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皮二中 杨秀华
出色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前提
河北省南皮二中杨秀华
导入激趣故事音乐
好的设计导入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设计导入语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切入点,内容和方式必须独辟蹊径,富有新奇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设计语文课的导入语,笔者结合自己语文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语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大喊:”老师,错了,应该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反问:“这不就是两步吗?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题的提出,意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理解作者在悬崖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读者“遇到困难,应学会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化整为零”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使原来较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
对一些激情澎湃或感情蕴含深沉的课文,教师可在新课开始时,结合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使学生对作者抒发的感情有更深的理解,以引起学生的感情体验,激发他们的情绪,产生内心的共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激情式导入语重在感染,以情动人,以景引人。它是利用感情共鸣的心理机制,使学生像演员入戏一样进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事和物息息相通,最后通过道德和情感的融合所产生的内驱力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激情式导入的作用不仅仅是落实语言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的道德观、审美观的熏陶和提高。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我们可选取一首与课文内容情感类似的歌曲来进行课堂导入,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如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我采用了《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在感人的音乐声中情感受到震撼,有些学生已经泣不成声,很好地融入了教学情境。在学《背影》时,我选择了刘和刚演唱的《父亲》这首歌作导入,在刘和刚深情的歌声中,学生的眼角也泛起泪花,利用这个时机,引出“我的父亲”这个话题,学生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感意境中。
故事导入最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从而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去。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丹麦有位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安徒生,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道:“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悬念是促使学生探索未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我对学生说:“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它生动地描绘了一种夏季的天气现象。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云与天气有着怎样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个问题一探究竟。”这样,我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在学生心里打出了一个问号,从而促使他们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进入新课的学习。
总之,导入语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好的导入语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上课之前就很善于用各种方法同学生“商量商量”,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进入课堂之前都要精心设计导入语,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