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九零
集合量词“丛”与“簇”的比较*
□方九零
摘要:“丛”与“簇”都是描摹簇状的集合量词。这对量词在集合量词中较为典型,使用频率也很高。考察“丛”与“簇”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索其语义基础,从[±高大]、[±发散]及[±无序]三方面语义特征着手,对“丛”和“簇”选择称量对象的异同进行辨析,以期能够助益于汉语量词教学。
关键词:丛;簇;集合量词;认知基础
⋆本项研究得到了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提升计划中科研立项支持。
集合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次类。邵敬敏在《现代汉语通论》一书中将量词分为名量词与动量词两大类,集合量词归属为名量词的小类“度量词”中;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一书中将量词分为两大类,四小类,将集合量词划分在专用名量词的集体量词中;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一书中将量词分为七大类,集合量词独立为一类。可见,集合量词受到了语法研究者的普遍重视。
集合量词中有一组典型且被高频运用的近义集合量词“丛”与“簇”。这组集合量词都可以计量丛聚在一起的植物,含有[+丛状][+聚集]的语义特征。如:“一丛野草”,也可以替换为“一簇野草”。作为一组典型的集合量词“丛”和“簇”,它们之间的差异何在?比如可以说“一丛葡萄”,也可以说“一簇葡萄”。称量对象相同,其意义是否相同?“丛”和“簇”称量时又是否可以无条件互换?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文中所涉语料均为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检索所得,后文遂不一一注明。
“丛”在《说文解字·丵部》中写作“叢”,解释为:“叢,聚也。从丵,取声。”丵,《说文解字·丵部》:“丛生草也。”“丛”的本义为“聚集”,量词用法则由此义发展而来,因而“聚集”是“丛”作为量词的最重要的语义特征。从解释中可以看出,量词“丛”最早就是用来称量丛生的植物,也只能用来称量植物。
(一)量词“丛”的发展历程
“丛”作为量词使用,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且比较常见。例如:
(1)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唐五代时期,量词“丛”的用法有所扩展。“丛”不仅可以称量植物类的名词,还可以称量非植物的名词,但这一类事物必须具有“聚集”、“生长”的语义特征。而且,出现了“丛”称量聚集的人的用法。例如:
(2)名队仗,实难逢,百万人民作一丛。
到元代,量词“丛”的称量范围进一步扩大。它的语义特征以[+聚集]为主。例如:
(3)两丛小竹南窗下,露叶风枝共秋夕。
“小竹”的生长特点是聚集在某一片地方。查阅资料不难发现,这一时期“丛”的称量对象以聚拢特征为主。
明清时期,量词“丛”称量范围扩展到最大程度,出现与“船”、“炮”、“人”、“马”、“冢”等众多名词搭配的用法。例如:
(4)一丛战马之中,族拥着护驾将军丘岳。
现代汉语中,“丛”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范围有所收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几乎很少搭配表人名词,只在网络语言中才会少量出现,如“一丛女星”,而其他几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都基本沿用。例如:
(5)宋蔼龄见到一丛枝条苍虬的巨形灌木,便问这是什么树。
(6)有一年春天,桃花开得正好的时候,他打开山门,蓦见千万丛桃花开得如火如荼,宛如一片香火海。
(二)“丛”对称量对象的选择
量词“丛”,其最基本的认知语义特征是用于高大集合体。例如:一丛山、一丛岩石。
此外“丛”还有[+散状、离散]这样的语义特征。例如:“瓶中插着一丛娇艳欲滴的白花”,瓶子里的花儿肯定是散射状的,而且插着的鲜花往往是随意伸展的,所以可称得上是典型的散射形状。立足于此,“丛”对其称量对象的选择实际有据可循。
1.“丛”对植物类名词成分的选择一直处于优势状态,且能够称量“植物整体和植物部分同名”中表植物整体的植物。例如:一丛葡萄、一丛百合花、一丛橄榄。
例子中的这些植物可以表示植物整体,也可以只表示植物的花朵或果实。它们接受集合量词称量时,是有倾向性的。量词“丛”常常和植物整体联系。比如,“一丛葡萄”指的是葡萄这类植物,而不是果实。
2.称量表人的名词性成分时,选择非现场的、具备一定特征的对象。例如:
(7)内田有纪、广末凉子,都是“仆”族的强势代表。这一丛美少女的变革形象是:短发、充满阳光活力、说话男性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例中,“一丛美少女”中的量词“丛”是称量“美少女”的,这丛美少女并不是描述现场的某个或某些人,具有非现场性,而且她们具备共同的特征(即冒号之后的解释)。
3.对无生名词性成分的选择,几乎可概括为“山、石”及表示近看视角的建筑物类。例如:一丛山的支脉、一丛峥嵘的岩石。外形较大的山脉与岩石,人们惯用量词“丛”来称量。又如,表近看视角的建筑物类:
(8)从海船上远眺属于希腊的桑托里尼,你首先看见的是兀立于蓝色海面之上的焦褐色火山岩,然后,你发现山崖高处似乎积了一层耀眼的白雪——待船近岸,你才看清那不是什么积雪,是一丛丛紧贴崖壁的白色房屋。
例子中有个很明显的提示词“待船近岸”,近看视角内的建筑倾向于选择量词“丛”。
《玉篇·竹部》:“簇,小竹也。”《广韵·屋韵》:“簇,小竹。”《正字通·竹部》:“簇,小竹丛生也。”由此可知,“簇”的本义为“丛生的小竹”。与“丛”类似,“簇”的量词用法产生之初也用于生长的植物。
(一)量词“簇”的发展历程
“簇”的量词用法比“丛”稍微晚一些,最早出现于唐代。量词“簇”虽起步晚,但发展过程快,其出现不久,“生长”、“植物”的语义特征就脱落了,从而可以称量聚集在一起的物和人。在当时,“簇”的搭配对象就已出现有[+聚集]义的人与物。例如:
(9)几声清淅沥,一簇绿檀栾。
与此同时,“簇”还出现了与意义较虚的名词搭配的例子:
(10)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
(11)一簇楚江山,江山胜此难。
宋元时期,“簇”的称量范围有所扩大,可与“城寰”、“楼台”、“渔舟”、“寒蝉”等搭配。例如:
(12)正秋空万里,寒催雁信,尘寰一簇,轻等鸿毛。
(13)夕阳影里,一簇寒蝉衰柳。
明清时期,“簇”的用法和称量范围基本上都是继承前代,其计量对象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可以称量聚集在一起的动物。例如:
(14)一簇哀猿啼鸟,前路晚山稠。
现代汉语中,“簇”保留了称量“人”的用法,也基本沿用了其他几种基本用法。不同的是,现代汉语中的量词“簇”还扩展了搭配[+聚集]、[+生长]义的非植物类名词的称量范围,如“一簇头发”。
(二)“簇”对称量对象的选择
量词“簇”,它的最基本的认知语义特征是用于矮小集合体。例如:一簇青草、一簇小野花。
此外“簇”还有[+聚拢,+有序]这样的语义特征,例如:“成团成簇的桃花汇集成的云影”,一 “团”一“簇”皆展示了云的聚集度,画面的冲击感很强烈。因此,关于量词“簇”对其称量对象的选择也是有据可依的。
1.集合量词“簇”也多和植物类名词性成分形成选择关系,且能够称量“植物整体和植物部分同名”类植物中的表示植物部分的植物。例如:一丛葡萄、一丛百合花、一丛橄榄。
可以来比较与前文相同的例子,当这些既可以表示整体又可以表示部分的植物在语义上是指后者时,它们倾向性于选择量词“簇”。“一簇葡萄”指的是葡萄的果实,而不是这类植物。显然,“一丛葡萄”与“一簇葡萄”实际上存有一定差异。
2.称量表人的名词性成分时,选择现场的、特征不明显的对象。例如:
(15)店主这么一嚷,果然围过一簇人来,围过来的人里马上有认出列奥纳多的。
例句中的“一簇人”是在此场景中出现的人,是“围过来的人”,至于是哪些人,并不可知,或许只是路人甲乙丙丁。这“一簇人”具有现场性,却无明显的特征。
3.几乎可称量所有成团簇状的无生名词成分,对建筑物类的称量与“丛”相反,倾向于远看类的建筑。例如:一簇浪花、一簇火团、一簇淡淡的阳光。
量词“簇”对无生名词具有绝对优势,称量对象只要能够聚集起来形成团簇形状,几乎都可以接受“簇”的选择。又如,表远看视角的建筑物类:
(16)那边远远地一簇房屋,就是老通宝他们住了三代的村坊,现在那些屋上都袅起了白色的炊烟。例句中“远远地”一词标识了作者在描述此场景时的视角,“那些房屋”是远看的,所以选择“簇”称量。
“丛”与“簇”是两个典型的集合量词。它们之所以和平共处了上千年,是因为两个量词之间求同存异,一直分工明确。这两个量词都可以计量丛聚在一起的植物,含有[+丛状][+聚集]的语义特征,如:“一丛野草”,也可以替换为“一簇野草”。
而由于语义分工的差别,“丛”与“簇”的最基本的认知语义基础是不同的。前面提到过,“丛”最基本的语义认知是用于高大集合体,“簇”最基本的语义认知是用于矮小集合体,这也就直接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不同。
1.丛[+高大]、簇[-高大]
“丛”用来修饰高大集合体,经常可以和表示度量意义的语言成分共现。如:“一丛美人蕉”、“一丛半人高的牡丹花”、“一丛橡树”等。而“簇”则基本上不和表示度量意义的语言成分共现,只用来称量矮小的集合体 (此处所说的度量是约指,并非实指)。如:“一簇簇葡萄”、“一簇五彩起球”、“一簇白胡须”等。
2.丛[+发散]、簇[-发散]
“丛”的本义为丛生小草,小草是松散的、发散的;而“簇”的本义是丛生的竹子,竹子是密集的、聚拢的。我们很难从语言形式上验证 “丛”[+发散]特征,但从实际生活的实例中不难验证这一点。如:“一丛白菜”、“一丛夹竹桃”等。“簇”的[-发散]语义特征可以通过意义相近的“团”说明。《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对量词“簇”的解释是“用于聚集成团成堆的东西”。如“一簇礼花”、“花团锦簇”等。
3.丛[+无序]、簇[-无序]
“丛”与“簇”皆有聚集的语义特征,但不同的是,“丛”的特征是无序的,是松散的,而“簇”则是有序的,相对聚集的。这也是与它们的本义是相关的。因为小草的生长虽是聚集而生,但却是松散无规律的;竹子也是聚集生长,但相对而言却是有规律的、有顺序的。所以,同是称量胡须,“一丛胡子”指的是向外散开的;而“一簇胡子”指的是向内聚拢的山羊胡。
“丛”和“簇”作为一对典型的常用集合量词,在运用上同中有异。本文通过对“丛”与“簇”用法的梳理和比较,初步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进一步加深了对汉语集合量词的认识。同时,这对于语文教学中量词的学习和掌握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年。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
[4]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年。
[5]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语文出版社2002年。
[6]宗守云:《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宗守云:《论量词“丛”和“簇”对名词成分的选择》,《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8]鲁六:《量词“丛”和“簇”的认知语义考察》,《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
[责编崔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