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春艳
关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学者散文的思考
◎焦春艳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中国现代散文就教学特征而言,有些散文文体表达特征明显,例如朱自清的《春》、贾平凹的《风雨》、莫怀戚的《散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教师易确定教学内容,学生易把握阅读路径;而有些散文文体表达特征隐晦,如学者散文,教师不易确定教学内容和核心教学目标。对学生而言,他们要么觉得平淡无味,要么觉得艰深晦涩,学生自主阅读这类散文时大多无从下手,因此教师既不能无端拔高这类文本的情感,又不能对其浅尝辄止。
中国现当代学者散文入编语文教材承担着怎样的责任与使命呢?我们先看看学者散文的特点。学者散文的作者具有较强的学术修养,创作时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表达之中。陈剑晖在《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与文体价值》指出:学者散文群体的思维方式是内敛的,是智慧写作。因此,这类散文的语体特征往往不露声色,寄繁于简,寄浓于淡,情叙合一。初中教材中入选的学者散文往往蕴含着大文化、大民族、大国家、至人性的大情感,传递出作者的时代感悟或至高人文关怀,而非仅仅个人情感的抒怀。文中诗意表达的物象对作者有很深的影响,其在经过人格体悟和理性消化后“曲”性表达,学者散文就有了情感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于是,对于各方面正在建构中的初中生来说,阅读学者散文利于完善思考结构,从感性思考走向理性思考,领悟中国“大智若愚”文化下的作家的真智慧,从价值观上捍卫正义与良知,在灵魂上做一个纯洁的人。因此,如果没有触及到学者散文的厚度与深度,其最大的教学价值也就没有完全挖掘出来。教师对学者散文有了以上认知才会拓展其解读的厚度与宽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以心解心。因此,我们既不能无端拔高这类文本的情感,又不能对其浅尝辄止,教授和学习学者散文,要发扬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微探究中寻找破解学者散文情思表达密码的钥匙。基于初中教材和学情,这类密码级别相对简单,往往藏于文中的某个词句或段落中,探究解锁的过程便是尽量把作者言语表达的“曲”还原为思想的“直”,而内容中物象与情感自身的错位、读者与作者情思的错位等是探究的推动力。例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虽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却具有八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特征。《阿长与山海经》的文眼是“敬意”,这个词是鲁迅写这篇文章时对阿长的特殊情感,然后分析阿长的形象——身份卑微、没有文化,有时有迷信思想。此时,阿长形象与作者“敬意”产生了错位,为什么值得“敬意”呢?阿长对“哥儿”的感情如母亲般至真至诚,做到了“别人不能做,或不会做”的事情,这不就是少年心中的神力吗?《山海经》这本书里包含着阿长对少年鲁迅的真爱,亦有少年鲁迅对阿长的敬佩与感激。像阿长这样的普通人在中国文学长河中太多,为什么值得文学家鲁迅多次在作品中提到呢?鲁迅是从阿长对自身一生影响角度来怀念她的。正是这样卑微的阿长给他买来了《山海经》,从而才开启了自己对中国神话的兴趣之门,甚至影响了鲁迅搜集书的习惯,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文学,从而成长为中国文学的巨子。多年后苦闷的鲁迅怎能忘记这本意义非同寻常的书,怎能忘记给他买《山海经》的阿长呢?那时的回忆里不仅有温暖,更多的是真诚的感激。让读者思索,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这样的普通人曾悄悄敲打开我们未来路之窗呢?又曾有多少人曾感激或怀念渺小又伟大的他们?
杨绛的《老王》解读密码就是最后一段的中的“愧怍”。“愧怍”一词的含义是什么?词典解释为:惭愧,因有缺点、做错事或没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但是结合文中的事件: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照顾老王生意)“坚决给老王钱”(不占老王便宜)——我给予老王物质上的帮助。②载客三轮取消后,询问他的生计情况——我给予老王精神上的帮助。③女儿给老王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治疗老王的夜盲症——我们一家给予老王生理上的帮助。那个年代,杨绛夫妇给老王做的已经很多,为何还要愧怍?读者的疑惑与作者的情思发生错位。此时,我们往往更多去探究作者详写的事件:老王给杨绛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她在此事上处理不够恰当,但作者在结尾一一否定了这些不恰当是愧怍的原因。再次回到“愧怍”一词所在的原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而不是“我对老王的愧怍”,“几年”、“渐渐”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汇提醒读者,此处的“幸运”与“不幸运”也是一个跟时间或时代相关的词汇,“幸运”与“不幸运”过滤掉了作者对那个荒谬时代的直言批判,包容性地批判了那个时代留给人们的隐痛。“愧怍”一词与文中的“他蹬,我坐”、“强笑”等词句时时相映,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与批判,这正是像杨绛那样的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杨绛曾言,“我今年100岁了,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我得洗净这100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们的教材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与传承人类文化,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语言),训练语言思维,而这些基本知识的完成则需要通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来完成,学者散文的教育与教学价值不可替代。因此,教师要慎之又慎地对待教材,挖掘最大价值的教学内容,让入选教材的每一篇最大化承担语文的使命。
(焦春艳福建省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35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