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 英
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
◎邬 英
语文课程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包括文字的听说读写及运用,但是语文课很容易进入一个怪圈,教师上着上着课就变成了一个人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十分低。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界也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它推动着语文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方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相比传统面对面交流,学生的倾向是更愿意把自己的所感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而且网络拥有很鲜明的两个特点:隐秘性和广泛性。教师可以自己建立一个班级网站,网站内容可以设置课文背景篇、课文导读篇、段句赏析篇、生字巩固篇、知识延伸篇、闯关篇、学生反馈篇。不同的篇目有不同的内涵,课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站有方向性的学习,首先进入第一篇课文背景篇,课文背景以一个视频效果呈现给学生,带来了观看视频的欲望,在大概掌握背景后学生进入课文导读篇,课文导读主要是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可以进行跟读,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就可以进入到段句赏析篇,学生读到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段落时,可以依照网站的提示自己想出答案,生字巩固篇不多解释,大意就是加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剩下来的篇目学生就可以等到学习完这堂课再完成。
学生对知识有所了解才会和教师产生共鸣,从而才能引发兴趣。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至少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了一半多,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不再是一个授课者,而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带领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二次学习”,巩固知识,加深记忆,有些学生不理解的段落和句子,教师通过巧妙的指点或者学生之间小组讨论,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使得课堂更加高效。
课后,学生再进入教师制作的网站,可以进入前面的篇章进行复习,也可以直接进入知识延伸篇进行深入学习,拓展学生课外知识,充实自身水平。接下来就可以进入闯关篇,闯关篇目不可以死板,比如提问字的写法,教师制作时就可以把字的读音用卡通音效制作,学生获胜心切,闯关时每个关卡设置得分制。最后,学生就可以进入反馈篇,学生把自己内心关于这篇课文的想法写下来或者对教师的建议,可以匿名书写,以便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亦是如此,初中学生介于懵懂和成熟的过渡期,对声音和图像有着浓厚的兴趣,语文课堂引入信息技术,加入声音和图像会使得课堂更加出彩。教师不再是一直使用粉笔和黑板的摩擦构建一节课,而是把提前制作好的动画引入到课堂中,大大节省了教师的书写压力。
比如,学习《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这一课更偏向赏析的深层次理解,需要学生进一步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课堂上融入柔美的背景音乐,先听多媒体播放的课文朗读,融入情景之中。“我不由得停住脚步”,学生的思维也随着作者停下了脚步,多媒体这时正在播放紫藤萝的景观,从近景出发,跟随作者视野,进入到远景的描绘,第一遍下来,学生已经能体会到为什么叫它紫藤萝瀑布了,然后教师播放作者写作背景,此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带着作者的“焦虑和悲痛”来朗读或者默读这篇课文,这时学生已经能融情于景了,对作者的所看所闻所感都能深刻了解,这便是运用信息技术的好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语文课堂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将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有些多媒体无法表达的,仍需要教师用板书书写出来,信息技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应当物尽其用,最大化发挥其优势,减少弊端发生。
语文涉猎知识面广,涵盖信息综合,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时课上学生所提的问题可能教师了解得并不是很全面,这时网络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网络资源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恰好迎合语文涵盖广的特点。但是,这种资源利用有时也存在一定缺陷,如果教室网络信号不好很容易影响课堂效果,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教师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网络教学资源当做教学主体,省去其他语文资源的利用。语文知识的获取可以从多个方面,比如说从孕育万物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丰富的电视广告、媒体,以及图书资源等等。依照教学的形式不同,合理采用网络资源,比如从身边的小事发现语文素材。
教师课前备课很重要,备课的关键又在于课件的制作问题,如何才能把课件制作完备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1.课件内容要丰富,贴合课堂主题。教师根据课堂内容来制作课件,使课堂有条不紊的进行;2.课件形式新颖,吸引学生。课件不能只有黑字白板,否则只会是另一种形式的黑板板书,课件要有自身独到新颖的地方,学生一看就能立即被教师编排的内容所吸引和感染;3.课件要按步骤进行,不能说到哪就到哪,合理的课件秩序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形成知识大纲,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4.课件内容要提倡简单,越是复杂的东西,学生学习起来就困难,所以这时教师就应化繁为简,从学生考虑问题的点出发,制作学生能理解的课堂内容。
(邬英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 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