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世纪中学 尹树刚
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世纪中学 尹树刚
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在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教学目标,还进一步实现了个性化教学。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网络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应用的相关内容。
网络环境 高中物理 实践
随着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各阶段的教学都进行了新课改,为达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改革教学理念,尤其是对高中物理课而言更应该如此,鉴于课程的实践性比较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教学形式,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这种新方式的实现还要结合现代的网络技术,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探索了网络教学的实践方式,希望以此能为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随着高中物理教学新课改的颁布,物理教学已经开始走向了规范化的阶段。新课改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从某种程度上看,高中物理课程的逻辑思维很强,教材中关于一些理论和概念知识都表达得比较简洁。因此,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难免会觉得课程比较抽象和难解,这样也就导致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此时教学方式再比较单一枯燥的话,最终直接造成教学质量严重不达标,对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学习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虽然现阶段已经有很多教师开始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尽力在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但是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体教学质量无法实现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基于此种现状,强化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众所周知,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整体上课程内容都比较抽象,因此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就比较困难,尤其是对女生而言,很多甚至在提到物理时都有恐惧和厌烦的心理,如何克服这样的教学困境是教学者面临的难题。实践证明,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言非常有利。
2.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
高中物理教学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教学中融入网络技术,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增强学生对国内外先进知识的了解,条件允许时还应该通过网络视频技术为学生创造和优秀学校学习的机会,以此开拓学生的物理视野,为今后的发展作好铺垫。
3.能有效提高学生高考成绩。
提高高考成绩是高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改的形式下,虽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是具体的考试题型已经变得非常灵活,如果还是应用传统的“题海”式的教学方式那将远远不能应对这种题型变化的灵活性的,因此使用网络资源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还能帮助学生发散学习思维。
1.人机程序式学习模式。
人机程序式学习模式是指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当然前提是教师自身已经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说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就是物理教学的一大改革和创新,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将课堂知识制成课件,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展示,使课堂内容更加直观,就是一种最直接的人机交流形式。
2.人机问题式学习模式。
人机问题式学习模式是将网络资源中的知识作为支点,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知识延伸,具体分析如下:比如在网络上明确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物体受力F的关系,此时可以让学生组织实验小组,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研究a与F、m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提出相关问题,并在网上进行测试:
任务1:为确保砝码桶和砝码桶内砝码两者的总重力与木块运动时的受力近似相同,应保证砝码桶及砝码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其上面硅码的总质量(可供选择的有近似于、远大于或者远小于)。
任务2:A、B两学生在同一个实验室,每人取一套图示装置放于水平桌面,木块上面都不放置砝码,不考虑平衡摩擦力时,研究a与F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a与m、F的关系的探讨。除此之外,通过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考查学生对此章节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直观地明确实验的原理,同时还能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延伸,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人机互动式学习模式。
人机互动式学习模式是一种综合了学生、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的互动教学方式。体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就是学生和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互动模式的具体体现就是课件展示课堂内容,教师讲解,学生学习。但是在这中间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即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学”这种形式是很不科学的。在课件展示时,教师必须结合章节的重点内容及时进行提问,提问后可让学生单独或者集体回答,在课堂上营造互动的氛围。
综上所示,在教学中可以实践应用人机程序式、问题式以及互动探究式学习模式。所以,要求相关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探索,进而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快速提高,进一步为社会提供更专业的物理人才,最终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建设。
[1]温俊霞.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135-136
[2]丁晓龙.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家教世界.2014. 0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