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

2016-03-03 07:54
关键词:十三五民主特色

程 薇

(宿迁学院 法政学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十三五”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

程薇

(宿迁学院 法政学院, 江苏 宿迁2238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通过科学的规制和有序的实践,确立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地位,彰显以人为本的生态实然。“十三五”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面临着腐败、贫富差距、制度外政治参与、借鉴西方民主等现实难题。“十三五”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帅,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民主制度与民主生活的有机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内在逻辑,构建其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然生态;科学发展;现实路径

民主作为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历史叙事”逻辑与“空间叙事”逻辑交互作用而形成不同场域国家的民主话语空间和建设道路。[1]在轰骇前行的世界性民主潮流中,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把民众对民主的抽象的理论诉求演进转化为实然的政治生活,社会主义民主充盈了中华民族气韵,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时代特征及规律。随着我国进入“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也进入全新发展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带来全新挑战。[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然生态

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指导,从社会历史环境和具体国情出发,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探索,逐步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核心框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3]同时合理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继承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民主积蕴,在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中创设了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这是政治社会的普遍现实与其发展的价值目标的汇融,人类民主的普适性、社会主义民主的阶级性、中国民主的特殊性统一归旨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实践探索中丰富发展。[4]

在人类社会演进的路径选择中,社会主义社会的胜利为政治民主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剥削阶级丧失了原有的政治统治权,普通民众拥有了政治主体所有权,真实凸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力量。但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只有深入到经济领域,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才有坚实的基础。“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5]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在其内在逻辑自洽对接中,以自身建设为基础把民主原则进一步贯彻到更为深刻的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维持形式民主的同时获得实质民主,提升民主发展的空间自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民众追求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进程中的历史选择,建立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政治民主、经济民主与社会民主在相互作用中呈现动态平衡,真实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实现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最大化,调动各类社会政治主体的积极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能量。

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内在统一性为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现实取向中实行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形式。选举民主以公平竞争为基础,实行多数原则,强调利益聚合,能比较自由地表达民意,构建政权的合法性;协商民主以公共利益为诉求,理性协商为工具,强调共识与合作,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6]二者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成功实现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制度载体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典型制度安排有效对接,鲜明地体现核心一元性与整体结构多元性相结合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生态,进一步推进了政治系统协调稳定的运行与发展,提供有序的民主参与渠道和制度化的组织程序,增强政治体系的容纳力和回应力,保证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充分的表达,享受广泛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经济文化事务的民主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现时代世界文明环境中正在发展着的一种民主形态,它通过科学的制度规制和有序的实践路径,确立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地位,增强他们的本质力量和内源效能,形成其对自身不断发展的社会存在状态的一种肯定性认同和超越性价值追求,从而摆脱外在关系的束缚,创造出和谐善美的社会政治生活,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7]

二、“十三五”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现实难题

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然生态蕴涵着巨大优越性,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但其实现形式、运作基准、实现程度和发展速度等方面还存在不甚完美之处。尤其是“十三五”新时期,我国面临着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结构性新矛盾等现实场域,这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带来了十分严峻的现实难题。

腐败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结构转型和体制变轨的关键时期,区域、资源、组织、身份及社会整体等各个层面的结构预置都在发生全新变换。在社会的同质性被进一步消解的同时,社会的异质性在不断增加,维持传统社会超稳定性目标的控制机制丧失其存在基础。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被不断唤醒和强化,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改革政策措施和相关制度的时延性,导致无法及时形成协调的配套系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用人民赋予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来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这种现象侵犯了社会公共权力领域的基本秩序,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社会基本运行所必需的规则和制度,破坏整体社会层次与具体社会层次的完整结构和协调运行,增加全社会交易成本,消耗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产生社会不公,丧失信任感与认同感,引发合法性危机,从而使已有的民主成果丧失殆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障碍性难题。

贫富差距问题。在和平发展的当代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却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5,最贫困人口与最富裕人口皆占总人口的20%,前者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为4.7%,后者则为50%。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规定限度,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贫富差距问题容易造成弱化社会公共需求,忽视社会公正、平等与幸福及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建设,引发劳资关系、社会关系紧张,影响政治系统协调稳定,堵塞人们的政治参与渠道。此外,国家统计局2015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广大农村的贫困人口与城镇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人口共计6 611.2万。这部分贫困群体的政治参与能力非常弱,严重影响,民主主体性利益诉求的表达及实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有序化发展的现实性难题。[8]

制度外政治参与问题。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城市化过程的推进,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等热点问题引发群体性维权事件增多。群体性维权,是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群体为维护自身权益通过制度外途径而采取集体行动一种政治参与方式,亦称为非制度政治参与。这是民众所采取的制度渠道之外的另一种利益表达方式,一般会拒绝政治系统所提供的沟通与支持机制,与政府机构发生对抗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蚀政府的政治合法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制度外政治参与也从背面反映出中国现阶段制度化参与渠道狭窄,民意表达机构功能虚化,参与制度供给短缺。制度外政治参与是对现有制度的一种挑战与破坏,如果任其蔓延而不加控制,将会影响甚至阻碍我国政治参与所必需的民主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发展。

借鉴西方民主问题。随着西方民主理念、价值体系和制度系统的传入以及中国追求民主政治的深度发展,西方民主话语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民主思维范式。我们常用西方民主话语描述、思考和叙述民主问题,依照民主理念和制度体系提出一些脱离中国社会现实的意见和主张。但中国历史与现实、中国的实践、中国民主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从而会严重干扰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大量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简单地照搬照抄西方的民主体制及运行模式,在中国绝对行不通,但对其整体否定,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原则。因此,如何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实事求是地辩证理解西方的民主,扬弃西方民主话语,形成中国民主话语,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深入发展的现实难题。

破解难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应通过深刻的理性反思去追溯形成这些现实难题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以及国际形势等因素,更应从多维整体层态视域整合民主的基本范畴和体系,构筑新的方法论系统域,解决理论制度与具体实践的内在紧张,推进政治民主体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十三五”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

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民主政治发展诉求直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进程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多种民主理论的生长与共同作用,又需要多种民主形式的发展与相互配合,不仅体现效益追求,而且体现价值目标。由此,“十三五”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帅,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超越简单的理论、制度及政策设计,从民主制度与民主生活的有机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内在逻辑,构建其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9]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为基点,批判性地汲取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范围内各种发展模式和理论养分,继承性地回应已成为全球共识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明确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路径和前进方向,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发展观的长期指导,科学发展观是衡量中国政治民主建设的核心价值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中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统筹兼顾,突出“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10]“以人为本”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需要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环境,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整合广大民众多样化的政治经济诉求,切实维护其尊严与合法权益,张扬其在民主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促进社会民众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取向,实现这一根本取向要立足我国实际情况,顺应时代潮流,开拓创新,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政治文明成果,注重民主发展的实践性与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民主意识,提高法律素质,提高公共安全保障力与突发事件处置力,推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1]

确立全球化时代世界视域。新时期,人类社会在流动现代性和即时互动性的交融碰撞中呈现崭新发展态势,全球化成为我们所在世界的时代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无法脱域发展,只能自觉地激活对时代发展的关照和介入,以世界历史高度和全球性思维范式主动开放、吸纳融会人类民主发展的优秀成果和有益经验,推进自身的科学发展。这种关照和介入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辅之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视民主发展的实际成效。融合中创新,创新中保留,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性地借鉴民主成果,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体现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科学发展有用的、有利的,则加以选择、继承和弘扬;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则拿过来作为有益的借鉴;而有害无益的,则加以拒绝和抛弃。汲取合理因素,综合创新,深入探索人类民主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性,推进中国政治民主的科学发展。[12]

创新实践系统势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科学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表现为多种民主形式在不同层面交互作用的立体过程,通常呈现出横向维度的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与纵向维度的社会民主推动政治民主的双重发展图景。[10]基于中国历史传统、社会条件等因素的理性选择以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整体统一性和互动性的内在逻辑,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统一于中国政治文明和政治民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实践。政治民主属于宏观形态的上层建筑,处于国家宏观层面,对社会民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社会民主则彰显一种社会权力,立足于社会基础层面,以基层民主为显相,直接、广泛而生动,是政治民主的重要补充,其良性发展能促进基层社会的有序治理,为政治民主的改革和发展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社会民主通过实践培育具有成熟民主意识和过硬民主技能的现代公民,为民主发展积累需求和力量,是中国民主发展的突破口,对于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具有深远的意义。[13]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够保证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合理性,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增添社会运行活力,维持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基本旨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科学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以保证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民主发展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本色,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形式真正发挥实效,全体人民充分享受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14]首先完善传统监督方式,注入新元素,扩展监督形式和途径,建立健全特邀监督制度,实行跟踪监督和全程监督,强化决策监督;其次优化整合监督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效能互补的监督体系网络,加强监督机制的整体合力,增加监督实效性;再次创新监督思路与方法,营造全民直接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信息公开透明机制和信息调整通道,增加监督透明度;最后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监督程序现实操作性,健全监督保障机制与长效机制,建立监督评估系统,依法维护监督主体权威性,不断提高监督主体的政策法律水平,提升监督的深度与生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科学发展。[4]P29

[1]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

[6] 何长青.选举与协商: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6,(10):57-58.

[7] 朱勤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和谐内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4):23-29.

[8] 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67.

[9] 薛引娥.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南[J].理论导刊,2009,(6):58-63.

[10]房宁.民主政治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48.

[11]鲍宗豪,等.科学发展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27.

[12]梁军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路径探析[J].河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7):50-52.

[13]郑楚宣,萧玉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模式和路径选择[J].岭南学刊,2008,(01):10-14.

[14]陈红太.回应三大挑战: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道路[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1):28-36.

[责任编辑石晓博]

Practical Path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CHENG Wei

(SchoolofLawandPoliticalScience,SuqianCollege,Suqian223800,China)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stablishes the main position of history and value of the people by means of scientific regulation and orderly practice, which manifests people-oriented ecological conception.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confronted with troubles from corruption, gap of wealt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utside the system, and using Western democracy for reference. Path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may be established by grasping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democratic system and democratic life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ion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ecolog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actical path

2016-03-18

程薇(1975—),女,江苏宿迁人,宿迁学院法政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社会文化学研究。

D621

A

1008-777X(2016)04-0103-04

猜你喜欢
十三五民主特色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