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湖县颜单镇中心小学(224700) 单咸标
兴趣,构建生态语文的钥匙
江苏建湖县颜单镇中心小学(224700) 单咸标
兴趣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更能促使学生去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巧用多媒体、组织活动、课外实践等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乃至对知识的热爱,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构建生态的语文课堂。
生态语文兴趣多媒体活动实践
新课程理念强调,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多元互动的,流淌着生命的。这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更能促使学生去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如何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生态的语文课堂呢?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内容,他们往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思考。一些色彩鲜明、形象具体的图像往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多媒体不仅可以把抽象变为具体,还可以配合声音、色彩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作用,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语文活动,而且还能促进生态语文课堂的构建,使课堂生成精彩。
比如,对《九寨沟》这篇课文,虽然九寨沟很美,文本的语言也很美,但是究竟美得怎样,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因此,教学时如果仅仅通过语言描述,就很难打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此,教学时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九寨沟的一段视频,让学生认识九寨沟的山、动物,感受到它们的美。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对课文产生兴趣,沉入文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童话世界中。
这里,教师需要明白,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一些教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剥夺了学生思考与想象的权利。因此,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要真正恰到好处地发挥它的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开展各种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打破常规,引导学生动手、动嘴、动脑,在丰富学生体验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形成多元互动的局面,促进生态语文课堂的建构。
比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导游”,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做导游,介绍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这两棵樟树的特征:外在美,那种蓬勃的生命力;还有内在美,不怕虫的高贵品质。在“导游”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对文本内容、樟树有了深入的了解。最后,顺势引导:“作者为什么要写樟树?游客为什么都喜欢在樟树前合影?”在学生兴趣中,课堂顺势进入下一个环节。
活动是教学的重要方式,对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在活动中,学生做导游,一方面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践行了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构建生态语文的同时,促进语文课堂的精彩生成。
语文是生活的,更是学生的。教师只有主动搭建文本与学生生活的桥梁,创设情境,才能唤醒学生生活的记忆与经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促进语文课堂的精彩生成,构建真正的生态语文课堂。
有一次作文指导课,内容是写秋天。一开始笔者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个个“大眼瞪小眼”,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后来,一个学生提醒了我,说:“老师,你让我们出去看看,就行了!”当时正是秋天,笔者一想也对,就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确定每个小组观察的范围,指定组长,然后让他们自由活动。在这过程中,笔者穿插于各个小组中进行指导,而学生兴致勃勃,兴趣很高。后来,有的学生写道:“树叶的外形像嘴唇一样……我捡到了一片树叶,外形与人的心脏一样,一动一动的,颜色也是火红火红的,富有生命气息……”
教师应明白,实践活动不是多余的,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它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情感,深化他们的体验,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有可能,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实践活动,或者充分利用学校、家庭每一次实践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体验,提高他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之”,对学生来说,就是兴趣。对构建生态语文课堂来说,学生的兴趣就是关键,就是基础。缺少了学生的兴趣,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搭建平台,使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
(责编韦雄)
G623.2
A
1007-9068(2016)2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