门,想快点见到父母;大课间活动时,我们涌出教室门,到外面活动。我最后总结:从“涌出”我可以感受到小朋友们放学时想要见到家人的急切、欣喜的心情;通过“涌出”我又好像看到孩子们想要尽快游戏的强烈欲望。那课文中的“涌出”可以看出羊儿怎么样呢?学生的回答异常出彩,并朗读了课文。
在孩子们的感情朗读中,我仿佛来到了无边的大草原,看到了欢快的羊群。我把我的感受与孩子们分享,作为对他们朗读的真诚肯定。孩子们开心地笑了,我也感到很欣慰。
草原因为羊儿的涌现热闹了,课堂因为孩子们的激情“醒来了”。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以自己的阅读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个性体验。关键词的引出、联系上下文的理解、拓展运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而且也能使他们在体验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有些课文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一味地朗读,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文本的内容。相关信息的渗透,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见了,北京!》课文第一句话“北京时间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奥运会对农村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帷幕”他们更是很难理解。怎样让学生读懂这句话呢?仅仅停留在文本所描述的时间、事件上来把握教材,行吗?经过反复揣摩,我想,不能生硬地向七八岁的学生介绍奥运会,但可以通过深入浅入的信息渗透,春风化雨般地将奥运精神传递给纯洁而幼小的孩子们。因此,我这样展开教学。
师:我们在一年级学过四个关于热闹场面的成语,大家还记得吗?(出示,齐背)
生:欢声雷动、灯火辉煌、载歌载舞、欣喜若狂。
师:这几个成语就是描绘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人们欢庆的场面。北京奥运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北京奥运会资料)
师:这届奥运会虽然已经过去了9年,但它的影响却无比深远。(播放奥运会的剪辑视频。相机让学生了解“鸟巢”“五环旗”等专有名词)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奥运会闭幕式的现场看一看。(播放奥运会闭幕式剪辑视频)
有了以上情境的铺设,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有了形象的感受,使原本陌生的概念得到激活。这样,他们再读课文第一句话就有鲜明的形象,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教”和“学”是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不能孤立而行。“学”不是“教”会的,应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学”还是离不开“教”的,应该“教”在点子上,“教”得有学问。只有达到“教”和“学”的完美契合,才能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责编韦雄)
G623.2
A
1007-9068(2016)3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