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规范答题例析

2016-03-03 04:20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倪美森
学苑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词人参考答案答题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 倪美森

古代诗歌鉴赏规范答题例析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倪美森

古代诗歌鉴赏题在高考试卷中是必考的题型,全国卷的分值已经提高到11分。可是考生在答题时却频频出现失误,究其原因是没有看清要求,审题没细化,没有读懂题干就盲目答题。本文举例来分析说明,以期有助于考生提高解题水平。

古代诗歌答题规范

古代诗歌鉴赏题在高考试卷中是一种比较经典的题型,可是考生在答题时却频频出现失误。下面举一些示例来分析说明,以期能帮助考生提高解题水平。

考生答题时没能紧扣题目作答,或者漏掉应该有的问答内容等,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是可以理解的。可有些试卷提供的参考答案似乎也有类似的毛病。例如:

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古诗歌鉴赏题设置了这样的两道题: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提供的参考答案如下:

1.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的“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这样的参考答案不尽如人意,难以让人接受。试问第一题中的“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在答案中何处得到体现,假如命题者有其他意图,题中似乎也不必出现类似字眼,因为读懂本诗或解答本题并不难。依照“问什么,答什么”的规则,答案中应有以下内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以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所写塞外景物皆是眼前所见实景,属于实写。然后指出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与之不同之处,这样就更加规范了。第二问所提供的答案又过于简单,“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该有一个分析的过程,然后得出结论,如此则更严谨些。否则,可能会误导考生。

2016年福建省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选取了杜甫的《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这首诗作为鉴赏材料,其中第一题是:与诗的首联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试卷提供的答案是:颈联主要从侧面描写江涨之景。借助高鸟发愁,老龙受困,从侧面突出江水上涨后江面变阔以及江水激荡高涌之势。

与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提供的参考答案何其相似。通常情况下,题中既有“与诗的首联比”的表达,那答案就该有二者各自不同写景角度的内容描述,然而参考答案却抛开相比的对象——首联的写景角度,直接回答颈联的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这让人困惑。若是为了降低答题难度而这样设题,也不合情理,因为考生未必就能看出首联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方法。从答题的规范与严谨这方面来看,这个参考答案似有不太规范之嫌。

命题者在命题时都有自己的意图,考生在读题时务必要认真,要看准“答问点”,答题时才能切中要害,避免失分。例如:

2015全国新课标Ⅱ卷古诗歌鉴赏题设置了这样的两道题: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2015全国新课标Ⅱ卷提供的参考答案如下:1.(1)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2)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2.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提供的第一题答案紧扣“巧在哪里”从构思、用词两方面来回答,切中要害;第二题的参考答案也能依照“先问什么先答什么,后问什么后答什么”的步骤来回答,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结论有分析,让人易于接受,也充分体现了答题的严谨与规范。

又如,河南河北山西三省2015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的古代诗歌鉴赏题:

踏莎行·山居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1.词人说“百般景物堪图画”,词的上半阙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怎样描绘?请结合内容分析。2.词的下阕中,词人对山居生活有着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赏析。

有学生这样答:1.一片片火红的枫叶与天边的碧云相互辉映,在岩石的周围散落了一地的黄花。自上而下,描写天空的景象,然后描写遍地散落的黄花,色彩鲜明。2.下阕中描绘了一轮明月挂在天边,词人与村野之人共饮,一幅怡然自得的画面,表现出词人潇洒自在的生活以及对山林的喜爱之情。

试卷提供的参考答案是:1.万片火红的枫叶挂在碧蓝的天边,千支黄花立在幽暗的岩石下,强烈的色彩对比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图景。2.词人通过对壮丽清幽的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对与山村野老相伴对酒共话的生活描写,展示了自己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心境。

这位同学的答题,第一问虽能结合内容分析,但没能扣住“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给出一个结论,造成失分。第二问扣题较紧,答得更为规范一些,依照“分析——结论”或“结论——分析”的模式。解题须看清要求,有的放矢,如果答非所问或没有抓住问答点,都是在做无用功。

鉴赏古代诗歌离不开对文本的解读,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要得到结论就要结合文本来分析,没有分析就得出结论或答案过于简单,都是不妥的。

猜你喜欢
词人参考答案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词人的职业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林逋梅妻鹤子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