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占清 王玉双 李晓磊
关键词:心脏神经官能症;脏腑;经络;经筋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3.033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3-0110-02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中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还可兼有神经官能症其他临床症状。根据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以心悸、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惊悸”“怔忡”“胸痹”等范畴;又本病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故亦可归为“郁证”“脏躁”等范畴。笔者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上积累了一些心得,并逐渐形成有特色的诊疗思路,现介绍如下。
1 从脏腑论治
1.1 病机——心脉失养,心神不定
《内经》有“心主身之血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强调了“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素体虚弱或七情内伤导致肝脾等功能失调,心神失养,从而影响“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功能,发为本病。故本病主要病机为心脉失养,心神不定。
《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本病的病位虽在心,但与五脏相关,尤其与肝的功能失常关系最为密切。《薛氏医案》指出:“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肝脏体阴而用阳,肝与心乃母子关系,肝血虚则心血亦常因而损之。血不养心,则可见心悸、气短、胸闷、善叹息、胸痛等。其次,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脾胃论》云:“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国民生活压力增大,劳神思虑过度,耗伤心血,又损脾气,可形成心脾两虚之证。又因多食肥甘而少动,脾虚气结,气结则不能输运水湿,遂聚而为痰。痰浊盘踞,胸阳失展,阻滞脉络,气机不畅,心脉痹阻。再次,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若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降,肺气壅塞,则可影响心血,易致心血瘀阻。最后,久病劳倦,房室不节,五志过极,心火亢盛,下及肾阴,致心火亢于上,肾阴亏于下,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
总之,本病病位在心,由肝气郁结而始,发病由气及血,由实转虚,日久及肾,累及五脏。
1.2 辨治要点
主症:心悸、胸闷、善太息,同时伴有心烦易怒、善悲欲哭或精神抑郁等。治法:调心血、宁心神,辅以疏肝健脾、养肺补肾。取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为主。常选心俞、厥阴俞。辨证加减:伴头晕、胸胁胀闷、口苦、失眠、脉弦细等肝气不舒、肝阳上亢者,加肝俞、太冲;伴气短、神疲乏力、头重如裹、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等心脾两虚者,加脾俞、太白;伴气急、胸痛等心肺瘀阻者,加肺俞、太渊;伴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等心肾不交者,加肾俞、太溪。
2 从经络论治
2.1 病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
人体经络系统把全身脏腑器官、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气血营运全身内外,协调阴阳,维持人体功能的正常。《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强调了经脉通达的重要性。
十二经脉中,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手太阳小肠经“入缺盆,络心”,手少阳三焦经“布膻中,散落心包”,足少阳胆经“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足少阴肾经“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均与心胸关系密切。当情志刺激或劳累等因素影响以上经络气血运行,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则出现胸闷、心悸等,而发为本病。
2.2 辨治要点
主症:以胸闷、气短等气滞心胸症状为主,同时可伴有相关经络(心经、心包经、小肠经)循行部位压痛。治法:通经络、调气血。取穴: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为主。常选内关、神门。辨证加减:伴“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等心经不通者,加阿是穴、少府;伴“臂、肘挛急,腋肿”等心包经不通者,加阿是穴、大陵;伴“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等小肠经不通者,加阿是穴、后溪;伴“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等三焦经不通者,加阿是穴、中渚;伴“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等胆经不通者,加阿是穴、足临泣;伴“脊、股内后廉痛”等肾经不通者,加阿是穴、太溪。
3 从经筋论治
3.1 病机——经筋“聚结”“筋挛”,脏腑功能失调
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经脉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亦即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灵枢·天年》指出“肌肉解利”是经筋的生理常态,而“聚结”“筋挛”等,便是经筋的病态表现。当经筋受外感六淫与疫毒、外力、劳损、机械卡压等伤害后,使原来“肌肉解利”的状态变成“聚结”“筋挛”状态时,即影响经络气血运行,进一步影响相应脏腑功能而发生一系列病症。
“足太阳之筋……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足少阳之筋……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手心主之筋……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手少阴之筋……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灵枢·经筋》)。可以看出,当经筋出现问题,会涉及所循行筋骨、肌肉、关节,并涉及脏腑。如累及心脏,可致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等。有学者根据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表现而将其称为“筋性类冠心病”[1],即指出了经筋在本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3.2 辨治要点
主症:除心脏本身症状外,伴有相关经筋部位(主要为前胸后背)的疼痛,昼轻夜重,受凉或体位变换可使症状加重。经筋查灶:可触及结节样、条索样的结筋病灶点。治法:松筋解结为主。取穴:以前胸后背部位结筋病灶点为主。常选厥阴俞次、心俞次。辨证加减:伴心慌、汗出、头晕等症状者,结合颈椎上段周围经筋查灶解结;伴胸闷、胁肋胀满等症状者,结合胸椎周围经筋查灶解结;伴胸痛、胸闷等症状者,结合前胸部经筋查灶解结。
4 分层论治
经筋与经络、脏腑三者关系密切。从生理角度来看,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脉则“着藏”在“经筋”之中,主运行气血,濡养经筋,并和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经筋处于“肌肉解利”的生理状态,是经脉功能正常的前提;同时经脉畅通、气血充沛,也是经筋功能正常的基础。脏腑具有相生相克的自调节、自稳定、自完善的功能。这种功能自我实现完全有赖于经络系统的畅通。因此,经络与经筋功能的正常又是脏腑功能正常的前提和保障。总之,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从病理角度来看,当经筋出现“聚结”“筋挛”等病理状态时,亦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经脉畅通,阻碍经脉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失养,出现脏腑功能的失调;反之,脏腑功能失调时,也会影响经络气血的运行,进而影响经筋的正常功能。故三者病理上相互影响。
因此,脏腑、经络、经筋三者关系密切,在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所起作用也有所不同。治疗时根据所处阶段不同,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治中,三者既要兼顾,同时也要分清主次。辨别疾病产生的主要矛盾,在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松筋解结上有所侧重。其中经筋为人体藩篱,是针灸直接作用部位。从经筋上寻找结筋病灶点,通过松筋解结而达到调气血、和脏腑的目的。
5 典型病例
患者,女,46岁,2012年5月18日就诊。9年前因夫妻吵架引起胸闷、心悸,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常因劳累、受寒、情绪激动而诱发。现症:胸闷,气短,心悸,失眠多梦,焦虑,多汗,伴颈肩部不适、偶有心前区疼痛,舌红,少苔,脉弦细。查心脏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从经络论治,辨证为气滞心胸。针刺治疗:双侧内关透间使、双侧丘墟透照海。手法:先针刺内关和丘墟,待得气后再透向间使和照海,并使之得气,每日1次。1周后患者自诉心悸、胸闷明显缓解,仍失眠、焦虑、汗出,颈肩部不适。经筋查灶示:第1、2颈椎右侧横突处、第3胸椎棘突处结节样压痛,第4、5胸椎两侧条索样压痛明显。
从经筋论治,采用长圆针解结操作。取穴:风池次(右侧)、厥阴俞次(双侧)、心俞次(双侧)、胸3棘突处。关刺、恢刺解结治疗后,患者心悸、胸闷消失,颈背部自觉轻快,仍有焦虑、汗出、口苦、脉弦细等。辨证为肝气不舒、心神失养。遂从脏腑论治,穴位调整为:心俞(双侧)、肝俞(双侧)、神门(双侧)、太冲(双侧)。每日1次,1周后症状基本消失。随访2个月未复发。
参考文献:
[1] 黄敬伟.经筋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11-213.
(收稿日期:2015-09-19;编辑:梅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