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朝新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在创新条件下开拓学生语文潜力研究策略
罗朝新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在教导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比较片面的阶段,不能开拓新的领域。因此,对于现阶段来说,语文课程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让语文课程在创新度和未来的发展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创新;学生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曾经提出“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拓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我认为这句话的主旨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想要在自己的事业当中寻找成功点,那么最关键的就在于他能不能找到创新的方法。其实同样对于教学来说,创新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尤其在学生的能力与潜力开发上,创新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改变他们的惰性,真正为学生开辟一条明确的求学道路。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问题,比如说虽然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非常认真,但是很多学生都根据老师所说的知识点去巩固和复习,而不是真正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我目前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这种形式一直延续下去,那么学习语文也就失去了它的乐趣与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与升学,同样也是为自己未来做一个准确的规划,让大家更好地发现语文课程当中的关键点和乐趣,真正投入到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对于这点,我想简单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针对学生能力的开发与潜力的培养表达一下教学方法。
第一,我的想法是要让学生从“要他学”变成“我要学”。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容易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老师去看管学生学习,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在编排的课程当中,从教案到后期的作业布置大体上都是老师的一个思路,但这其中缺乏学生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这种现象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困乏,也会使他们产生课业负担,认为学习就是在压力中进行,而不是通过自己努力使其变得丰富起来。所以我的第一个观点就是要让老师转变思路,把学生从“要他学”变成“我要学”。当然,这是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第一步,如果一个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能力,那么就算给他布置创新的课程也不见得能够激发他这方面的潜力,所以要增强他们的主动性,这也是改革与创新的第一点。我们可以在减少课业负担的同时给学生一定空间,用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和一些充满想象力的问题设定去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如“借用话题表看法”,在布置作业任务当中,我们可以采取课内课外结合的方法,如让学生结合社会发生的时事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模式让学生懂得寻找资料和自主开发他们所需要的热点,进而展开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一点点课堂的放松,其实是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让他们在寻找自身能力的前提下,去挖掘新的认知点。
第二,我的想法是要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随时与老师保持沟通。有时候我们总是在不断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其实我认为在这方面老师应该保持一定的主动性,真正做到时时刻刻与学生沟通。其实在一些课堂当中,起初的时候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意见去教导学生。但是久而久之发现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困惑,有些学生不敢与老师沟通,甚至靠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语文。那么,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首先需要与学生主动沟通,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比如,我们在一节课之后肯定有许多疑点和想解决的问题,这点老师应该在课间或者课后时间真正与学生谈话,了解在教学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与怎样让他们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够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语文学习当中的天赋。
第三,寻找“一对一”特点教学法,运用学生特长培养语文创造力。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生语文作文非常好,有的学生在阅读能力上有自己的天赋,他们会根据不同情况产生不一样的思维,而每一个思维都有自己的特点。老师不但要以“一”去面对学生整体,同时也要寻找“一对一”特点教学法,让学生懂得创新。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在自己能力上都有怎样的特征。当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在某些方面非常突出,但未必知道自己的擅长,身为老师的我们就是要挖掘他们的擅长点,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变强,使他们的执行能力更加有渗透性。比如,当我们在自己的班级当中发现一位学生作文能力很强,擅长抒情类文章,老师单独与这位学生交流,多介绍一些古文经典和一些现代文让他去学习,为他拟定一整套学习思路,其中包括方法、资料库等。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教材,一方面弥补其不足的地方,针对他的特长不断深化巩固。
1.融入文学课外读物,深入教材找到创新点
首先,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应该加入课外读物,与深入教材一同出发,再借用文学情景表达教学深意。比如,我鼓励学生学习一篇课外读物,与当代名人传记有关,我会给学生布置几个与名人时事方面有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通过互联网、书籍寻找答案,然后我们就会在课堂学习的前提下展开一系列讨论,收集学生自己的看法和编写对传记评论的读后感,这样一方面能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语文课的知识点真正铺开,也就是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在课文中,比如说我们要学生去学习一篇散文或者一篇议论文,也可以让他们在课文中找到不同点,这就是知识的拓展作用。我认为创新不是一种空谈,而是在语文课程的编辑当中,让学生主动发挥他们的能力,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打开,真正找到自己想要描述的内容。
2.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积极拓展语文能力
在语文的课堂实践当中,我认为不仅仅要有一定的课内活动,同样也要组织一些与语文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这几年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老师学生去参加文艺方面的展会或是与语言相关的演讲,在这些活动的举办当中,老师会根据一些课外的内容去帮学生丰富他们的生活和知识面。我认为我们国家在语文课堂上课外实践活动的举办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一些定期的作文大赛和知识抢答,还有一些小组竞赛等等,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文学展览活动,丰富课外内容。所以素质活动的举办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可以深入探索这一点,运用于文学这个层次去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力,如定期举办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举办一些竞技比赛等,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乐趣。
3.创建良好的互动平台,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我认为先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一方面要建立好一定的师生互动交流。我觉得其实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时候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因为他认为老师属于他们的师长,所以在沟通的时候会多少有一些委婉和不好意思主动问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应该保持一定的平等性,老师也应该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索他们的内心,因此,无论在课题的选择还是课程的讲授上,老师都应该主动提问学生,去了解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想法,包括对语文学习的角度等等。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想真正让学生展开一定的求异思维,就需要从他们的好奇心着手,大量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比如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特想尝试不一样的题材,或者说他对一些课文有新的见地,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现象。这个时候我希望老师应该先放下课业和教学负担,真正以素质训练去发挥他们的求学目的,而不是盲目增加知识负担。
我认为语文教育当中,学生身上的学习能力都很强,一旦他们进入到自己的未来,会在某一领域有所特长。我们老师的专项就是开发这种特长,让语文教学不单单只是一种课业任务,同样也是一种专业技能的培养,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主动运用自己成熟的阅历去挖掘学生内心的创新点,去找到每个学生自我能力应该表达的地方。
[1]陶冶.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学周刊,2014(5).
[2]曹立荣.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J].学周刊,2013(26).
[3]刘军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考试周刊,2011(8).
[4]王向阳.浅谈小学数学拓展活动的探究研究[J].中华少年, 2016(7).
[5]沈世伟.加快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J].青春岁月,2013(20).
·编辑 孙玲娟
罗朝新,出生于1977年8月,男,汉族,福建省宁化县,小学语文一级,大专,研究方向: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作单位,福建省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