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婷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注重科学实验中情感态度的培养
唐婷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怎样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建议从如何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的科学志趣等方面来实现情感态度的渗透教育。
科学实验;学习热情;问题意识;科学志趣;语言表达
1.参观实验室,走进神奇的科学王国
实验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里面有着很多他们想看而不敢看的东西。而这里恰恰是他们今后进行大量科学实验的战场。因此,走进实验室,初步认识一些实验器材和模型对学生来说很有必要。为此,在三年级的起始课上,我把实验室布置成一个展览厅,在展览厅内有人体模型、各种动、植物标本、实验仪器等,还在各种展品的旁边提了一些问题,如,想知道你身体的秘密吗?你还认识哪些树和花?你喜欢小动物吗?你对什么最感兴趣等。学生一来到实验室就觉得特别新鲜,也特别兴奋,东摸摸,西摸摸,还不时传来他们争论问题的声音,课堂上看到的都是学生忙碌的身影,听到的是学生兴奋的话语。虽然整个课堂显得有点嘈杂,但我相信我的目的达到了,学生不但感受到了新鲜的课堂,新鲜的教具带给他们的那种兴奋,而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看到它的后期效果,品尝到这起始课教学带给我的甜头,因为经常有同学问我:老师,我们刚开学看到的那个假人(学生说的是人体模型)什么时候可以学了。老师,我在花坛边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小动物,我带你去看看。老师,我中午可以来实验室做实验吗?诸如此类的话经常有人提起。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积极探究,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2.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认识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它又是吸引学生热爱科学课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起始课上介绍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于是,我利用在科技节上师生共同燃放孔明灯的事例提问学生,灯座上的酒精被点燃后,你们看到了什么?对于这个现象,很多学生都记忆犹新,但他们的回答多数只停留在孔明灯会慢慢飞上天空。而现象仅仅如此吗?在几个学生的配合下我在操场上又做了一次实验,很多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瘪瘪的纸灯随着酒精的燃烧一点点的在膨胀,最后才慢慢地升入空中。看到这种现象后,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我告诉他们,这就是科学实验中的观察,观察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很重要。我不失时机地提问:对于这种现象,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满脸疑惑,“这是为什么呀?”我告诉他们,科学实验不能仅仅停留于现象,要善于提问,研究产生现象的本质。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问题意识、问题兴趣又是情感教育的体现。从我们的科学教材中每一个探究实验中也不难发现,科学问题贯穿始终。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提出新的问题,这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组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把想知道的问题提出并记录下来,不仅使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还养成爱提问题的好习惯,保持和发展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如,在教学五年级《沉浮》单元时,学生会问:“为什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呢?”当这个问题从教材中转化为学生内心需要探究的问题时,那么“怎样使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怎样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学生就能自然地提出了。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也要先给予积极的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教师只有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知道,喜欢提各种各样的问题,问为什么,这才是具有积极的科学情感态度的表现。
科学课的课前准备与课后延伸对学生科学志趣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积极参与课前准备
以往的科学实验课,大多数是老师准备一些材料,然后在课上,学生按老师的指导对这些材料进行操作。现在,我们提倡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一切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发展学生为宗旨。所以,我们现在让学生参与到课前材料的准备工作中来,其原因之一:学生自己去准备了,这种亲历的过程学生一定很难忘,这其中必然使学生获得许多知识以及能力得到发展;其原因之二: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因为这些材料是他们自己准备的,做起实验来一定比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有劲得多,他们本能地就有一种驾驭这些材料的意愿,研究起来就会比较自由、开放。由此,他们也会对科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探索愿望,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一种对科学的持久的志趣。
2.使课外延伸落到实处
科学实验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校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渠道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而且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课外拓展的实验,如果老师现在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对课外延伸只是蜻蜓点水式地讲一下,事后又不过问,不采取某种激励、评价的手段,势必使课外延伸只成为一种形式。我在科学课上努力使课外延伸到学生心灵深处,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搞自己的科学小实验。如上完种子一课,我让学生把种子带回去继续研究,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其中,不必追求学生对植物的知识究竟知道多少,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和领悟什么是“观察”,“观察”和“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内容和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学习如何用文字、图画、采集标本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如何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向大家描述植物。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所观察的植物有了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良好的科学情感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形成。
总之,科学教学应该是学有感情的,也应该是学生充满感情地去学的过程,而情感态度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关注那些蕴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因素的教学内容,并将它们充实到教材中去,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编辑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