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草产业制约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6-03-02 01:20祁晓梅安光生
甘肃农业 2016年14期
关键词:南县饲草料牧草

祁晓梅,安光生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工作站,甘肃肃南 734400)

肃南县草产业制约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

祁晓梅,安光生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工作站,甘肃肃南 734400)

笔者分析了制约肃南县草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今后肃南县发展草产业必须转变观念,加快饲草料生产、抢抓机遇,注重草产品开发、科学种草,建立信息网络、以合作社+农牧户的发展模式,加快草产业生产发展的步伐。通过发展草产业,走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草产业;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广袤的天然草原是祁连山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甘肃河西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绿色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草原逐步从生产转向生态保护后,肃南县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正确指导和积极稳妥地推进自治县草产业发展。目前肃南县草产业面临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肃南县草产业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一、草产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中段。境内地域辽阔、草原广袤,平均海拔3 200米,气候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全县有耕地面积16.3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0.46%,基本草原面积2 677.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74.73%,天然草地共分11个类25个组83个型,有植物71科302属706种,其中饲用植物23科154属378种,牧草总贮量18亿公斤。畜种构成以甘肃高山细毛羊、河西绒山羊和肃南牦牛为主。

(二)草产业现状

肃南县是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县。天然草地是自治县最大的优势资源,也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源。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天然草原植被盖度降低,产草量下降,优良牧草减少,草原退化严重。2008年比1984年的18亿公斤下降了4.6亿公斤(见表1)。为保护草地生态,县上把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建设作为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加以落实,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规范,项目拉动,大力实施围栏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补播改良天然草场以及加大人工饲草料种植、改良牲畜、治虫灭鼠等措施,不断增加饲草供给,减轻天然草地放牧压力,在草地生态保护、建设以及草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据统计至2014年全县草原围栏1 030万亩;实施草原补奖政策2 091.9万亩,其中:禁牧684万亩,草蓄平衡区1 407万亩;鼠虫害治理750万亩;补播改良草地281万亩;累计修建暖棚5 177座49.67万平方米;建设规模舍饲养殖小区55个,舍饲养殖各类牲畜12.24万头(只);建成饲草料加工点407个,配备饲草料加工配套设备1 217台;建成青贮氨化窖(池)224个,年青贮氨化饲草料2 856吨;人工饲草料种植10.5万亩,其中:一年生牧草种植6.1万亩,年产青干草3 167.38万公斤;多年生饲草面积4.4万亩,年产青干草5 210.34万公斤;同时,加快秸秆饲料转化利用推进工作,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粉碎等技术,加工秸秆饲料2.03万吨。部分缓解了天然草地的压力,植被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产草量得到了增加,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草畜不均衡的现状。

表1肃南县草地资源变化动态

二、草产业制约因素分析

(一)人工饲草料地经营管理水平低,不具备产业化特征

肃南县人工饲草料地在布局上不够集中连片,种草规模小,成点状分布,基本上是由一些弃耕地、圈滩、荒坡以及退化草地而成,缺乏有效的灌溉工程,土壤肥力不足,大型机械无法应用。另外管理落后,服务跟不上。种草的技术服务对草产业的支持不够,优质牧草育种技术、高效栽培技术、草产品加工技术还很欠缺,一些优良牧草因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和种子缺乏等因素,难以大面积推广种植,区域性集中连片种植的牧草很有限。且群众追求技术进步、效益的动力不足,在种植人工饲草料方面投入不足,多数牧民对牧草管护、刈割、晾晒、调制、加工的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种草大户、专业户还不够多,带动能力不强,种草、管草和用草的经济社会机制尚不健全[1]。初步建立起的草产业生产基地,因受牧草产量、品质提高的限制和草产品商品化进程缓慢的影响,活力不足。尚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特征。

(二)草产品加工能力弱,缺少带动草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草产业链条短,牧草加工增值能力弱,群众从草产品开发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很有限,增收困难。牧草唯一的增值方式是转化为畜产品后实现增值[1-2]。然而由于受地理环境和交通影响,这里的牧民主要以天然草原放牧为主,建成的养殖小区也仅仅利用有限的几个月,对草产品的依赖性不大。当地草产品开发几乎是空白,没有开发出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草产品,市场上流通的草产品仅为少量的最初级的青干草草捆,各类草产品市场尚不成熟,订单草产品、鲜草直接销售、养殖小区与草业生产基地的长期供需关系还未大面积形成。专门从事草产品加工销售并具有一定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企业尚无一家。

(三)草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差,机械化程度低

现代产业的发展必须满足生产规模化、加工机械化的要求。草产业也不例外,规模化的生产和种植、收获、加工机械化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在目前劳力紧缺的情况下,应用机械化是草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2]。肃南县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适应规模化生产的机械和设施配套相对薄弱,大部分乡镇在牧草种植、收获、捡拾、打捆都是人工操作,机械化作业程度很低。再加上贮藏不当,牧草贮藏多在露天搭架堆放,长期风吹日晒,造成收获后的牧草枯黄霉变,这种情况难以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草产业的发展,不利于草产业发展和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草产业发展劲头不足。

(四)信息服务滞后

信息是产业的灵魂,没有信息的流动,产业就会缺乏生机。肃南县交通通讯不发达,流通不畅,一些牧区信息严重缺乏,草产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服务不到位。对市场的复杂情况和发展趋向不能准确把握,在信息收集、分析、发布等工作方面不及时,行动就会迟缓滞后,耽误最佳时机,难以产生好的效益,甚至造成草产品的积压。还没有形成整个产业系统协调运作的合力效应。

三、草产业前景分析

(一)草产品需求潜力巨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家畜数量将会有增无减,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迅速发展的畜牧业急需草产业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3]。同时,国家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启动、牧区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使得天然草原的载畜量受到限制,天然草场上退下来的牲畜就要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其营养需求。目前,全县天然草原禁牧面积684万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2.7%;草畜平衡面积1 407万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7.3%。2014年肃南县年末存栏牲畜87.46万羊单位,天然草原核定适宜载畜量为59.05万羊单位,天然草场上有28.41万羊单位的牲畜要通过其它的方式饲养,按每个羊单位每日1.8公斤青干草量计算,每年需要18.67万吨牧草,饲草需求缺口大。因此草产品的需求量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二)草产业发展迎来有利时机

近年来肃南县紧紧围绕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一主题,把发展绿色畜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加大力度对天然草原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扩大种草规模。2015年中央1号文件对发展草食畜牧业给予了利好政策: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省委1号文件也作出:扩大荒滩、荒坡种草,大力发展草产业。对优质饲草基地建设、秸秆饲料化利用等给予补贴。这些利好政策都将草产业推向了较好发展的快车道。目前,肃南县绿色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较大限制因子就是饲草料缺口,发展草产业是解决草畜矛盾的最优途径。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解决畜牧业所需的饲料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大大降低畜牧业对粮食的依赖,同时草产业低成本、高产出的良好性能为农牧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不仅仅要保守地维持草原生态,更要积极开发建设优质、健康、有活力的草产业,作为畜牧养殖业、奶业的上游产业。使草原在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上,提供优质、安全的畜牧产品。

(三)具有发展草产业的良好条件

优质高效的草地系统除了要保证天然草原的植被保护、合理利用这两个方面外,还要保证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起高效优质的多年生草地,从而提高草地生产力。肃南县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大的乡镇其地理位置、气候以及灌溉条件都是发展草产业的最佳区域,特别是肃南县明花乡、祁丰乡、白银乡以及沿山地带。可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形成区域性专业化牧区草产业经济带,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化问题,而且也为当地群众解决饲草饲料缺乏及增收开辟崭新途径。即使在海拔高的纯牧区,也可建立相当规模的以一年生禾本科燕麦、小黑麦以及多年生披碱草、老芒麦为主的牧草地,满足不同地区群众的需要。同时可利用荒坡、荒滩以及退化草地进行补播封育形成一定规模的打草场,作为防灾保畜基地。

四、草产业发展对策

(一)保护天然草原,重视饲草料生产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生态优先理念。进一步加大天然草原保护工程建设力度,严格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和基本草原保护、禁休牧、草畜平衡、划区轮牧等制度,彻底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破除依赖自然放牧的传统习惯。积极鼓励和引导农牧户不断扩大人工饲草料生产,树立舍饲圈养、精细喂养、科学管理、注重草产品、畜产品品质的新观念,破除“没有草场难养畜”的狭隘思想。同时政府把发展草产业作为促进农牧民增收和牧区发展、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定强有力的保障政策,大力扶持草产业,彻底转变“重畜轻草”的思想,要同抓畜产品一样去抓草产品生产,让大家真正认识到草业与农业一样重要,是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像重视农作物一样重视饲草生产,使天然草地真正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逐步得到恢复。

(二)建立人工草地,扩大饲草料生产

根据肃南县草地资源特点,以人工种草和牧草种子生产为突破口,建立规模化的优质牧草生产和牧草种子繁育基地,保障草产品的稳定供给和畜牧业平稳发展。肃南县作为一个纯牧业县,饲草料短缺是目前限制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据调查2014年肃南县农牧户用于购买饲草料的支出占牧业支出的近一半。而目前的现状是天然草原有684万亩实施禁牧,有1 407.9万亩实施草畜平衡,还有近600万亩的草原在一些边远,利用受限的区域,完全依靠天然草场放牧已很难维持现状和发展畜牧业。传统的以放牧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已经走到尽头,不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走种草养畜之路,就是死路一条。退牧还草工程、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项目和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为人工草地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要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在原有基地的基础上,在一些土地资源充裕、土壤条件较好、交通便利、有灌溉条件、适合机械化作业的乡村,以农牧户+合作社为单位组织生产,新建和改建集中连片、上规模的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草产业专业村、专业乡的产业格局。同时,要加强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把生产牧草种子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肃南县具备生产燕麦、小黑麦、披碱草、老芒麦等优良牧草种子的水热气候条件,生产出来的牧草种子是符合标准要求的。

(三)抢抓利好机遇,注重开发草产品

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大好机遇,充分挖掘饲草料资源优势,树立饲草料多元化的新观念,大力发展草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加快草产品生产、加工,注重草产品开发。国内外草产品开发主要以紫花苜蓿为主,肃南县的明花乡、祁丰乡的天生场以及白银乡适于种植紫花苜蓿,开发优质的苜蓿草产品。其他大多数区域地处高寒地区,有适于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小黑麦、披碱草、老芒麦等优良饲草,能够建立起高产优质的人工割草地,开发出禾草草产品。目前市场上草产品供不应求,青贮饲料包也越来越受到牧民群众的喜爱,销路好,苜蓿草捆1 600元/吨,其它青干草草捆售价在700~1 000元/吨以上,青贮饲料包1.4元/公斤。同时,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牧草种子,仅2015年肃南县草原补奖政策良种补贴人工饲草料地、退牧还草工程和退化草原补播改良所需牧草种子在19万公斤以上,所需种子全部从外地购进,价格昂贵。因此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发展草产业

组织农牧民群众和基层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培训和参观学习,加强高产栽培、草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既具有牧草栽培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又具有产品加工营销知识与市场开拓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与开发,重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开发[4],提高牧草产量、质量以及牧草加工技术。研发适合牧区实用的机械,替代劳动力,从人工牧草收获、青贮加工等开始,进一步发展野生牧草刈割、采种机械和设施的改进和制造,减少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用工量和成本,提高草产品的机械化、规范化水平,走精品发展之路,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草业生产基地。

(五)建立信息网络体系

建立健全草畜产品信息网络,加强对产品营销形势、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增强服务功能,为草产业发展提供及时、准确的产品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生产信息。同时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完善草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结合,拓宽销售渠道,畅通各种形式的对接直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六)建立合作社+农牧户的发展模式

培育壮大合作社以企业的形式开发草产品,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新建扩建草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扩大合作社的生产规模。积极引导合作社+农牧户的订单发展模式,将农牧户分散种植的优质牧草统一收购进合作社加工,再由合作社销售给农牧户或养殖场。形成合作社牵农牧户、农牧户带基地的产业化格局[5]。产业要发展,技术是关键,在草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作支撑,将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和贮运等各环节组装配套,并使之与市场的需要相适应,大力支持合作社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增加草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草产品提高质量,同时发挥肃南县无公害环境的优势,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打造绿色产品,创出品牌。只有这样,肃南县的草产业才能得以持续稳定发展。

[1-2]宋乃平.肖绪培.王峰.盐池县草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草业科学,2013,30(12):2091-2096.

[3]裴成芳.天祝县草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4):110-113.

[4]韩天虎,王汝富.王俊梅.甘肃发展草产业优势分析及对策[J].草业科学,2005,22(9):66-70.

[5]朱晓娟.河西少数民族地区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措施[J].草业科学,2003,20(10):55-57.

(编辑:张琼琼)

S274

A

1673-9019(2016)14-0023-03

2016-06-24

祁晓梅(1971-),女,宁夏隆德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草地保护建设和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南县饲草料牧草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肃南县通用飞机场拟选址气象条件分析
欢天喜地过大年
国审牧草品种
——黔南扁穗雀麦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清丰县奶牛饲草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适宜藏北“窝圈”栽培的牧草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