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华,侯胜田,王海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建议
张玲华,侯胜田,王海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是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具有广阔的市场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发展尚处于小规模和政府主导的初期探索阶段。目前,国外患者青睐中医药医疗服务,中医药医疗服务境外消费呈局部、小规模的特点。海外合资中医医疗机构少,中医医疗人才自然人流动规模小。为推动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本文提出应开展中医药国际远程医疗服务业务,发展中医药医疗旅游,发展海外中医医疗机构,扩大中医药医疗人才出口规模。
中医药;医疗服务;服务贸易;现状;建议
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商服贸发〔2012〕64号)提出中医药服务贸易应在医疗、科研、教育、文化等领域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推进模式。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作为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来源,具有广阔市场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医药医疗服务包括中医药医疗、保健和护理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中医药服务及中医药社会服务[1]。《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根据服务提供方式的不同,把服务贸易分为4种模式,即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笔者现结合中医药医疗服务的特点及我国在中医药医疗服务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现状,提出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4种模式下的发展建议,为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对策,以推动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
1.1 跨境交付——远程医疗技术可支持中医药国际远程医疗服务
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的跨境交付模式,是指我国境内的医疗机构向其他国境内的居民或患者提供中医药国际远程医疗服务,如中医药远程诊疗、国际会诊、养生保健国际咨询等。
目前,国内基本尚未开展中医医疗的跨境交付,我国的远程医疗技术可支持中医药国际远程医疗服务。我国的远程医疗虽然开始相对较晚,但发展很迅速,作为远程医疗的核心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字化医疗设备技术、医院信息化管理技术都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2]。我国远程医疗技术应用已有20余年历史,现已在国内广泛应用,如偏远地区医疗、应急灾情支援等都得到发展并处于实际应用阶段。“海上中医”国际(远程)会诊平台作为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平台的示范窗口,将中医医疗资源与数字化中医创新科技相结合,实现了中医医疗服务的远程化、国际化,打造了中医药跨境交付的先驱平台。
1.2 境外消费——中医药医疗服务受到国外患者青睐
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的境外消费是指国内医疗机构在中国境内给国外居民或患者提供中医药医疗服务。中医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是中国境内的医疗机构。消费者是入境非中国国籍的人,其中包括专门入境寻求中医药医疗服务的人,如通过医疗旅游形式或个体自行寻医等形式来到中国,也包括在华工作并寻求中医医疗服务的外籍人员。消费场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当前,我国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的境外消费模式是局部、小规模、带有政治特点。据笔者分析,来华寻求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的国外患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政要人物,这类患者为双边文化交流及双边医疗方面的政府协议等项目的签订实施做出了贡献。第二类是医疗旅游形式的“报团”患者,这类患者通过中介机构进入中国获得中医医疗保健服务。据三亚市中医院官方数据显示,该院自2002年率先开展“中医康复疗养游”至2014年3月,已接待俄罗斯、瑞典、挪威、奥地利、德、法等国客人30余批,接待国外疗养包机10架次,累计接待外宾3万余人次[3]。第三类是个体患者,这类患者有中医医疗服务的需要,他们通过网络或他人了解到中国境内某家医疗机构擅长治疗其所患疾病而来华就医。
1.3 商业存在——海外合资中医医疗机构少
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的商业存在主要是指境外办医。如国内中医医疗机构通过投资、人才或技术输出等方式,在境外设立合资、合作或独资中医医院及中医诊所等医疗机构;国内健康服务业领域的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等。
虽然海外中医机构数目众多并不断增长,但我国的海外合资或独资中医医疗机构少。资料显示,全球目前已有194个国家或地区有中医医疗机构,海外注册的中医机构超过5万家[4],遍布五大洲。而我国直接投资或合作合资的中医医疗机构所占比例很小,基本由当地资金和资源建设。对此,我国中医药机构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等机构也做出不懈努力。如同仁堂采用“以医带药”的策略在海外开设中医诊所,发展其海外事业;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共建德国魁茨汀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建立马来西亚同善医院中医门诊部、新加坡中医门诊等广安门医院海外门诊部。另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对外医疗合作。如与瑞士在10个城市开设了中医诊所,从国内16个省市选派了106人次中医专家赴当地工作[5]。中心为了扩大中医药境外医疗合作规模、规范中医药境外医疗合作项目,积极促进有关国家和地区中医学会、中医药中心、针灸学会等行业组织的建设。
1.4 自然人流动——中医医疗人才自然人流动规模小
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的自然人流动模式主要包括中医医师、中医药专家、中医针灸师等中医药人才作为外派劳务人员到境外医疗机构入职工作,或作为培训、合作交流专家到境外开展医疗合作项目等。
目前我国中医医疗人才的自然人流动规模小,在对外劳务合作的劳务人员中占比不大。虽然2013年我国派出各类劳务人员达52.7万人次,但中医药医疗相关人员估计不到1000人次,其中以中医师的国际交流为主,实际长期在境外从事中医医疗服务的并不多。此外,中医医疗人才自然人流动的渠道较为单一,仍以官方组织为主。我国中医药人才在医疗服务方面的自然人流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①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等官方机构外派中医师和中医药专家到国外合作机构。②由中医药院校或中医医疗机构对外合作项目的需要为国外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人才。以安徽为例,2002-2011年,安徽中医学院总共仅有162位毕业生在国外从事相关的医疗活动[6]。③由政府派驻援外医疗队中的中医师;中医药国际会议、世界卫生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合作项目的合作交流需要的人员流动。④其他途径,如通过中介服务公司推介或个人组织在国外从事中医医疗服务。这种以官方组织为主的形式并不利于自然人流动规模的扩大。自然人流动的国际主流模式是以民间和个人组织渠道为主,这适应自然人流动单批规模小、多批次、专业性强及灵活分散的特点,同时能最大程度规避签证配额等壁垒[7]。
2.1 开展中医药国际远程医疗服务业务
在当前历史机遇面前,发展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跨境交付值得尝试。国内有关医院可在多(双)边政府合作协议或与国外医疗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业务中增加建设远程医疗,促进双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深入合作。已面向国外患者提供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医院可率先尝试开展国际远程医疗业务。一方面,医院可为国际患者提供会员制服务,不仅为国际患者提供院内医疗服务,在其回国后仍可提供院后服务,如远程疗效评估、健康咨询、养生保健指导等系统和终身服务;另一方面,医院还可通过远程会诊扩大国际医疗服务业务。当国外患者寻求中医医疗服务,由于各方面原因不便来华就医时,远程会诊则可发挥其巨大作用。通过网络,国内中医专家既能及时获得患者病情资料,又可与现场医生展开讨论,合作完成治疗方案。国内有条件的中医机构也可学习已面向国外患者提供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的医院成功经验,开展国际远程医疗业务,或与已有国际远程医疗业务的医院合作,分流业务,互利共赢。
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医疗的跨境交付业务,不仅能拓展中医医疗国际服务能力,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新途径;而且能为国外患者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可大大改善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降低医疗成本。总之,中医医疗的跨境交付的意义在于打破地域界限,让更多人享受高水平的中医药医疗服务,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这无疑将促进人类医疗和保健事业的发展。
2.2 发展中医药医疗旅游业
我国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境外消费模式中的主要消费者是以医疗旅游形式入境消费。因此,发展中医药医疗旅游业是促进我国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境外消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拥有中医药特色资源的城市或地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中医药物质资源、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和疗效显著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大力发展中医药医疗旅游产业。如海南、上海、广州、北京、甘肃等地已开始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发展中医药医疗旅游。有关机构开发中医药医疗旅游目的地选择、服务项目设置、出入境事宜、医疗保险、行程安排等全套中医药医疗旅游服务方案,扩大医疗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和市场规模;积极推动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纳入国外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获得国际认证。同时重视品牌建设,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以疗效为核心,以服务体验为重点,打造全球知名的中医药医疗旅游品牌。
发展中医药医疗旅游业,是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跨境消费外汇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拉动中医药服务产业链的抓手。此外,发展中医药医疗旅游,有助于提升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医疗服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8]。
2.3 发展海外中医医疗机构
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商业存在模式的发展,可依托海外民间中医机构实体,以注入资金、输送国内中医类人才等形式开展。在巩固已有合作中医医疗机构基础上,政府引导政策向民间中医医疗机构倾斜,将国内外中医医疗机构的特点和优势相结合。国内中医医疗机构有一些规模较大,有较好的资金实力、科研能力和人才优势;而海外中医医疗呈小规模分散的个体诊所、医疗保健中心为主体的经营业态,但市场分布面较广。将国内的资金、中医药人才、中医药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等投资到国外现存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实现我国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商业存在的渗透式发展。
以投资海外中医医疗机构的方式发展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的商业存在,既能克服海外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的贸易壁垒,又能促进当地中医药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海内外民间机构合作落实具体项目,将形成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模优势,深化中医药国际化。
2.4 扩大中医药医疗人才出口规模
为促进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的自然人流动模式的发展,应扩大中医药医疗人才出口规模,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从民间到官方的全面开展。在民间层面,鼓励医疗机构与国外有关机构建立交流合作项目,双方互派医疗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交流、培训、学习等。在官方层面,增加对外交流合作项目中人员派遣,增加批次、扩大单次项目合作人员交流规模;建立中医药专家人才库,根据海外的需要,统一协调相关中医医疗人才的输出。同时,不断拓宽中医医疗人才自然人流动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序引导民间组织自行集中促进职业的自然人流动,在政策、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自然人流动的便利化。
我国中医药医疗人才有比较优势,扩大中医药医疗人才出口规模,促进自然人流动,既能创造中医药人才就业新途径,缓解就业压力,又能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做贡献。
当前,中医药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和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中医药疗法进行医疗保健。我国也把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作为重要的贸易政策,把中医药服务贸易提升为促进贸易增长的新动力。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作为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医疗领域发展处于小规模、政府主导的初期探索阶段,未来10年间将是快速发展期。为促进我国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的发展,应增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跨境交付方面,鼓励有国际医疗合作的医疗机构尝试开展中医药国际远程医疗服务;在境外消费方面,大力发展中医药医疗旅游业,重视中医药医疗旅游的品牌建设;在商业存在方面,以境外中医医疗机构实体为依托,以中医药合作与交流等为契机,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中医医疗机构的合资、合作办医;在自然人流动方面,扩大中医医疗人才自然人流动出口规模,加强中医药人才自然人流动管理水平,拓宽出口渠道。
[1]黄建银.以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J].世界中医药,2012,7(3):185-187.
[2]张志彬.远程医疗的应用及发展现状研究[J].医疗装备,2008,21(12):4-6.
[3]三亚市中医院.医院简介[EB/OL].[2014-05-31].http://www.syzhy. com/Acticle/yyjj/20140531123800_7.shtml.
[4]尚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很大[J].中国对外贸易,2013(4):58-59.
[5]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合作办医,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步伐[EB/OL]. [2007-03-07].http://www.wfas.org.cn/news/inside/200703/262.html.
[6]周亚东,顾义俊,叶卜磊.安徽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调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2):1170-1172.
[7]陈昭,刘静.我国自然人移动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 2014(6):34-36.
[8]侯胜田.以中医药为特色的中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2):1-3.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TCM Medical Service Trade
ZHANG Ling-hua, HOU Sheng-tian, WANG Hai-x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TCM medical service trad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CM service trade. Developing TCM medical service trade has wide market and strategic importance. Development of TCM medical service trade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exploring stage with small scale and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Recently, foreign patients prefer TCM medical serve. TCM medical service trade in abroad shows the partial and small scaled characteristics. The number of joint venture TCM treatment centers is small, and movement of personnel is ra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CM service trade,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following four suggestions: conducting TCM international tele-medicine service trade, developing TCM medical travel, investing mo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CM medical centers, expanding the scale of exporting TCM medical talen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service; service trade; current situation; suggestion
10.3969/j.issn.1005-5304.2016.03.001
R2-05
A
1005-5304(2016)03-0001-04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4JGB062);北京市共建项目(2011年)
侯胜田,E-mail:houst@bucm.edu.cn
(2014-12-09)
(2015-05-29;编辑:梅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