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从木桶效应到图钉效应

2016-03-02 05:14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转型

徐 清

(浙江工商大学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从木桶效应到图钉效应

徐清

(浙江工商大学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旅游型新农村是当前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之一,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传统农村不再仅仅承担居住和生产两大主要功能,面临着功能整合、转型和重构的考验。文章通过分析新形势对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的紧迫性和木桶效应下的传统农村功能依赖及缺陷,运用管理学的木桶效应到图钉效应的理论嫁接和应用,对旅游型新农村的主要功能进行重构,提出以居住、旅游服务(含社区配套)为核心,以环境保护、解决就业、文化传承为主的功能重构体系。探讨图钉化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路径,通过旅游服务中心的资源调配、社区邻里中心的多元共享、智慧旅游的协同创新等手段,增强新农村的核心竞争力,为旅游型新农村产业转型、社区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提升对策。

关键词:旅游型新农村;转型;功能重构;木桶效应;图钉效应

一、 引言

旅游型新农村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旅游型新农村是对应于传统农村概念提出的一种新农村类型,也是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相互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走特色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将开启农村建设的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其内涵中提出的对城乡文化、公共服务、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依赖转变,使得融合发展、带动转变效益显著的旅游型新农村首当其冲地被推到了有效改革和发展的前沿位置,驱使旅游型新农村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展新一轮的转型提升和功能重构。因此,在新形势下,旅游型新农村必须积极自主转型,主动开展功能重构,提高服务管理效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传承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旅游型新农村的特色与竞争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 文献简述

中国农村发展仍然是一种“问题应对型”发展[1],要想通过一种资源再分配机制创造城乡居民成果共享的平台,需要新的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新的理论模型[2]。旅游型新农村是以旅游开发为主导,把农业与三产服务业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模式,对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吴必虎等(2007)[3]、魏小安(2009)[4]、操建华(2006)[5]等均认为通过乡村旅游的强带动效益,对新农村的农产品增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推动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乡村旅游可以盘活乡村资源,丰富乡村精神文化,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6]。乡村旅游对新农村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构成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7];其中乡村度假旅游更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有力抓手[8]。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资源优势和经济平台,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提供有力的保障[9-10]。旅游型新农村的发展与乡村旅游和城镇化水平紧密相关,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同时,也保证了地方控制和本土化,提升乡村价值和保障的可持续发展[11]。如今,也有国外学者探索国家产业转型时期旅游业在增加乡村就业方面的潜力[12],旅游业在减少城乡区域不平衡方面的作用[13],以及旅游业在促进内需,推动乡村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14]。但是在当今我国发展的转型期,一些农村地区在借助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环境利益以及价值观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构成一定威胁[15]。

乡村功能重构即指在城乡统筹背景下,通过分析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历史文化传统和政府能力等来确定乡村治理中的乡村功能定位[16]。乡村功能的多样性和改变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学者研究了城市边缘地区乡村功能的改变[17],对部分乡村功能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转变等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及乡村社区传统经济、社会角色的改变以及新功能的出现等[18-19]。目前,国外乡村功能研究侧重于经济、生态、文化、旅游等多功能,关注乡村田园风光的休闲功能[2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乡村的空间结构和功能也开始发生变化,乡村地理研究者开始关注乡村地区的区域差异和功能分类[21]。近几年,伴随我国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等,旅游型新农村的功能重构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张晓山(2005)探讨了乡村政府从统治型转向服务型,由全能型转向有限功能型[22];朱启臻(2006)指出新农村的新功能,即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传统优秀文化保存功能和生态功能[23];刘彦随(2007)研究指出新时期农村的价值包括生态、文化、场所等功能价值,主张把农村发展同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乡村文化的开发和保护相结合[24];也有一些学者从旅游视角、城乡统筹视角、新型城镇化背景、低碳背景等关注乡村景观功能重构、人文价值、生态化转型及旅游功能等[25-29]。

综合以上研究,相关学者已在该领域做了不少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但是,现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应关注哪些新功能方面,对于功能如何整合、重构或系统地建立新农村的功能重构体系还缺乏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尤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型新农村迫切需要相关功能整合、转型和重构模型的理论指导。因此,本文尝试运用管理学的木桶效应到图钉效应的理论嫁接和应用,分析传统农村功能依赖及缺陷,重新思考旅游型新农村的核心功能和辅助功能,建立重构体系和重构路径,增强旅游型新农村的核心竞争力,为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三、 木桶效应下的传统农村功能依赖及缺陷

(一) 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又称为“木桶原理”、“短板原理”等,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peter)提出的。该理论以比喻的方式描述了一个现象,其核心思想是:一只木桶盛水的数量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理论通常被用作解释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中,往往最有劣势的部分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30]。

(二) 木桶效应对传统农村功能依赖释义

我国乡村地域虽然差异明显,乡村功能也略有分异,但总体而言大部分传统农村功能依赖还是以居住、生产、管理功能为主,其产业类型依赖于第一产业,主要关注于村民的生存需求,关注粮食生产和农林牧副渔等作业,注重民居改造建设,执行上级下达的整体计划。传统农村为了实现功能均衡,主要关注的农村短板表现在粮食生产的产量不足、传统民居功能单一、村容村貌现代化程度不高、村民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些功能决定着村民的基本生存需求、生活质量和治理效果。

在传统农村建设过程中把农村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功能实体,在封闭的状态下独立实现其功能,认为农村的功能能否实现,不取决于农村最长的那块板(优势),而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板(劣势)。农村功能建设通过加强薄弱环节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农村本身的缺陷, 力求做到各方面、各环节均衡发展。这和木桶效应下最有劣势部分决定整个农村水平的原理相通,也是木桶效应理论对传统农村功能依赖解释的主要依据。木桶效应下的传统农村功能结构见图1。

图1 木桶效应下的传统农村功能结构图

(三) 传统农村功能缺陷

在传统农村功能发展过程中,不仅劣势功能因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需占用更多的资源。同时,农村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劣势功能的改进上,造成资源的浪费,优势功能得不到重视,导致农村发展缓慢或过度开发;从而出现建筑风貌、设施和标识系统杂乱不协调、生态环境破坏、居住环境恶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问题,农村缺乏特色,无法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最终影响传统农村价值创造的最大化和功能最大化。

具体表现为,传统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关注粮食生产功能,为了加强本身在生产方面的薄弱环节,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使用农药、砍伐树木扩大耕地面积、土地粗放利用等现象,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浪费大量耕地资源,产出效率低下。传统农村是农民的居住场所,为了改善传统民居的功能,在进行民居改造建设过程中存在盲目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建设模式等现象,用城市元素和风格代替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新建筑缺乏美学价值、乡村景观特色要素以及乡村文化遗产重要要素的缺失。乡村政府职能以管理型为主,为了加强对村民的管理,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时,由于存在不结合当地实际民情以及资源情况的现象,盲目执行上级下达的整体计划,从而导致了方针计划不合实际,不能有效服务于乡村发展的各个群体。

因此,木桶效应支配下的传统农村功能的同质化、简单化、片面化倾向严重,导致农村特有的服务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功能、美学功能等被忽视,乡村缺乏特色,无法从根本上形成持续独特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四、 图钉效应推动旅游型新农村的功能重构

(一)图钉效应

图钉效应又称为“图钉原理”,是中国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徐浩然和梁中国于2011年共同创立的管理思想,该理论将组织功能结构类比于一个图钉,即最核心的功能不断突出且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而其余的功能则退化为基本状态,形成对核心功能的一个稳定的支撑面。图钉原理是竞争战略的原创思想,认为资源广大、核心竞争力强劲、专注于精准竞争范围,是企业实现战略过程中必然的结构形式。目前,该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成为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重构的革命性力量,指导企业转型为图钉型企业。具体表现为,在满足潜在总体收益效应大于潜在总体成本和风险效应的边际条件下,企业融入模块经济与企业价值网络,进一步加强和拓展核心功能,其余功能由网络中其它企业的核心功能来填补,通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实现最终的价值创造[31]。旅游型新农村强调以旅游发展为主导、融合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发展模式,在其乡村旅游边际价值大于边际成本这一条件下,其组织结构和功能与企业相类似,并注重核心功能的构建,以便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借鉴图钉效应理论来指导旅游型新农村的功能重构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二) 图钉效应下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依据

在图钉效应理论支撑下,如果新农村在维持其基本运转的前提下,能将各种资源最大程度地集中于它的优势功能,使得这些点上它的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那么它就有可能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具有核心功能的新农村均实现了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并因其它功能组成的基本支撑面的多元化使得新农村具有不同的特色,避免了均衡单一的情况。同时,在图钉效应的支配下,新农村进行功能整合、多元并举、特色突显,具有突出的核心功能和优势,根据优势富集效应而实现几何级数的发展,最终达到某一个制高点,形成强大的竞争力。随着核心功能的竞争优势的不断发挥,必然带动劣势功能的顺势发展。对于旅游型新农村而言,图钉的图帽好比旅游型新农村的资源,图钉的钉身好比旅游型新农村的核心竞争力,图钉的钉尖好比旅游型新农村的竞争范围,按图钉的手代表旅游型新农村的管理能力(图2)。这几方面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关系与辩证关系,资源广大、核心竞争力强劲、专注于精准竞争范围,这是旅游型新农村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必然结构形式。

图2 图钉效应下的旅游型新农村结构示意图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开发是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即图钉化的两个动力。首先,新农村建设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使得旅游型新农村的乡村功能面临着功能重构的紧迫性需求。其通过突出新农村核心功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发挥优势富集效应,带动旅游型新农村整体质量的提升;其次,我国乡村旅游正处于一个消费增长倍增的时期,也是发展提速期和转型换档期,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逐渐多样化、深层次,为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旅游型新农村更需要进行自身内部组织的功能重构,发挥新农村的特色效应,获取竞争优势。

(三) 旅游型新农村的功能重构

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是在协同学理论指导下,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作为两个子系统,在遵循各自内在逻辑不断进化的同时, 又相互融合、互惠互利,实现两者共同发展。因此,在图钉效应推动下,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要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协同促进作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解决“三农”问题,助推新农村建设进程;通过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依托,为乡村旅游提供资源优势和经济平台,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空间,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提供有力的保障,使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逐渐转型为以居住和旅游服务(含社区配套服务)为两大核心功能,以环境保护、解决就业、文化传承等为子功能,产业类型由第一产业为主转型为以第三产业为主或一产和三产相结合为主,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图钉效应下的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体系见图3。这一重构模型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协调旅游开发、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关系,即通过功能重构,突出核心功能与价值,通过乡村旅游子系统与新农村建设子系统的合作,来增强农村竞争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实现最终的价值创造。

图3 图钉效应下的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体系图

1.以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为核心。居住是保障农民基本生存、生活及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功能之一,而旅游型新农村是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新农村模式,其旅游服务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旅游型新农村要以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含社区配套服务)为核心,通过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完善村民居住功能,提升社区配套服务和村民生活品质,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增强乡村旅游接待能力与水平,使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成为旅游型新农村在图钉效应下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等目标。

在图钉效应下,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作为核心功能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同时,随着它们的不断发展也会为旅游型新农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旅游型新农村是乡村旅游活动的空间,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两个子系统协同发展、相互融合,为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撑和政策保障,形成对核心功能的一个稳定的支撑面。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旅游服务所依赖的交通、卫生、环保、网络配套等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而且是核心功能完善的动力源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更是核心功能进一步完善的强有力的保障。随着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作为旅游型新农村的核心功能而得到不断发展,旅游型新农村将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旅游型新农村的乡村居住环境会得到极大改善,农村地域性景观风貌得到保护,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村民居住功能和生活品质得到提升。同时,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会极大地增强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提高乡村旅游的质量,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2.以环境保护、解决就业、文化传承等为子功能。在新型城镇化推动下,环境保护、解决就业以及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成为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基本支撑功能。旅游型新农村要以环境保护、解决就业、文化传承等为子功能,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旅游型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环境改善,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带动地方文化的传承。

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体,旅游型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与此同时,惠农富农也是旅游型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目的和最根本的动力。旅游型新农村必须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在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乡村作为中华优秀文明的传承者, 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乡土文化特色,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在农村这一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也同样需要在这一特定环境下保存和发展。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旅游型新农村应深入挖掘优秀的民俗民风,不断提升乡村文化魅力,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3.以三产为主或一产和三产相结合为产业类型。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最终促进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32]。目前,我国旅游型新农村的产业发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依托乡村农业资源(如田园农作物或花海景观、产业集群式的农业观光园等)开展的乡村观光休闲游,是一产和三产的结合类型;另一种是依托乡村民俗文化或闲置农居等开展的乡村文化体验游或乡村民宿度假游,是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类型。因此,旅游型新农村的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业科技得到推广,农产品得以就地消化,乡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以乡村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能真正使乡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发挥作用,为农民创造财富。旅游型新农村要很好地利用农村当地的优势旅游资源,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利用。

4.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政府职能。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组织,其职能定位准确与否,履行职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三农”政策能否在基层农村得到贯彻落实。我国乡镇政府处于国家正式权力组织(县级政权)与乡村之间,上接国家而下联农民,这种特殊的居间地位使它具有超出国家与社会之影响的自身特性和自身逻辑[33]。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准确把握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对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推动旅游型新农村的政府职能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并遵循明确功能定位、合理划分权责、科学定岗定员、加强队伍建设的改革思路,增强政府为基层乡村居民和游客服务的能力,提高政府的服务运作效率。各地乡村政府应确立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游客的新观念,多方征求村民和游客的意见,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及时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把乡村旅游的民俗化、特色化、地域性发挥到最大,体现乡村旅游的真正意义和内涵。同时根据其他乡村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方针政策,带领乡村居民开发旅游资源、拓展新颖旅游项目、发展多层次经济、增强市场推广力度,积极促进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

五、 图钉化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路径

(一) 旅游服务中心的资源调配

旅游服务决定着旅游者的满意度,尤其是随着旅游业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旅游需求趋于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更高。旅游对象对于旅游者是否具有吸引力,其关键在于旅游业所提供的旅游服务是否完整无缺,是否适应旅游者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必须发挥旅游服务的作用,因此,完善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是旅游型新农村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旅游服务中心的功能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调配,为乡村旅游者提供优质的、特色化的、全程的旅游服务。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者为导向,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具体负责各项旅游服务项目。餐饮部门负责为乡村旅游者提供餐饮服务,提供农村生态型的、无污染的水果、蔬菜、食品,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菜品和饮品,针对旅游者的不同口味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菜单,规范餐饮服务流程和餐饮服务标准。住宿部门负责为乡村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务,利用传统特色民居改造成特色旅馆,既具有乡村的特色风味,又能提供满足城市人现代生活需求的服务,根据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者设计不同风格的客房,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交通部门负责为乡村旅游者提供交通服务,对乡村旅游道路进行维护,完善指引、旅游符号等标志设置,提供乡村停车场管理服务。游览部门负责为乡村旅游者提供游览服务,管理维护乡村旅游景点,规范导游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设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娱乐部门负责为乡村旅游者提供娱乐服务,通过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民俗节庆文化,设计既富有文化内涵又具有趣味性的特色娱乐活动。购物部门负责为乡村旅游者提供购物服务,规范完善乡村旅游购物场所,提供具有乡村传统文化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食品等乡村旅游纪念品,挖掘农副旅游土特产商品。

(二) 社区邻里中心的多元共享

农村社区邻里中心是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单位,既具有服务于农民生产的职能,也有服务于农民生活和旅游者的职能,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农村社区邻里中心的功能保障。因此,旅游型新农村的社区邻里中心的服务与功能要多元共享,不仅要以农民为核心, 还必须从旅游服务角度考虑,以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旅游型新农村的社区邻里中心的服务功能要与旅游服务功能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共享。社区农贸市场可以共享成为乡村农夫市场,结合村民的土特产品售卖,满足旅游购物功能,农民把自己家里的蔬菜、水果、鸡鸭鱼肉等土特产提供给游客,让游客进行选购,这样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了这个环境,享受了这里良好的空气,同时,也可以把农村生态型的、无污染的水果、蔬菜、食品带回城里的家中。社区医疗服务与旅游医疗救援相结合,社区邻里中心不断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能力,不仅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而且可以为乡村旅游者提供专业的旅游医疗救援服务。同时,还可进一步发挥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的优势,把针灸、按摩、食疗统统开发出来,满足乡村旅游者的健康养生需求。推动社区文化与旅游节庆等资源共享,社区文化活动具有乡土特色,节庆活动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成为旅游者参与的旅游活动,满足旅游娱乐功能。

(三) 智慧旅游在新农村的协同创新

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潮流,随着乡村旅游者需求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旅游者的需求已经从盲目需求转向个性化旅游,更加注重旅游体验。旅游型新农村的旅游信息平台要以旅游者个体为核心、以旅游信息服务为基础,通过精细化的旅游信息服务实现现有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实现乡村旅游信息服务手段、渠道、方式的质的飞跃,以改善我国旅游型新农村目前在旅游信息服务方面的不足[34]。具体而言,旅游型新农村的旅游信息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手段,提供面向乡村旅游者个体的旅游信息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可以通过移动支付技术提升乡村旅游者的消费体验;可以依托人工智能做好乡村景点讲解服务,可以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及时记录与分享自己的乡村旅游感悟,乡村旅游者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电子地图可以方便地进行路径导航等。

(四) 村民居住环境的品质提升

通过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大力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旅游型新农村做好村庄建设用地和空间管治规划,对每一块建设用地做好严格的控制。要完善村庄的水、电、暖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加强乡村安全防护和消防设施建设,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整洁村容村貌,既考虑农村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规范, 又遵从农村的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性,保护农村地域性景观风貌,完善农村生态基础设施,维护乡村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得村民居住功能更完善,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增强村民的幸福指数。

六、 结论

随着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传统的乡村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运用管理学的木桶效应到图钉效应的理论嫁接和应用,对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进行探讨,以期为旅游型新农村的产业转型、社区公共服务、解决就业、环境保护等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提升对策。主要结论为:(1)木桶效应下传统农村的功能依赖和缺陷主要在于,传统农村的功能均衡、单一,以生产、居住和管理为主要功能,生产类型主要是第一产业,农村资源、产业的使用、产出效率低,导致农村特有的服务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被忽视,乡村缺乏特色,无法从根本上形成独特的可持续竞争优势。(2)旅游型新农村是强调以旅游发展为主导的一种新型融合发展模式,将其内部组织结构类比一个企业组织,在图钉效应的推动下强调突出核心功能的构建,更利于新农村发展的竞争力提升。(3)运用图钉效应指导建立旅游型新农村的功能重构体系,即以居住、旅游服务(含社区配套)为核心,以环境保护、解决就业、文化传承等为子功能,以三产为主或一产和三产相结合为产业类型,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该体系利于更好地协调旅游开发、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关系,从而转移闲置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居住环境,使乡村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以实现最终的价值创造。(4)提出图钉化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路径,即旅游服务中心的资源调配,社区邻里中心实现多元共享,智慧旅游在新农村进行协同创新,村民居住环境得到品质提升。

目前,对于旅游型新农村的功能重构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本文虽然通过理论嫁接得到了一些理论价值和有实践意义的结论,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国幅员广阔,乡村地域差异明显,旅游型新农村的乡村功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会因地方政策、客源市场、农村资源、文化背景等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尚未对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的地域差异进行深入探讨,仅从总体层面对满足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明显优势、乡村旅游边际价值大于边际成本这一条件的旅游型新农村进行功能重构,构建一般意义上的功能重构模型。其次,此类重构模型尚需进一步地进行实证分析和案例支撑,以检验其有效性和竞争力,有待后期深入开展研究和验证。

参考文献:

[1]李文,谭沂丹,毛寿龙.中国农村与发展的制度分析——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管理世界,2011(10):32-47,187.

[2]范逢春,李晓梅.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动态协同治理模型研究[J].管理世界,2014(9):176-177.

[3]吴必虎,伍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3):11-14.

[4]魏小安.“三农”旅游促进城乡统筹发展[J].中国工商,2005(6):67-73.

[5]操建华.旅游业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贵州省荔波县、云南省昆明市团结乡和云南省石林县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0):72-77.

[6]郑群明.城乡统筹发展应重视乡村旅游的作[J].旅游学刊,2011(12):11-12.

[7]侯兵.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调控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9):71-78.

[8]唐代剑.中国乡村度假简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71-73.

[9]邱云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08(5):17-19.

[10]李庆雷,马继刚,杨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路径探讨[J].乡镇经济,2007(10):15-18.

[11]HJALAGER A M.Agri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Into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1996,17(2):105-110.

[12]HINGTGEN N,KLINE C,FEMANDES L.Cuba in Transition:Tourism Industry Perceptions of Entrepreneurial Change[J].Tourism Management,2015,50(10):184-193.

[13]ANDRAZ J M,NORTE N M,GONCALVES H S.Effects of Tourism on Regional Asymmetries:Empirical Evidence for Portugal[J].Tourism Management,2015,50(10):257-267.

[14]FEDERICO I S.Tourism:Economic Growth,Employment and Dutch Diseas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5,54(9):172-189.

[15]周永博,沙润,梁幸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会分化与整合——环境伦理视野下的西部农村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2):67-74.

[16]马斌,徐越倩.乡镇改革重在乡镇功能的重构[J].中国发展观察,2006(9):35-37.

[17]ALGER T C.Functional Change in Small Communities on the Outer Edge of the Urban Field:The Case of Thornbury[D].Guelph,Ontario: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Guelph,1993.

[18]DAHMS F A.Diversity,Complexity and Change:Characteristics of Some Ontario Towns and Villages[J].Canadian Geographer,1986,30(2):158-166.

[19]HUDSON P.Change and Adaptation in Four Rural Communities in New England,NSW[J].Australian Geographer,1989,20(1):54-64.

[20]EDWARDS M B,MATARRITA C D.Rurality in Leisure Research:A Review of Four Major Journal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11,43(4):447-474.

[21]ZHU F K,ZHANG F R.Functional Transi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Analysis of Land-use Differentiation in a Transect of Beijing,China[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4,41(1):262-271.

[22]张晓山.简析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J].管理世界,2005(5):70-76.

[23]朱启臻.论新农村的特点与新农村建设[J].林业经济,2006(12):19-22.

[24]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6):563-570.

[25]何佳.城乡统筹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与乡村功能重构研究[J].农业经济,2011(4):35-36.

[26]邓爱民,黄鑫.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3(2):105-109.

[27]郑文俊.旅游视角下乡村景观价值认知与功能重构——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1):102-106.

[28]申明锐,张京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J].城市规划,2015(1):30-34.

[29]李莺莉,王灿.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5(6):29-34.

[30]肖利华.反思木桶理论[J].企业管理,2005(5):92-93.

[31]徐文政,莫水台.从木桶到图钉:全球价值网络中的组织功能重构及其边际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6):19-24.

[32]孙涛.农村乡镇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研究——以北京市小红门乡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6(1):68-70.

[33]解冰,张俊飚.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政权之权责制衡与重构[J].管理世界,2008(8)174-175.

[34]李云鹏,胡中州.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J].旅游学刊,2014(5):106-115.

(责任编辑傅凌燕)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ourism-based Countryside:

From the Cask Effect to the Pushpin Effect

XU Qing

(CollegeofTourismandUrbanManagement,ZhejiangGongsh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

Abstract:The tourism-based new countrysid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odel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s the new type urbanization accelerates and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s vigorously, the traditional countryside bears not only the two main function of residence and production but also faces the test of functional integr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By analyzing the urgency of reconstructing tourism-based countryside required by the new circumstances and the functional dependence and defect of traditional countryside under the cask effect, this paper conducts theoretical comb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ask effect and the pushpin effect from management to reconstruct the main functions of new tourism-based countryside and propose the functional reconstructing system with residence and touring service (including community service) as the cor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oviding job opportunities and cultural inheriting as the main focus. The functional reconstructing way of the pushpin-type tourism-based countryside is explored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new countryside though methods including resource allocation of the touring service center, multiple sharing of the community neighboring center and the collaborated innovation of smart tourism etc. This paper provides new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areas includ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f tourism-based countryside, public service of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tc.

Key words:new tourism-based countryside; transformation;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cask effect; pushpin effect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6)02-0089-09

作者简介:徐清,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地开发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及出游力提升战略研究”(10YJA790005);浙江省社科联基金项目“旅游型新农村价值再造和功能重构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2014N102)

收稿日期:2015-06-15

猜你喜欢
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转型
价格认定的创新转型
IBM世纪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