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红梅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季红梅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它被称为语文的灵魂。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也是学好语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讲:“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及“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等要求。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语感培养的目标。
诵读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阅读练习形式。因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感的直觉性,培养语感的整体性和情感性。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反复“出没”于课文规范的语言中,大脑对语言的直觉反应自然就更快速、更准确、更敏感。通过诵读,学生不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文章极具感染力的音韵、节奏、句式、格调之美,感知作者所描绘的优美情境,领悟其表达的深刻意蕴,更可以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阅读教学中,个体诵读是最常见的阅读方式,它让学生在自我揣摩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有感情朗读中表达自己的阅读见解。如,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这篇课文时,我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个体诵读。为了领略祖国的山河壮丽,我引导学生重读“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缥缈和波澜壮阔”这四个词,而在感受作者心情时,学生又将重音移到了“爱”这个中心词上。在诵读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即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生愈读愈能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既领略了语言描述的美,又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
语文教材中文本角色多样,对话丰富,一味的自读无法表现其鲜明的对比和角色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分角色朗读就显得再合适不过了。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我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朗读彭德怀和饲养员的对话,在朗读中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就能深入体会角色的表情、神态,加深对人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的理解,更深入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阅读教学中,尽管文本是统一的,但由于个体能力的差异,使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有先有后,有深有浅。采用齐读的诵读方式可以很快地帮助语感薄弱的学生生成语感,促进学生整体语感的和谐发展。如,教学《草原》的第一自然段时,虽然有部分学生能够体味到诵读时的轻重缓急,但总有部分学生无法通过个体诵读表现自己对文本的正确感悟,差异非常明显。于是,我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一遍又一遍齐读。三遍之后,我再让学生个体诵读,发现这种语感的差异明显缩小,齐读对促进学困生语感生成的作用得以充分彰显。
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情感的激发,还是流程的实施,抑或是思想的碰撞,都需要依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进行。无论是精心设计的对话引领,还是无意造就的对话生成,都让学生在听讲、思考和描述中,学会借鉴,学会模仿,学会提炼,学会表达,自然而然地历练了自己的语感。
1.师生对话,在引领中历练语感
教学《如梦令》这首词时,我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展示个性,并请学生分析他的朗读停顿是如何把握的,再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这首词的大致画面,并且谈谈这首词给自己留下的最初印象和感觉,并且把感受带到朗读中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各个年级段对古诗词教学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我正是通过有意识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声调、节奏、停顿等,讨论词所描绘的情景美。学生在这样的师生对话中,朗读层次分明,理解深入到位,描述生动具体,对古诗词的感觉油然而生。
2.生生对话,在碰撞中历练语感
学习《荔枝》一文,教学临近尾声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道:“老师,我觉得‘荔枝依旧年年红’这个句子标点不合适,用省略号好。”话音刚落,同学议论纷纷,并迅速形成两派——“句号”派,“省略号”派。到底是句号好,还是省略号好?我让学生自由发表想法。有学生认为用省略号可以显示作者意犹未尽之感,也有的认为用省略号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永不停止。也有学生认为因为母亲与我永别,我与荔枝、与母亲的故事戛然而止,并且心情悲痛,应该用句号更合适些。如此精妙的对质,如此诗意的语言,促使我及时点拨了一句:纵有千言万语,又说给谁人听,所以欲语还休!没想到我的点拨,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有一个学生用这样深情的语言表达他的见解:“文章结尾的这一个句号就是作者的泪。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一滴泪滑落纸上,作者颤抖的手给这篇送给母亲的文章画上了一个湿润的句号。”此生的发言瞬间就将刚才激烈的争执转向冷静的思考。的确,谁也无法定论用句号还是用省略号好,但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这两个标点之争所引发的生生对话,如无华的水,相荡乃成涟漪;如无火的石,对击始发灵光。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阅读,主动获取知识、发散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空间,从而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提供进行探究的载体,逐步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发展并提升自己的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比较、揣摩、欣赏语言文字的美,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养成习惯。如,教学《燕子》这篇课文中“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一句时,我引导学生把句中的“痕”与“根”做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字的深度探究,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在边比较、边揣摩、边赏析的探究过程中,领悟了文章中一字一语的准确性,学习了写作的巧妙性,久而久之,语感在探究中不断发展和提升。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所以,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才能听到文字背后的声响,看到文字背后的颜色,欣赏到文字背后所展示的绚丽情景,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启发和蕴含的情感。
如,我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在学习了“抢救大堤和铮铮铁汉”这两个片段后,紧扣文中“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呀!”这个感叹句,引导学生想象在滂沱的大雨中,在咆哮的长江边,还看到了哪些情景。学生在课件播放的风雨声中放飞想象的翅膀,他们有的看到了战士们摔倒了再爬起来,有的看到了肆虐的洪水卷走了我们挚爱的战友……在学生想象的世界里,无论是群体的众志成城,还是个体的坚强不屈,亦或是面对危险的从容不惧,都折射出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的光辉形象,都反映出学生对子弟兵的敬佩和感动之情。
学生能产生这样的情感,就能让语感在想象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和拓展。这种语感的丰富和拓展,既来自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知,更来自它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课堂练笔是阅读与习作的中介、吸收与表达的桥梁,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语感的一种精致的表达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找到文章的典型精彩处、文本空白处、文本延伸处、与主人公对话处、情感喷发处进行练笔,将技能迁移过来,把形象丰满起来,让情感共鸣起来,使感悟沉淀下来,从而实现阅读与习作的和谐共振,习作与表达的比翼齐飞。
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读到“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一段描写时,眼前仿佛出现了榕树周围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景象。而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板块里,又提出“围绕自己浏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段话”的要求。我考虑到对很多学生而言,旅游景点常常时过境迁,而身边的景物特点又熟视无睹。如能将身边熟悉的事物与课文的精彩片段互相映照,课文的想象理解和习作的特点表现就可相互促进,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语感、表达语感的良好平台。于是,教学时,我让学生欣赏这段文字的优美和写作的方法,再出示校园一角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仿写。
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操场南侧还有几个鲜花盛开的大花坛。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蜜蜂的‘嗡嗡’声,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蜜蜂飞了起来,接着看见第二只,第三只……可谁也没有想到那花朵上还伏着许多只蝴蝶。随着我们的掌声,花坛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能听见蜜蜂的声音,到处能看到蝴蝶的影子。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躲到花丛里,有的飞起来,有的还在扑翅膀呢!”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习作是倾吐。”引导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课堂练笔,可以让学生将头脑中的联想,心胸中的生成积聚和倾吐,也是检验学生语感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透过学生所写的片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正是在整理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更是在精致地表达自己的语感。
总而言之,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1]张邓兵.优化策略 培养学生语感[J].山西教育(教学),2015(10).
[2]韦鹏余.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语感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5(29).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