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菲菲
(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 710062)
【文学艺术研究】
略论明末遗民方文的诗歌创作
贾菲菲
(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710062)
方文是晚明安徽桐城著名作家。明亡后,因高标自制,不肯苟合于新朝而成为遗民后靠占卜、行医、游食为生,一生广交朋友。方文的作品内容,表现出当时遗民所具有的悲国、忧民、重友等价值观念,具体地反映出当时清初社会的真实面貌。他的诗歌创作,以宗杜崇白自成一家,形成独特的“嵞山体”,整体上呈现出哀婉悲凉的艺术风格。
方文;明末遗民;《嵞山集》;诗歌创作;艺术风格
方文,原名孔文,字尔止,号嵞山,明末诸生,安徽桐城人。明亡后,因高标自制,不肯苟合于新朝而成为遗民。后靠卖卜、行医、游食为生,一生广交朋友。有《嵞山集》存世。对其诗歌创作分析,认识当时遗民所具有的悲国、忧民、重友等价值观念及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并展示方文“嵞山体”的诗歌艺术风格。
方文号嵞山,诗集名为《嵞山集》,这本身就包含着热爱故国和不忘故国的意思。“嵞山在怀远县城外,周世宗望之,谓濠州有王者气”。[1]后朱元璋果就濠州而起,最终定鼎大明,成为一代开国帝王。方文自号嵞山,本就有不忘大明之意。明亡后,他以卖卜为生,以布衣身份游走四方,结交海内志同道合的遗民孤老,诗歌唱和,群集雅谈之中抒亡国之悲,每每到动情之时大声恸哭,情难以自抑。最能表现方文对故国情感的当属以《三月十九日作》为题所创作的祭拜明陵之诗。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兵攻占京城,崇祯皇帝避难煤山自缢身亡。自此,三月十九日在遗民的心中就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符号。每年这个时候,众多遗老就登山哭拜崇祯帝,并作诗抒发自己的情感。但由于清代文网密集,这类诗歌尤受打压,所幸的是,较之他人同类的诗歌,方文保存的诗歌已算可观。一本《嵞山集》中,方文以《三月十九日作》为题所作的诗歌就有九首。从顺治二年乙酉(1645)(时方文34岁)到康熙八年己酉(1669)(时方文58岁),时间跨度达二十多年之久,可想而知其对明王朝的眷念何其之深!
三月十九日作[2]25
烈风吹黄沙,白日暗无光。
江水声震荡,草木零芬芳。
莫春景物佳,何为倏悲凉。
痛哉今日月,我后罹厥殃。
天人有同心,终古犹尽伤。
该诗作于顺治二年乙酉。时方文在京口,与邢昉、史玄、潘陆、钱邦寅、范景仁一群人于北固山白衣缟冠哭拜崇祯帝。初春时节,正是万物复苏季节,然美好景物却无法愉悦心情,作者每感今日亡国之事,悲痛难以抚平,一切景物于目中都是悲凉。时南京有假太子案,方文与众友相议南来太子之事,复国似乎有一丝希望,但是奸臣当道,不能辨别太子真伪,神京被占,疆土又失。面对如此情境,只能是叹发出“小臣本微细,愤懑结中肠”的感慨。事已过去多月,但是心中的哀痛却不减当时,哀如新丧。
此诗作于康熙八年己酉(1669),是其去世之前所作。这时的方文年老无力,家国的复兴已无可能,身边的遗民老友或因多种原因出仕新廷,志坚守节的孤老也有许多离世,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越来越少。虽然如此,方文对于故国的复兴从未放弃,只要活着一天他就抱有希望,然而年年的今日只能成为他内心中的一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再次遇见钱邦寅驭少,内中五味杂陈的感受可想而知。然而直到其去世,兴国也终究不过是一场梦。
明朝的覆灭,使得方文的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他十分厌恶清朝的统治,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在新朝生活下去,旧朝的覆灭使其失去了仕进的机会。传统的思想告诫他除了躬耕这样的谋生手段可以得到认可之外,其他的诸多生财手段都很难得到认可。然其作为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再加上毁家纾难、天灾人祸、不善治身等原因,他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家中的境况多是“衾力先霜薄,妻愁似叶纷。饥寒多谇语,塞耳不教闻”。生活极度困顿之时,往往要依靠好友的接济才能度日。顺治四年丁亥(1647),方文卖卜于镇江,因为生活萧条不得不变卖自己随身所带的犀杯、蜜珀坠、水晶章、碧玉环等物品,并仿照谭元春的《六卖诗》而创作出《四卖诗》。[2]163。兹选两首进行分析:
卖犀杯 杯似积叶,而有虫迹其上
十杯先卖九,留一旅相随。本欲长斟酌,何图又别离。宵灯虫似泣,秋雨叶知悲。割爱非吾忍,村醪合用甆。
卖蜜珀坠
小妇有佳玩,为予扇底悬。出门犹好语,做客勿轻捐。江国阻归櫂,晨炊乏米钱。受人非得已,临别意凄然。
方文变卖物品实属无奈之举,晨炊已无米,购买已无钱,受人接济毕竟有限。迫于生计虽不舍物品,但还是选择变卖,虽然宽慰自己村醪合用甆,他日将赎回,但言语之间透露出的无奈难以掩饰。随着年龄的增长,方文的生活越发困顿,岁暮之时,因草房简陋,环视屋室,满目萧条,目览心伤,遂作了《穷冬六咏》感叹自己无酒、无米、无油、无盐、无碳、无薪的窘境。[3]“无钱频典衣”“先无擔石储。”如今只能靠典当衣服才能维系生活,虽痴爱于酒,又如何能实现?“残冬瓶忽罄,累夜室无光”;“盐贵亦何甚,数铢需百钱”;“冬晴犹自可,风雪令人愁”。瓶中用来燃烧之油忽然燃尽满屋漆黑,盐价甚贵根本无力购买,炭虽是寻常易找之物,但是方文却“一篓不曾收”,隆冬风雪之时只能坚忍寒冻。没有柴火“釜粒炊难熟,畦蔬噉每生”。方文连平常人家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生活之困苦可想而知。
生活的困顿本就不幸,然家庭所遭受的灾难却更给方文带来沉重的打击。方文在《述哀》中哀婉痛觉地叙述了家庭的不幸,表达对恶人的愤懑,有冤难伸的无奈。“……去年三月初,奇祸来顷刻。大妇中风死,外家构成隙。小妇横被戕,胎堕复脑圻。凶人斩我后,田园又见夺。以此伤母心,形容顿枯瘠……儿归遵母命,赎田种稻麦。岂知为厉阶,即在此阡陌。宵小觊觎久,欲攘却五策。一旦却乘危,得以势相挟。夺田犹自可,杀人何太恶。……况怀五月孕,欲喜孙枝茁。匪因霜露陨,乃遇豺狼咥。仓皇莫能救,悲愤遂成疾……”[2]69时方文的大妻因中风暴卒,受小人挑唆,左氏家人上门讨寻说法,在争搡之间小妾金鸳及其腹中的孩子因暴死亡,方文之母因此也患重病,不久而卒,方文因此事则开春每噩梦,神智亦恍惚。时方文已45岁,仍然膝下无子。虽有过儿,但都早亡。儒家的传统思想使其对无子抱有深深的遗憾,每逢节日多生发出无子之慨。他在癸卯所作的《元旦》诗中就抒发了自己五十有二却没有儿子的遗憾:“每逢冬尽春秋节,家庙拈香惨不悦。祖宗谱系递相承,忍至吾身中道绝。”[2]681逢年过节无人高台祭香,担忧香火会因此而断绝。
方文的诗歌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四处漂泊使他目睹了因战乱而饱受摧残的百姓之苦。战时受征役之苦,战后受赋税之苦。崇祯十四年辛巳作者因天门山访鲁可藻不遇,途经裕西、肥水抵达合肥,观民生之凋敝,“百里炊烟绝,临风伤我情”。整个村落一片萧条,毫无生机,民生凋敝,从这一个村落可想而知其他历经战火的村落的情形。方文观民生之苦极广,以其切身感受,真实地反映出人民生活的生活状况,所写的《催租》《谷贱》《捉船行》《太湖避兵》《忧旱》《巢县即事》等诗歌,从旱灾、兵患、苛政等方面广泛展现出当时人民严峻的生活情况,表现出诗人的深深忧虑。
捉船行
吴阊一路兵捉船,榜人奔窜芦苇边。
三日无日不敢出,夜夜惊呼那得眠。
归客蹉跎情自苦,况复秋风乱秋雨。
荒州无处觅饮食,紫芋红姜噉少许。
来朝风止雨亦晴,大舟畏怯应难行。
急买小舠似凫雁,间道溧阳趋石城。
石城用兵已两月,道图梗塞音书阙。
此行担保平安归, 以后游踪勿轻发。[2]493
年年战事,使得国家的青壮劳动力多被征役为兵,牺牲人口数不胜数。官兵为了扩充兵力四处抓丁,使得船夫亦不敢行船,只好躲避于芦苇以避征兵。荒城之中无物可食,诗人只得紫芋红姜以求生存。人民因征兵所受之苦可想而知。
忧旱
今年寒食后,九十日不雨。
江南水亦涸,何况尔东土。
农人仰麦秋,收未及四五。
犹觊五月内,一雨种禾黍。
岂知节候过,小暑复大暑。
纵使甘泽垂,恐迟亦无补。
民生不自保,安望输官府。
眼见秋冬间,山东群盗举。
八月吾早归,研田收少许。
且向清溪傍,努力事园圃。[2]533
民以食为天,食靠田,田倚天。久未甘露,土地干旱难以耕种,人民的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朝廷年年征战根本不顾黎民之苦,苛捐杂税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人民的身上。在苛政猛于虎的情况下,人民还要面对山东兴起的群盗之灾,人民的生活可谓苦不堪言。这些诗歌,都生动抒发出了诗人对其时民不聊生的极度忧虑。
方文平生客游多,在家经理又少,朋友虽多,但因遗民多喜游历,加之相距甚远,一别便再难相见。这种风雨飘摇的生活可谓是愁煞人哉,因此其在外常发出“无奈乡思萦”和“怅然怀古丘”的感受。于外孤苦,其常常思念家人和朋友,特别是逢节却客居他乡更是愁上心头。“天上佳期有,人间好会无。思妇肠九结,望远眼双枯。”七夕时表达出对妻子的怀念。寒食时节,作《寒食有感》写道:“遥知茔兆侧,芳草正绵绵”,母亲去世,自己“难归上水船”,茔冢上无人扫墓,寄托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同时方文的诗歌中还有大量的送别朋友之作。在《送万茂先应征北上》中,“执手莫能别,含情多悲伤”两句,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的不舍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遗民们或因疾病,或因衰老,或身罹灾难相继而亡。方文在得知好友去世的消息后每每感到沉重,以诗言情,读之真挚,令人不禁心生同情。代表作如《岁暮哭友》《哭靳茶坡》《哭蔡芹溪》《岁暮哭友五首》等,都写得真挚感人。然在众多悼友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以组诗形式哭方子留的十首诗歌。方文和子留在辈分上虽为叔侄,但其情远高于此,因志同道合,共守节操,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仲夏方文听闻子留生病,心甚忧,作《寄怀明圃子留》,表达出希望子留早日康复,两人早日相见的愿望。后子留去世,方文悲痛欲绝,作《水崖哭明圃子留》十首,诗歌道尽哀思。[3]
世间能遇到志同道合之人本就属一件幸事。方文与子留共守故国之志,以农、圃自号自守志节,不慕荣华富贵,宁愿艰苦一生也不愿弯腰低眉事新朝,子留即使在父亲的重压之下也未参加科举考试,故国的复兴其一直未曾忘怀。然子留年仅27就去世,壮志未酬,却英年早逝。方文途经垒香台,物在人非,故人辞去,旧时的梵院随着人迹的消亡早已新满布。子留的去世给方文以沉痛的打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时子留已去世半年,但是方文沉痛的心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平复,在《与钱幼光入山同哭子留因有赠》(时子留已去世半年)中提及子留依旧是心痛绝、泪潸然。没有子留在身边,即使生活在人间亦如漫漫长夜,情感之深厚令人动容。
陆机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春芳。”[4]钟嵘亦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5]这里所说的“气”就是指气候,而“物”则是指物候,所谓的物候就是指植物、动物、气象水文的变化,诸如植物的播种、开花;动物的迁徙;初霜、结冰等等。作家通过物候的变化而判断四季的变化,这些物候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思然后付诸文字中,就形成了诗歌。方文的诗歌多是以秋为基调,其曾阐述过:“老怀逢夏减,诗思入秋多。况是飘零者,其如摇落何。关山增感慨,风月助悲歌。向夕船头立,茫茫空逝波”。[2]455秋季之物最能激发起他的各种情绪,加之漂泊在外,每逢初度、寒食、除夕、中秋、七夕等节日都会触发情思,让其愁思满怀,缘情而发。在这种大背景下,方文宗杜而崇白,将故国沦丧、家庭罹难、黎民悲苦和思亲怀友的情感都融入诗中,因此篇篇陶冶以悲哀,从而形成哀婉悲凉的“嵞山体”艺术风格。
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方文很难歌咏出高亢之歌,所经受的苦难使其诗歌形成了独特的“嵞山体”诗风。其诗歌就是清初历史的一幅画卷,他通过对自己人生的书写,对生活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特定年代大多数遗民的生活状态,并展现出遗民所具有的不屈的情操。他以一家一悲的小视角展开,以小寓大,展现了整个时代的悲音。
[1]朱书. 方嵞山先生传(嵞山续集后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88.
[2]方文撰,胡金望,张则桐辑.方嵞山诗集[M]. 合肥:黄山书社,2010.
[3]胡金望.论方文的遗民情结与诗风[J].东南学术,2008,(5):28-31.
[4]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0.
[5]钟嵘撰,曹旭笺注.诗品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
[责任编辑兰一斐]
On FANG Wen’s Poem Composition in Late Ming Dynasty
JIA Fei-fei
(SchoolofLitera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As a popular writer in Tongcheng, Anhui province in Late Ming Dynasty, FANG Wen became an adherente for his resistance against the new regime and made living by divinating, practicing medicine and going canvassing. FANG Wen’s poems are characterized by adherentes’ values of feeling compassion for his motherland, anxious about his people and giving priority to friendship,etc. which, on the whole, form the sad and dreary art style.
FANG Wen; adherentes in the Ming Dynasty;TuShanCollectedWorks; poem composition; artistic style
2016-02-10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近代诗歌发展宏观研究(13PH12)。
贾菲菲(1992—),女,安徽合肥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I207
A
1008-777X(2016)03-0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