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校礼仪教育

2016-03-03 13:57关春芳
现代语文 2016年14期
关键词:礼仪传统大学生

◎关春芳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校礼仪教育

◎关春芳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课程与理论体系比较完备,这使得“礼”在一定阶段的文化传承中得以赓续,并令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近代以来的革命激进地反对传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因注重经济发展对礼仪传承的忽视,造成当下社会礼仪严重缺失的局面,这在大学生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高校应该承担起礼仪教育的职责,重新探寻对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理想情怀与文化自觉的重构,促进大学生的礼仪养成,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意识。

在教育反思潮流中,礼仪教育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所重视,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讨论热点。在教学实践层面,礼仪作为一门课程陆续出现在一些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中国当下教育在经过近百年的西化之后,重新开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以丰富教育资源,并以此来促成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进而改善礼仪普遍性缺失的状况。中华民族向来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人也曾因彬彬有礼而闻名于世。然而近代以来以反传统为表征的革命,虽然旨在否定排斥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是却因为其激进性特征,一定程度上也使传统文化的精华随之被丢弃。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应该以民族传统为基础,唯有如此才能既推动物质文明的长足进步,又能使民族精神得以长存。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的问题,诸如金钱崇拜、环境污染、诚信危机等等,都与传统文化的缺失直接相关。在物质繁荣、经济富足的当下,我们获得了对于现代化反思的余裕,检视传统的缺失,以及传统与现代关系,也自然成为探讨民族过去、现代与未来的最直接话题。解决现代化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必须要从传统中去寻找有效方法,这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注重民族传统并发挥其价值影响,是破解现代化诸多问题的不二法门。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解决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现代化能否持续走向深入的核心问题。

对于文化传承来说,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与方式,同时教育的丰富、价值取向的多元,也是教育课题中应有之义。这也就意味着,教育指向现代化的革新发展必须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而教育实践本身,也应该有效地履行文化传承的使命,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更应如此。儒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五个具有道德范畴意义的修身要求,是为“仁义礼智信”。如果说任何文化都以人为核心,那么“仁义礼智信”也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要义,剔除这些修身规范之上被附加的糟粕及压抑人的纲常,那么这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道德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普遍适用性。“仁义礼智信”虽然都有深刻的精神指向,强调内在的修为,但是在行为特征上,显然“礼”要比“仁”、“义”、“智”、“信”更具有外在的可规范性,我们能够从人物的言行上直接判断是否与“礼”相符。传统教育更注重“礼”的教化,所谓“未学艺,先学礼”,正是对于礼的重要性的强调。一定形式的礼,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对社会而言,礼是这个社会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对个人而言,礼则是其道德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

礼仪教育,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礼仪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最早的核心课程,孔子讲“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礼”与其他课程相比,虽然不具备技术意义,但却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不学礼无以立”,也是强调礼在人综合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出于对他人的尊敬,是从利他、利人的角度出发,虽然个人在有利于他人的情况下可能会换来他人的尊重以及良好的名声,但是利他与人的自私天性存在着必然的冲突。因此,对于“礼”,必须要靠后天教育的方式来加以规范,礼仪教育也就是使人习惯于有礼于他人,有礼于群体,进而形成一个礼仪普遍流行的文明社会。古时对人的价值判断,最基本的是要知礼懂礼行礼,对人的礼仪教化几乎贯穿于人的一生。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能够接受教育的只是少数群体,但是这并不影响礼仪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传承,因为具有精英意识与身份的读书人能够受到社会普遍性的尊重,他们的言行规范在被效仿的过程中得以广泛传播。同时,古代社会对人与事件的是非曲直标准往往不是法律,而是道德,最重要的是是否合乎礼仪。在教育倡导下,礼仪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意识形态,这也就意味着礼仪不仅具有教化功能,更具备了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

中国是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在民族近代变革过程中的西化倾向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近代社会在追逐现代化之际,恰逢民族存亡危机之时,这使得这场社会变革因革命而带上了激进色彩,以至于全盘西化这样的观念大有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变革也沾染上了绝对化色彩,不仅科举制度被取消,私塾被现代学堂所代替,而且更为本质的是课程体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古代修身的德育课程地位逐渐被取代,甚至最终被“赶出”了学校教育体系。现代教育确实为民族发展培育出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这是古代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却由于过于强调专业技术的实用性而忽视了人才的德育素质,尤其是礼仪方面的行为养成教育。这其实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理解上的偏差,一味追求经济富足来摆脱落后地位,忽视了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更没有认识到后者的现代化是畸形的,最终会阻碍民族文明的进步。我们看到,在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变,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活力。当然经济发展不能掩盖社会其他方面的短板,相反经济的繁荣会反衬出与之不协调的诸多问题。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体现了物质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重要性。但是在当下物质文明长足进步之时,我们发现“礼节”意识因礼节缺失而屡被提及,失礼的言行作为社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礼仪缺失的大学生群体,成为我们观察透视这一问题的标本范例,或者说唯有由此入手才能找到解决民族礼仪缺失的根本之路。

无论是在高校教师眼中,还是媒体舆论的视野里,当下大学生群体的礼仪现状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校里他们对师长缺乏足够的尊重,对知识缺乏谦敬意识。他们在课堂上聊天、玩手机、睡觉、吃东西;课后任意议论老师的着装、相貌等,以调侃教师某方面的特征为乐事;与教师相约,不守时;打电话时不报姓名,言语粗壮冒失。他们与同学交往肆无忌惮,语言粗鲁,对同学缺少必要的礼让,个人中心的意识过度强烈。在校外的生活中,他们对于长辈缺乏敬重,为我独尊,对父母缺乏谦敬之心。在公共场合,他们缺少公共道德,比如乘车不排队,在公共场合就餐高声喧哗,无论何时何地随意接听电话,枉顾他人的存在。一个人在社交场合的表现,更能体现礼仪缺失的严重程度,很多人基本不了解与人交流最起码的礼仪礼貌,比如对餐桌规矩的不懂或无视等等。总之,作为社会的高知群体,大学生身上确实体现出方方面面被人诟病的礼仪缺失问题,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普遍性事实。

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有关,也与整个民族发展相关。首先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礼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传续下来。很多大学生甚至认为传统“礼”文化是迂腐、保守的文化。极左政治下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是毁灭性的破坏,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也被彻底否定,传统的人伦及礼俗和礼文化也被整个抹煞。因此,表面看到的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实则是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断层导致的。其次是经济快速发展在给人带来了富足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价值观。在商品化思维支配下,人更重视实用、快捷的利益回报,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古训,愈发显得不合时宜。整个社会的礼仪素质水平都相对较低,令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能得到足够的正向引导、示范与影响。第三,多年以来,应试教育始终占据着教育的主导地位。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终极标准是课业成绩,而教育体制未将礼仪素质考核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这种考核体系导致整个社会都在倾力追求可见的分数,而忽略作为人的成长重要因素的“达礼”,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发育和完善往往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而对他人对社会没有足够的尊重。因此在立身处世的过程中,会逾越礼节,冒犯他人而不自知。另外,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也恶化了礼仪的“生存空间”,无时无处不存在的激烈竞争使中国人整体生存危机感十分严重,因此面对生活难免缺少应有的从容淡定,也就缺少应有的礼让之举,久而久之这种状态形成风气,造成国民整体礼仪缺失的现状。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耳濡目染,自然对应有的礼仪不屑一顾。

虽然大学生群体礼仪问题与民族发展的大环境有关,但是学校在教育上的缺位是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礼仪教育的责任。简单来讲,如果说大学生是高校的“产品”,那么他们连面试应聘的礼仪都不懂,又何谈走出校门之后能够迅速融入社会呢?如果说基础教育侧重知识习得、习惯养成,那么高等学校则更应该注重对人格合理与完善的建构。高校是人才培养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环,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这个阶段丧失了对学生德育养成的引导,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在进入社会后实现这种素养的弥补。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现代化知识与视野提出要求来说,文化意义上民族强盛则更需要精英阶层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所以对于高校来说,教育不仅意味着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头脑,增长他们对世界的领悟能力,以及实用的一技之长,更为要紧是培养他们的德行。针对礼仪缺失的现状,高校在教育教学上必须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变革与回应。

改善高等院校的人文环境是促进大学生礼仪养成的不二选择。高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其环境本身就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尤其是精神环境文化,会令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产生从众、认同的心理,久之会形成习惯,内化为礼仪品格。在具有文明风尚的校园环境中,大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加强自律、遵守礼仪。尤其是处在校园里的年轻人,是可塑性极强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许多语言习惯、行为方式与情绪表达都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普遍“失礼”的教育场所,是无法给学生提供更为直接的说服力的。目前,某些高校里的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辅人员等服务意识淡薄,不但做不到彬彬有礼、和蔼可亲,甚至动辄对学生大声呵斥,语言粗俗,行为粗暴,这种环境,对大学生的文明养成十分不利。学校作为教育的特定环境,应为大学生礼仪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礼仪规范,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不断加强自身礼仪修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去影响学生,从而成为学生能效仿的榜样。无论任何课程,首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开设礼仪教育的系列课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手段。高等院校将礼仪教育纳入高校德育教育体系,将礼仪课程纳入培养方案是当下高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目前高校的礼仪课程还处于零打碎、敲不成体系的状态。有的学校为了求职应聘之需,虽开设了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类似课程,但只是从操作层面简单讲授如何遵守具体场合的礼仪要求。对于礼仪的理论、传统文化礼仪的内涵则涉及甚少,且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只停留在悦人利己的层面上。从整体上看,高校对礼仪课程重视不够,缺乏统一的规范与管理。为此,高校在礼仪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理论又要重视实践。在理论方面,在传授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文化渗透,充分借鉴古代传统礼仪的教育内容体系和相关经典著作,吸取传统文化礼仪教育中的精华内容。从实践性的角度看,将礼仪课程引入实践环节,导入一些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迎来送往、与人沟通的模拟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知、体验、参与等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得体的与人进行交往的必要礼仪。此外,高校要构建礼仪教育平台,学校的一些专业实习教育单位,也可成为礼仪养成训练基地。同时,高校还要完善和改革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日常礼仪实践部分内容纳入到最终的课程考评之中,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将礼仪养成内化成一种习惯。

本文为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多维视角的高校礼仪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12DB056]

参考文献:

[1]李灵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憾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7,(10).

[2]班忠玉.中国传统礼仪与大学生礼仪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3]张良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现代价值[J].齐鲁学刊,2000,(4).

[4]邓剑华,陈万阳.德育视阈下的礼仪教育[J].教育探索,2009,(3).

[5]陆纯梅.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14).

[6]郑雅萍.礼仪教育:一种亟待开发的校本课程[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

[7]林莉.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8).

(关春芳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116025)

论语有言:“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认为学好礼与乐,必须放在做官之前,而不是把两者顺序颠倒,他强调了礼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中国古代读书人,基本都是按照这一模式来培养的,正是因为懂礼,他们才能够成为大众之师,教育大众、引导大众,这也使他们获得精英地位与精英意识,进而激发了其民族国家的理想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这种自我担当的精英意识与理想情怀的鲜明体现,责任意识与文化上的自觉,其实都源于读书人自我确证、教育大众的能力。当下高校的教育,从礼仪入手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懂礼明礼,更是要激发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重构当代读书人的理想情怀,使他们担当起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礼仪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