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6-03-02 06:55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2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

易 苇

(四川省财政厅预算编审中心,四川 成都 610016)



四川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几点思考

易苇

(四川省财政厅预算编审中心,四川 成都 610016)

摘要:随着全省范围内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全面启动,已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覆盖全省各行各业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在国家政策要求范围内,本文就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特别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绩效考核;财政补助

为规范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按照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分三步推进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四川省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经过6年多时间,已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覆盖全省各行各业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推进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笔者结合近年到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调研绩效工资改革工作的推进情况及经验做法,对深化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1我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情况

我省在认真总结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从2010年1月1日起,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确定水平、核定总量,明确来源、财政补助,绩效考核、自主分配”的机制,在全省范围内积极稳妥地推进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也由此开始。我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涉及农、林、水等部门下属相关科研单位及农业高等院校等众多事业单位,在职、退休职工共约9000余人。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水平由同级政府人社、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财力状况、物价消费水平、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公务员规范后津贴补贴水平、行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核定。各级人社、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本级政府直属及各部门所属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在现行财政财务体制下,按照“综合预算、单位统筹、财政补助”的原则筹集。以省级为例,人社、财政部门按照省级公务员规范后津贴补贴水平核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对在职人员绩效工资低于基准线的差额部分,由省财政区分不同单位类型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其余部分由单位按原经费渠道解决;对在职人员绩效工资高于基准线的部分,财政不予补助,由单位自行解决。发放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所需经费,省财政结合在职人员绩效工资水平、单位性质等按不同比例予以补助。

2我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衷心拥护,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科研事业发展,但在推进绩效工资改革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2.1 收入差距问题

由于不同地区之间财力状况和不同单位之间的创收能力存在差异,各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退休人员补贴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单位间差异十分明显,个别单位绩效工资水平超高,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之间相互攀比的情况。

2.2 收入来源问题

由于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发放绩效工资的资金来源不稳定,特别是受市场环境、收费许可、行业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年度间收入起伏较大,导致单位在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中面临较多困难,也给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带来较大变数。

2.3 总量调整问题

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提出因人员增加以及收入出现增减变化等情况,需要调整绩效工资总量。由于目前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建立,绩效工资总量一旦核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发展事业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2.4 “逆向调节”问题

一些农业科研单位认为在职人员基准线就是财政保障线,在财政按基准线托底补助后,部分职能弱化、创收能力不强,绩效工资水平在基准线附近徘徊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受到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时,财政按基准线托底补助后,单位衍生了等、靠、要思想,发展事业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下降,使得财政补助出现“逆向调节”现象。

2.5 内部分配问题

由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30%~50%),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待遇与一般工作人员难以拉开差距,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出现“能人”创收积极性减弱和人才外流现象。同时,为维护稳定,对部分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富余人员、离岗待退人员,单位按基础性绩效工资解决其待遇,增加了单位的运行负担,在职人员也出现“不做事也拿钱”的想法,进一步影响了单位创收积极性。

3进一步深化我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几点思考

笔者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就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深化我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3.1 完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整机制

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础上设定上浮比例或下调比例,激励单位积极创收,促进单位发展。对不同类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制定不同的绩效工资核定办法,根据单位特点和单位收入状况适时调整各单位绩效工资总额。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应结合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核定,对于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对于公益目标任务完成不好、考核较差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

3.2 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进行上限核定

分类确定绩效工资“最高线”,实行总量控制,单位在核定的总量限额内进行管理。同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单位间差别不能过大,最高与最低控制在2倍以内较合理。这既能促进绩效工资水平公平合理,又能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绩效工资正常的激励作用。

3.3 从政策上提高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灵活度

根据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特点,鼓励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收益按70%的比例划归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所有,对职务发明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不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不作为工资总额基数,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管理。同时允许农业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条件下,经所在单位批准从事创业或到企业开展研发、成果转化并取得合法收入;允许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农业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取得的收入及单位设立流动岗位发放的薪酬同样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管理。

3.4 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结果,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不同类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资源配置方式,实行以全额保障、差别供给、过渡扶持为主要内容的分类管理模式;根据同一类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收入来源和资产状况,合理确定财政预算分层管理方式。对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单位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收支彻底脱钩,财政对单位实行定额定项预算管理,正常业务经费以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形式予以保障。基本支出按事业单位经费定额标准核定;项目支出根据单位履行职能情况据实核定。对公益二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根据单位业务特点及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具体类别,以单位成本、支出定额、市场价格为依据,由财政分类安排必要的经费补助。在财政补助经费限额内,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自主安排。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过渡期结束后不再拨付其他经费。

3.5 完善绩效工资财政补助办法

做到分类分项补助资金,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采用不同的财政保障政策,鼓励单位发展事业,努力创收,有效防止“逆向调节”问题。为适应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收入渠道复杂、起伏较大的特点,按照“综合预算、单位统筹、财政补助”的原则,根据单位性质、绩效工资水平、收入状况等因素制定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财政补助办法。对基础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和应用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分类补助,如基础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收入少就应多补助,应用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收入多就应少补助,使绩效工资财政补助政策更公平合理。

3.6 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来说,第一,应明确奖励性绩效工资要向业务骨干倾斜、向一线倾斜、向做出突出业绩的人员倾斜,增强单位的人才竞争力,保证单位的长远发展。第二,应该降低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比例,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经过测算,奖励性绩效工资达到绩效工资总量60%~70%的比例比较合理,最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第三,要进一步完善绩效分配机制,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应以职工个人和所处的团队的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而不是以学历、资历、职称为主要依据,给每个人以平等的发展机会。在农业科研单位,职工多为知识密集型劳动力,更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工作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因此,在建立激励机制时,形式应该更为丰富化、多样化,如对工作业绩突出者的奖励可以是更长的带薪年假、旅游度假的机会、外出培训提升自我的机会等。

3.7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从事基础研究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要重视发表论文篇数、论文质量、主持课题数量和获得成果数量等指标;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要以是否解决行业重大问题和农业实际应用技术等为指标;而对于农业科研信息服务机构,要以购买的资源覆盖面、提供的文献信息专题服务量以及读者满意度等为指标。所有的考核指标要尽量量化并具有可操作性,并多从职工的需求方面考虑,增强职工的集体归属感和个人满意度,这样才能对职工真正起到激励作用,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科研单位的长远发展。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个缩影。在改革中,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纳合理化的建议,努力做到公平、公开、公正,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调控机制,从而调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焱等. 云南省农业科研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探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13(1).

[2]陆美芳.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若干思考[J]. 经济师,2015(1).

[3]黄小华.新形势下农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工作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1(6).

[4]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2016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以净资产为主导的绩效考核机制创新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北京市属医院绩效考核有新规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
加强绩效考核 提升管理效能
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程序设计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