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支撑

2016-03-02 07:52邓草心
梧州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德国职业文化

邓草心

(梧州学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西 梧州 543002)

德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支撑

邓草心

(梧州学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西 梧州 543002)

根据系统理论和社会生态学理论,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据此,教育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外部社会环境的支撑。该文重点分析和阐释德国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制度三支撑要素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撑作用。

德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民族文化;制度设计;经济资源

教育改革与发展,既是教育系统自身的自律运动,也是调适和建构良性社会生态关系及其关系格局的社会系统整体运动。德国教育通过持续改革与发展,形成一个符合社会生态法则并与社会相协和、共进步的良好形态,并以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实力与形象成为世界教育强国。德国的教育成功改革与科学发展得益于社会的强有力支撑,而这一社会支撑又集中体现于文化、经济和政治三个层面:思想意识层面、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它们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一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支撑体系。

一、一种合理性、合人性、合社会性的民族文化

文化支撑是所有社会支撑中的基础性支撑,它决定着社会所有其他支撑力量的深度与强度。在德国,文化支撑的核心是民族理性精神,它体现于德意志民族特色的合理性、合人性、合社会性的社会哲学及其教育价值谱系。

(一)价值取向与文化无意识

1.文化形态是解释教育模式的关键点

德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社会文化和教育价值取向,而这种取向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早期的德意志文化主要成型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交流融汇,后经中世纪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古典人文主义文化、近代启蒙主义文化、浪漫主义文化、新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多种文化融合发展,逐步形成现代德意志文化。德意志文化具有理性、思辨、严谨、系统等主要特质,而这些文化特质又滋养出科学、理性、思辨、系统的社会哲学、教育哲学及其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或一个人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及其过程后评价事物时的某种特定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的弥漫,构成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与环境氛围,它规定并支撑着社会哲学观及其社会行为路向。

2.德意志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无意识

德意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嬗变与积淀过程中,形成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无意识。这种文化无意识无法察觉,但对民族的型塑与支配作用却无法估量。在文化无意识的内力驱动和外向运作下,德意志型塑出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兼融的民族品性特质,以及由此衍生的“自由与理性是人的本性”这一特别的民族思维定式与行为习惯,形成自然而非矫揉造作的人本性、学术性、实用性与社会适应性并重的民族教育传统以及这种传统的历史沿袭性、稳定性与连贯性。两方面的合力,无疑有力并有效地支撑了德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理性主义的教育哲学观

理性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教育哲学是德意志民族的重要文化历史遗产,其支撑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1.各得其所的教育观

所谓各得其所的教育观,是指能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获得最佳教育并实现最优发展的教育理想愿景。遵循“各得其所”这一普遍性教育理想愿景,一是个人根据自己的资质与兴趣,理性选择适合成长成才的学校和专业、职业和岗位,从而为各得其所的教育观及其教育分流制度构成重要的支撑;二是国家致力于建构一个科学完善的、激励而非淘汰的教育与人才培养制度,保护基于理性主义的社会教育价值态度和合理分流与同等学历等值的制度,保护和鼓励人才成长,使每个社会成员在各得其所的教育中获得成功并在各自中意的岗位上愉快工作。

教育分流是实现各得其所教育的重要制度设置。在德国,学校教育分流基于两个原则:一是完全基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愿景和兴趣爱好;二是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分流后的“所有三类中学都制定了相当高的教育目标,并且确保学生能够在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接受相当长时间的连续性学术训练。它们的教育目标不只是技术性或职业性的,因为类型的差异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是满足他日后可能从事的职业的需要。主宰教育组织的是一种文化的理想,即教养,而不是专门训练。”[1]

2.实利实学的教育观

实利实学的教育观源于两方面内容:一是源于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主义入世思想及其教育理想——通过新教教义教育和“实利实学”的知识技能传授,将青少年培养成具有虔诚社会情感和实际生活智能的善良信徒。这一教育理想及其创造的实科学校教育形制对社会影响深远;二是源于中世纪的工场拜师学艺及其“师徒制”习俗。

带有宗教信仰般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习俗,为实利实学的教育发展构成坚实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能在几个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特色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或者说,这是德国职业教育为什么能在双元国民教育体制中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独立体系的重要原因。

3.各得其乐的教育成就观

德国社会形成一种历史性共识:不论何种教育,只要能使个人的资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就具有同等价值。不只是当教授、科学家才有出息,面包师、手艺匠、技工和专家、教授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相互不可替代,一部分人上大学深造成为知识精英,为人类科学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是重要的;另一部分人上职业学校从事一般生产性劳动也是重要的。这两部分人的完美结合,才能使经济社会和谐、健康与稳定发展,才能使国家在世界科技、经济领域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职业教育是有价值的一种人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决不是“教育的遗弃”和“学习的沦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同,侧重点不同。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它们都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既使青少年具有很强的谋生能力和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同时又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这种发自内心的行行出状元、各乐其成功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认同,为建构一个合理、合序、合生态法则的教育制度体系营造了厚实的文化土壤与理性的社会环境。

4.文化成人的教育功能观

根据文化成人的教育功能观,一是从社会到学校高度重视自然与历史文化教育,多维度陶冶青少年的精神情操和行为文明。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文化场馆建设得最早并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均文化活动支出最多的国家。良好素养的公众构成德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坚实社会资源基础;二是从社会到学校强力推行诚信、守法教育,精心建构青少年的法理知识体系和法文化信仰。德国的教育法学及其理论体系是世界公认最先进、最完备的国家。

5.民主与自由的教育发展观

在民主与自由的社会哲学形成历史进程中,人的哲学取代神的哲学,民主自由打破了教会与世俗权威的禁锢,形成无绝期、无止境的解放运动。19世纪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可以提出“大学是科学工作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足以表明那个时代统治者的思想开放和开明,而这无疑为教育发展和学术创新营造了最至关重要的政治与社会文化氛围,从而揭示出二战后教育现代化运动之所以在德国而不是在其它国家先发的根本原因。

二、一种合民主、合秩序、合生态法则的社会制度设置

根据系统理论,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媒介是制度。合理的社会制度体系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资源环境及其支撑条件。德国的教育体系和基本教育制度为其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根基和助力。

(一)“顶层设计”

1.主权在州的教育行政体制

二战后,德国实行民主分权原则的联邦制改革,这一原则也成为德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联邦德国革除了传统中央集权式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及其行权模式,改而实行主权在州的文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这一新的制度设计无疑为战后以来德国教育自主改革与特色发展构成了有力和有效的政治支撑与制度资源。

根据主权在州的教育行政体制设计,联邦与各州教育主管部门之间以及与那些独立性法人教育机构之间是平等合作的伙伴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联邦教育部门对全国教育事业只起协调指导职责,全国性的教育政策由各州教育部长常务会议或全德大学校长会议协调商定。1960年以后,随着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教育越来越国家化倾向的强化,德国多次修改《基本法》,以“合作型联邦制”逐步取代“文化联邦制”的政治体制改革,加大联邦政府的教育参与和监督权。近年来,联邦通过立法、管制、分类补助和无预算项目等方式,不断介入教育领域。但是,主权在州的基本原则及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设置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学校领导体制

学校性质在德国,传统上被看作是整个国家法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任何学校的教育活动都不得违背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根本利益,都必须符合和服务于国家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根据法律,德国学校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体制。根据管办权分立原则,学校所有权属国家(州政府),但不干预学校办学活动和日常事务。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依法总理学校事务;学校决策议事实行理事会、教授会、评议会共同参与的民主程序制。校长由学校自行公开招聘或有关组织会议民主公推,报州政府批准任命后方能生效。副校长人选由校长提名,由理事会表决产生,由州政府批准生效,但校长拥有最终提名权。历史表明,主权在州和自主权在校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设计和依法治教和民主治校的学校制度设计,无疑有利于激活地方和基层的教育创造精神和创新活力。

(二)教育分流制度体系

1.多维一体和多通道的教育分流制度体系的建立,源自于战后德国学者的结构主义理论

根据该理论,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象一架机器一样正常运转,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各经济部门各类人才的合理配置结构。结构主义理论家、德国劳动心理学家胡特(A.Hute)提出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种类与学校种类的配合模式(见下图)[3]。

百分比劳动种类学校种类3-511-12253030领导者、经理、顾问等完全中学和高等学校管理员、领班、小企业主中间学校和专科学校熟练工人专门工人国民学校和职业学校非熟练工人

2.结构主义理论及其结构模式对德国的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并由此形成德国教育发展的结构性、均衡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三强特色

德国的教育改革持续完善三类中学的发展定位及其科目课程与知识体系设置,完善中学后教育通道的畅通机制,确保各类中学学生的多样化升学与发展需求;其次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持续改善高等学校布局,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学科专业设置及其课程体系设计,在加强学术性大学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理工科高校的建设,加强信息学科建设及其人才培养,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是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学历与学位制度与世界接轨,设置研究生培养管理机构,加强学研产一体化国家创新与合作办学模式,强化并完善“刀尖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学的科研成果快速地向中小企业转移,缩短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弥补了中小企业科研人力和经费的不足,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改造和技术进步[4]。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

随着历史的发展,整个德国形成一种共识:作为国家,实施科技与贸易立国,必须有高素质的社会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技能精良的劳动大军决定企业、产业的竞争态势与地位。作为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的人才,既是教育的功能,又是学校声誉的可靠保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三方认识合一,构成教育改革的强有力社会支撑,并由此催生出富有德国特色的“双元国民教育制度”和“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是德国最重要的社会制度设置,也是最成功、最令德国人骄傲的教育改革成果。1969年德国颁布《职业教育法》,正式把“双元制”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也确立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地位,从此国家从立法上开始对职业培训这一私人领地进行干预[5]。

1.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是指青少年部分时间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部分时间在学校里接受专业技术和普通文化知识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这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密切配合,通过企业的技能培训和学校的理论教学两条轨道,对受训者施以技术教育的形式。历史证明,这是一种经历了实践检验、极富成效的企校合作的教育模式[6]。

双元制职业教育属于义务教育性质,以专业技术蓝领为培养目标。学校与企业均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机构,对人才培养的策划负有共同责任和义务,教育培训与社会就业相结合,企业与学员对培训制度的结构、内容和各个培训过程认同一致。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获得职业经验,能够快速灵活地适应职业技能要求。如果说19世纪德国人给世界教育最大的贡献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大学制度,那么,20世纪德国给世界教育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卓越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发达、优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是适应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一种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十分灵活和高效的培训体系,充分体现了国家与经济界、学校与企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联合办学开拓了一条成功之路[7]。 双元制为德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具有高文化素质的、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科技和工艺要求的合格劳动大军,使德国产品成为世界无可争议的优质产品。世人盛赞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为“世界最有效率的工厂”。

2.双师型教师聘任制度

一种有成效的教育制度的形成,不只依赖于其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更有赖于具有综合素质结构、职业教育学科学理论知识和必备的综合职业技能以及某种特定的“精神气质”的教师队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的两大支柱之一,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又得益于双师型教师聘任制度。根据德国《教师培养法》等有关规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须按教师职位一级考试制度获取任教资格,在此前,还须有一年以上的职业实践。取得任职资格后须两年见习期,再进行第二次考试(聘用考试),合格者方得正式聘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还须有博士学位,必须有5年以上从事实际工作的经历,包括3年以上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教师大都具有两个职称,即工程师和教师。除此以外,为了更好地实施优质职业技术教育,各级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都聘有相当比例的、来自于企业和经济界等机构的兼职教师。

3.人才培养与教学管理制度

联邦德国教育科学部编著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一书指出,德国的职业教育为两个目标服务:为年轻人开辟卓有成效的职业道路并为国民经济确保专业人员;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是经济成就的基础。围绕这两个目标,职业教育实行科学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并由此形成制度特色。

首先,设置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一是灵活设置职业学校及其学科专业,二是推行教学做合一及其2+2或3+1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实行职业教育文凭与普通教育文凭等值的教育资格认定制度。其次,工艺操作技能训练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特征。工艺操作技能也是文化积淀的产物,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德国人对工艺操作技能的分析和研究倾注了很大精力,这与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有着很大不同。如,德国人首先进行社会职业分析,确定各种职业的技术、技能、技巧和规范,并使之系列化和科学化。再次,根据职业目标确定若干“关键技能”,并使之课程化。

三、一种合科学、合理性与合伦理的社会经济支撑

社会经济状况对教育发展的规模与质量起着直接制约作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战后德国的福利与投资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直接发动机。

(一)合宜的教育福利政策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给予广泛受教育者以同等教育权力和实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德国现在实行从幼儿园至大学的国民全免费义务教育。德国以公立学校占主导地位,由地方各级政府提供办学经费。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国家给予一定补贴。德国的私立学校非常少,完全是公立学校的补充,和公立学校不是一种竞争关系。只要私立学校教学设备、教学质量符合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国家可以给予一定经费资助。

(二)合理的教育投资政策

1.教育投资持续高水平增长

战后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当快,从1950年到1969年的20年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15.8%,而教育投资却增长了816%。两种增长速度相比,德国仅次于日本,为发达国家地第二位。据日本《教育与情报》1979年第12期表10统计,1970年到1976年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0%多,教育公共支出增长了100%多,两者相差50%左右。2005年德国教育投入总量为1416亿欧元,2006年增加至1429亿欧元。虽然因为受教育人口的减少,近年教育总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略有下降,德国在教育投入上的增长比例相对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但教育投入总量及人均教育投入仍然高水平持续增长[8]。

2.中等教育保证一般,突出重点

德国中等教育阶段设有带双轨性质的三类学校:职业中学、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围绕这一结构设计,中等教育投资体现两个特点:一是保一般,尽量确保面向社会就业的职业学校经费,让占学龄青少年一半以上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完成尽可能多的义务教育;充分利用公司企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使大部分毕业生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训练,成为适应社会各种职业要求的技术蓝领。二是保重点,确保英才教育投资,将公共教育经费更多分配给只占青少年20%左右的优秀学生教育的普通完全中学。

3.大力投资高等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经费投资增长比率一直高于基础教育,确保了精英教育优先的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投资增长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大力投向发展自然科学的理工科院校,以加强高级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如2007年联邦预算决定,对应用科技大学的科研投资比2005年增加3倍,投资额从原来的1000万欧元增至2800万欧元[9];二是投向改善师资福利待遇和教育技术手段方面,以吸收和稳定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确保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与质量。

世界公认德国为高等教育强国,但迄今德国无一所堪与英国牛津、剑桥和美国哈佛、斯坦福大学比肩的世界级顶尖大学。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便是启动精英大学建设工程,联邦和相关州联手增加投资建设10所“精英大学”,并重点资助“精英团队”以及旨在培养高层次科研后备力量的“博士生院”。

4.持续与鼓励企业向职业与继续教育投资

1988年联邦德国各地企业用以对在职职工进行超前培训的费用高达270亿马克,超过当时国家对高校259亿马克的拨款。如果按照每个人500马克的培训费计算,那么联邦德国2600多万职工中每年就有20%的人可以接受这种超前培训。1990年,德国西部11州的职业培训经费为943亿马克,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89%,高于中国历年的教育总经费。充足的办学经费和保障受训学员基本生活的培训津贴等措施,有力地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普及发展。1991年,接受双元制培训的青年为45万人(西德),而雇主提供的培训岗位却多达66.9万个,企业界的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热情可见一斑[12]。

5.教育以发展促均衡

德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通过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已经基本实现教育起点层面的均衡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布局十分合理。特别是高等学校,既没有集中在城市或发达地区的现象,也没有两级分化严重的现象。所以德国能够形成学生上大学,只择专业不择校这样一种健康与良性化的教育市场格局。但德国的教育均衡发展又绝非削峰填谷式的平均主义发展。一方面,国家对经济、教育双发达地区不搞劫富济贫,而是采取对等投入的政策,奖优促优,以竞争促发展,以发展促均衡。另一方面,致力于建设一个有效率、有差别的高校体系,通过加快精英大学的建设带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步伐。但就教育结果而论,目前仍未完全消除不同地区,特别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均衡问题。这些问题在21世纪初又引发了新一轮旨在促进教育结果层面均衡发展的教育改革。德国的经验表明,教育起点层面的不均衡问题会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逐渐解决,但消除教育结果层面的不均衡问题将是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面临的一项更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1]。

6.增强高校办学效益,广辟经费投资渠道

进入新世纪,德国针对以往高校重学术研究、轻经济效益和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而导致高校经费紧张的问题,各级政府积极引导高校开展面向社会发展的改革。目前,一些高校借助企业界投资设立“基金会教授制”;另一些高校实行与州主管部门将学校发展目标和拨款金额相联系的定期签约制。

英国是一个将教育的教学功能发挥到极至的国家,美国是一个将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到极至的国家,而德国则是将教育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并发挥到极致的国家。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说,德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最接近于还教育以其应有的位置。[14]历史事实表明,社会环境氛围是教育与学术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而正是这一支撑条件,使德国通过持续有效的教育改革,确保了其文化、教育、科技和经济四者合一的世界强国地位。

[1]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268.

[2]李淑娟.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1).

[3]李其龙.战后德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27.

[4]张银霞,谷贤林.影响德国大学创新力的制度与观念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1).

[5]王琴.发达国家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策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1(1).

[6]郭志明.近代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所揭示的规律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3).

[7]张晓芳.浅谈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

[8]孙进.德国教育投入的规模、结构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9(5).

[9]孟虹.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在集权与分权间寻找平衡[N].中国教育报,2006-08-18.

[11]孙进.德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7).

[1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266.

(责任编辑:高 坚)

Social Support of Education Reform andDevelopment of Germany

Deng Caoxin

(Teachers' Teaching and Developing Center, Wuzhou University, Wuzhou 543002, China)

According to System theory and Social Ecology Theory, there is a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of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restri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system and social system. Thus, education reform needs support from outer soci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ree supporting factors of culture, economy and politics in the German society and the supporting effect in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Germany;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National culture; System design; Economic resources

2016-05-26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4JGZ144);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YB298)

G642

A

1673-8535(2016)05-0115-08

邓草心(1981-),男,湖北武汉人,梧州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德国职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职业写作
谁远谁近?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