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与古代的送别

2016-03-03 05:44韩莹莹
现代语文 2016年34期
关键词:折柳柳条友人

○韩莹莹

柳与古代的送别

○韩莹莹

我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送别诗中涉及到别离的意象很多,文章选择其中“柳”这一意象,试分析其与古代送别的内在联系

柳 别离 送别诗

别离,历来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大母题。纵观古诗,别离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古代由于交通、通讯比较落后,加上战乱频繁,往往使赖以沟通消息的书信难以送到亲人的手中,所以,在送别之际,送者和行者都不免有前途之忧,离别之苦。“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这种分别后的前途莫测、生死难卜,使我们的古人常常把生离死别联系起来。“人世死前唯有别”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离别的恐惧。由此看来,“相见时难别亦难”并非李商隐一个人的独特感受。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是古人离别时的共同心理。别离诗也因之成了古诗中最为悲壮和精彩的一部分。在古诗中,涉及到别离的意象很多,如杨柳、残阳、飞蓬等。本文仅选取“柳”这一意象,分析“柳”与古代送别诗的内在联系。

古人为何要折柳送别,传统的说法认为“柳”与“留”谐音,意思是说希望友人留下来,表达挽留之意.其实这是牵强的一种说法,远行之人既然已经启程,断无留下来的道理,走已经成为定局,再说挽留大有客套之嫌。所以这种解释很难让人信服的。为此,特作如下阐释:

1.在古代,人们的出行,远没有今天想像的这么简单,一是路途凶险,凶吉难料,二是交通不便。这一出行,什么时候回来,能否平安归来,都带着很大的问号。三就是当时严格的法令制度,对人们的出行有着严格的限制。正因如此,人们出行远游就带着很大的风险。面对前途的凶险,人们该怎么办?于是为远行的人送行,祝他一路平安,便是对远行人最好的安慰。在古代,人们为亲人送行所能想到的就是祈求神灵的保佑,祭祀路神、行神的观念便应运而生,这就是古人的祖送风俗。

祖的本义就是出行时祭祀路神,早在春秋时期,此风俗就已存在,如《左传•昭公七年》云:“公将往,梦襄公祖。”杜预注:“祖,祭路神。”到唐代祭祀路神演变成了以饯行为核心的民俗活动。古人的这些祭祀活动完全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带有极强的功利目的,无论是送行者还是远行者,都从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送行者因不能陪同远行者的牵挂和愧疚得到了补偿,远行者也因送行者的祝福得到了满足和佑助。在饯行活动中主要用品就是酒和帐。如李白《留别金陵诸公》: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

由李诗看来,饯别的地方一般是在驿馆或驿亭里,或者是在旁边的路口,饯别用的酒、帐之类的东西正是由这里提供的,其实,在唐诗中与“祖“有关的名词还是很多,如“祖道”“祖饯”“祖帐”等。

唐代,人们的出行较前人便利了许多,唐代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得商旅能够最大限度地自由来往,海纳百川的气度使得读书人求学宦游为自己的仕途四处奔走,频繁的出行,使得人们不再把出门远行看成“生离死别”式的人生大事的时候,传统的祖道饯别也就在一部分人的生活中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然而对离别这一人生大事的关注,使人们把目光集中到了更为现实,更具人情味的送别仪式上——它应该没有繁琐的仪式而更具生活化,折柳送别的民俗便应运而生。

2.古代折柳远行或折柳送别源于何时,又因何而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人说折柳送别源于汉代。据《三辅黄图•卷六》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有人据此推断折柳送别源于汉代,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姑且不论,我们要讨论的是古人为何要“折柳送别”。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似乎仍然要从古代传统的祖道之祭入手,只不过这种祖道之祭所送别的人,不是远行的生人,而是同样要远行的逝者。

在古代传统丧葬习俗中,墙及丧车车蓬等丧具饰物,均与柳有关。《礼记•檀弓上》在论及古代丧制时说:“周人墙置”。所谓墙,是置于灵柩旁的帷帐。《释名•释丧制》说:“舆棺之车曰輀……其旁曰墙,似屋墙也。”此“墙”以何为之?孙希旦《礼记集解》引郑玄注:“障柩之墙。……外旁帷荒,中央材木。”依郑玄的解释,障柩之墙,以材木而为。而材木到底是哪种材木?查阅《辞源》关于“柳”的解释,其二曰:“古代装饰棺车的帷盖。饰物在旁曰帷,在上曰荒,以及薪用木材等总名曰柳。”由此看来,既然称“柳”为棺饰,那么棺饰应该与“柳”这一树木有关,或者说“障柩之墙”的“中央材木”中的“材木”就是以“柳”而为。

在古代传统丧葬习俗中,承载棺柩的丧车也与柳有关。古时称丧车为柳车,《释名•释丧制》说:“舆棺之车曰……其盖曰柳。”我们从已知的材料性质,可以推断为何称为柳车。芦苇、竹篾,都可以编成鳖甲状,但芦苇、竹篾都需要长时间的浸泡,否则易折断。榆、槐等树木的枝条太坚硬,不适于编织。就此来看,既易于取材,又易于编织的只有柳条了。在过去的农村,从事编织的人很多,他们所编织的斗、簸箕、筐都用柳条作为材料,因为柳条柔软有韧性,只要把柳条砍下来,把皮拧下来,稍稍干燥一下即可用来编织了。正因柳的这一性质,才成了编织的理想材料。我想古人丧车中的棺饰“墙”,就是用柳编织后再盖上帷帐作成的。既然柳是理想的编织材料,古文献中提到丧车的车盖被称为“柳”,便在情理之中。

在古代传统丧葬习俗中,以柳制作墙及丧车车篷等丧具饰物,客观上使柳与丧葬之事联系起来。而墙和丧车(车篷)等丧具饰物在丧葬仪式中所承担的特殊作用,又为柳在人们的情感中构成“围护”和“护送”死者神魂远行的独特形象创造了条件。墙本身是用来障蔽丧车棺柩的用具,起着保护灵柩的作用,保护着逝者平安远行,由此看来,这些与柳有关的丧具饰物在人们心目中与“围护”“护送”联系起来。既然柳能保护死者平安远行,肩负着保护作用,那么,它就同样能保护生者平安远行。如果在送行路上,顺手折下路边的一枝柳条赠于远行之人,让这根柳条陪伴友人远行,不更有人情味吗?正基于此,柳的保护作用为人们所认识,折柳送别的习俗便就此产生。

3.柳具有易活的特性为人们认识以后,便赋予它新的情感内涵。柳的生命力很顽强,在祖国大江南北均有种植,更重要的一点是每到春天到来时,若从柳树上折下一枝柳条,插到水土适宜的地方,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柳树。它的这种特性,古人早已认识到了。如曹植《柳赋》:“惟尺断而能植兮,信永贞而可羡。”《抱朴子》曰:“夫木槿杨柳,断植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傅玄《柳赋》也说:“虽尽断而逾滋兮,配生生于自然。”这里,“尺断”是生命的夭折,“更生”则是生命的复荣。人们所关注的是柳的“尺断更生”,显然是在赞叹柳在遭遇生命挫折依然能更生的顽强的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尺断”也就是“折柳”,而柳的“尺断”又意味着能植、逾滋和再生。于是“折柳送别”,便寓含着希望亲人在遭受人生的挫折(如贬谪等)后,能顽强地生活,开始新的生活。这也借“折柳”送给亲人的美好祝愿。同时,柳“尺断”更生的特性,满足了人们起死回生,生命永存的愿望。对它的认识同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死观,柳→再生这一逻辑关系被人们认识后成为祝福亲人的明证。现实生活中,以柳喻人,柳的“尺断能植”“尺断逾滋”“断植更生”恰好象征人在遭受挫折后能够遇险平安,起死回生的生存际遇,而“折柳”所寓含和体现的生命长在、生命平安的吉祥意义,则更适合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远行人的祝福。这样,折柳远行和折柳相送,将生命长在、远行平安的企盼寄托在充满鲜活生命的柳枝上,这种行为,便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替代传统的行神祭祀而流行起来,并成为普通百姓表达送别相思之情的理想方式。

最后,有两点我们不应该忽略:

其一,插柳、戴柳的习俗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风俗时尚。关于清明插柳、戴柳的风俗,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七月十五)、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心目中有驱邪避鬼、保护生灵的作用。民间一向有以桃弓柳箭削减煞气的做法,柳木因称“鬼怖木”。在《西游记》里我们可以看到,观音菩萨就是以柳枝沾水济渡众生帮悟空救活人参果树的。正因它在人们心目中有着驱邪避鬼的作用,人们便用它来寻求保护。段成式《酉阳杂俎》载:中宗于“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虿毒瘟疫”即是具有象征性免除毒害的意思。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诗序也说:“景龙四年三月甲寅,中宗皇帝幸渭滨,临渭亭修禊饮,赐群官柳圈以辟恶”。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这就是“三月清明门插柳”习俗的心理根源。清明节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树发芽时节,人们自然就纷纷插柳以辟邪了。

柳既然可以驱鬼辟邪,折柳送别便代表着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一路平安,顺利到达目的地。

其二,柳是家乡的象征,以柳相赠意在寄托思乡之情。

在古人心目中,柳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尤其它的“尺断更生”更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被人们广泛种植,房前屋后,田畔河边随处可见它的丰姿。陶渊明《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便是最好的明证。河边、池畔、村落庭院遍植柳树,柳树之下柳阴之中,便成了人们休息议事的好地方,在古人心中树木植根于地,上通于天,沟通着天与地,成为天与地之间的连结者,可以向天报告人间的消息,所以在古人心目中,树木是有灵性的,我们走进农村,会看到在村落最显眼的地方总会有一棵老树,成为人们纳凉议事的地方。树木是有灵性的,那么作为人们最常见的柳树自然也就有着灵性。柳树下成了人们休息欢歌的理想去处。加之柳种植于房前屋后、田畔河边、村边庭院,远看一个村落最先望到的就是柳树的身姿。长期的心理积淀,柳便成为故乡的象征

柳,种植于房前屋后,在不知不觉中柳与故乡联系起来,把它写进诗歌,成为思乡的意象。最早用柳代指故乡表达离别之情的怕是《诗经•小雅•采薇》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离别家乡,心中不免惆怅,总要回头多望几眼,把故乡的一切都装入心中。回头望去,只能看到“依依”的杨柳在向远行人挥手致意了。正是《诗经》中的这一独创,开创了以柳写思念故乡的先河,被后人继承下来,前面提到的《乐府诗集•横吹曲群》中的《折杨柳歌辞》即是以柳思乡之作。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正因柳成为故乡的象征,古人以柳送别的意图便显而易见了,折一枝送给远行的亲人,既有平安的祝福,又递上一份暖暖的情意,既有美好的祝愿,又有勿忘家乡的叮咛。

总之,柳与古代丧葬习俗有关,被古人看作逝者远行的保护物,长期的民俗心理积淀,使柳成为“保护、护送”的代名词,沿用下来,写入送别的诗歌作品中,渴望折下的柳枝能陪伴友人一路平安。同时柳在古人心中有祛灾辟邪的功用,柳便成为“美好祝愿”的象征,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柳易活再生的特征使人们把它当作生命强者的代称,折柳枝送与友人,是希望友人经得起生命的挫折,随遇而安,有顽强的适应能力,从而开始新的生活;柳又是故乡的象征,折下来送与友人,既是希望友人一路平安,又在叮咛友人即使远在他乡也不要忘记家乡的一草一木,不要忘记家乡人浓浓的亲情。凡此种种使得拥有丰厚文化基础的古诗更加灿烂。

[1]李彬成.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赵睿才.唐诗与民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3]考古杂志[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1987,(8).

(韩莹莹 河北唐山 唐山学院文法系 063000)

猜你喜欢
折柳柳条友人
孙钢坪
折柳寄情
柳芽
致友人(组诗)
捣练子·春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一斛珠·灞桥折柳
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