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钰
(仪征市广播电视台,江苏 仪征 211400)
当前政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文钰
(仪征市广播电视台,江苏 仪征211400)
虽然多数公司在科技发展的压力下,在公司运营方面已经作出改革和创新,然而政工管理却依旧局限于传统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结合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政工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展开探索。
事业单位;政工管理;创新
政工工作主要是为了摆正员工的不良作风和思想观念,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近年,国内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尤其是政工管理工作。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对政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政工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种种弊端,想要保证公司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公司的良性运作,务必尽快对政工管理模式进行革新。
政工建设是事业单位的思想保障,是贯穿单位各个工作环节的“生命线”。社会文化、经济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也在随之改变,如果一旦发生不良转变,将会对公司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保证政工工作的正常进行,及时摒弃公司的不正之风,打造优良的企业文化,才能促进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政工管理工作未受到足够重视
公司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政工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事实上,公司高层大多数将80%的注意力放在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方面,对公司业绩的重视远远超过政工管理工作,甚至政工部门在某些公司是可有可无的。这种现象会带来以下三点负面影响:第一,政工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第二,物力、财力、人力投资不足;第三,政工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总之,政工管理工作最终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本身的职能作用。
(二)政工管理依旧局限于传统模式
当今社会,信息科技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众多一线城市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然而,政工管理工作却依旧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纸质阅读,通过党报等文件进行学习。在电子文档盛行的今天,这种低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而且会相应削弱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政工人员的工作范围较闭塞,无法深入了解基层员工的实际想法和需求,导致政工工作无法针对性、高效性地展开。
(三)政工队伍的相关保障制度尚待完善
由于公司领导阶层无法认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对政工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都是较低的。领导阶层认为政工内容简单易行,无需像市场部那样建立奖励制度,事实并非如此。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健康的工作氛围,政工工作需要跟公司上上下下所有部门打交道,以了解各个员工的真实想法。政工部门是公司的核心,如果说市场部的职能是冲在一线为公司披荆斩棘、开拓疆土,那么政工部门则是后勤保障。前方和后方的工作一旦脱节,那么公司便会犹如一个断了线的风筝,盲目飞翔。因此,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和完善的保障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政工人员创新意识薄弱
创新,往大了说是民族进步的动力,往小了说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公司永远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又或者是拷贝其他公司的生存之道,那么这个公司注定以失败告终。
目前多数公司的政工人员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较深,工作内容枯燥、乏味,工作方式陈旧老套、缺乏创新,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
(一)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作为政工工作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政工队伍是提高政工管理工作效率的基础保障。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政工人员选拔过程要严格遵守人才选拔管理制度,对人才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严格把关,从根本上解决政工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第二,对政工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政工工作的运营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事业单位加强对政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继而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企业应重视政工队伍的建设,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方便政工工作的展开,充分发挥政工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当今社会人类的思想观念已经不同于70、80年代的人类,首先在思想开放程度上已经远远高于过去的人类,政工工作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当今企业员工的学习需求,必须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作出创新。例如,将高科技引入工作管理,利用计算机协助政工工作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贴合员工学习需求的情况下又实现了人性化管理。另外,应促进政工人员和基层员工的交流互动,以保证政工工作的针对性开展。
(三)对政工人员的保障制度及单位文化进行创新
首先,完善的保障制度可以为政工部门提供足够的资金、财力,并能获取足够的关注度。这样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各个部门和政工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凝聚力,创建公司的和谐氛围。其次,建立奖惩制度可以调动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文化进行革新,从而促进工作人员和公司的共同进步。
(四)培养政工人员的创新意识
首先,单位领导应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思想政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其他员工配合政工工作的开展。其次,领导阶层应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将政工建设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依靠思想带动公司的经济运营,以免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促进公司的整体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民营单位都在尝试改革和完善,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政工建设和公司建设是不可分割的,真正提高政工管理水平还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培养政工人员的创新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公司领导应重视起政工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准、专业化政工队伍,促进公司的经济和思想齐飞。
[1] 赵云飞.事业单位政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途径分析[J].低碳世界,2014(13):297-298.
[2] 娄玲.论事业单位政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途径[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183.
D64
A
1674-8883(2016)17-03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