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的谣言传播特征研究

2016-03-02 08:05廖力妮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谣言微信实验

廖力妮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微信平台的谣言传播特征研究

廖力妮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近几年,微信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层出不穷的微信谣言。本文围绕微信平台的谣言问题展开论述,采用实验法和深度访谈法,尝试探析什么样的谣言更容易获得信任或传播,以及微信平台的谣言传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微信;谣言;传播特征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此,公众亟须了解环境的最新变化情况,使自己尽快适应时代的变迁,如果此时主流媒体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公众便会转而寻求其他非正式渠道获取信息,则自然而然会产生谣言。

再者,近几年微信成为继微博之后又一强势来袭的社交媒体平台。在其高歌猛进的同时,各种形式的谣言也开始现身微信,借助微信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传播开来,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严重破坏了互联网络的生态健康安全。因此,本文围绕微信平台谣言展开,尝试探索其传播规律,为微信平台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谣言的定义

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曾给出了谣言的经典定义:“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传播,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陈述”。[1]这个定义有几个不周全的地方需要修正:首先,口头传播虽然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谣言传播方式,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和网络新媒体等媒介传播当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谣言也不容忽视。其次,该定义认为谣言是一种暂时盛行的传播现象,当可靠证明标准出现时谣言便会消亡。然而,这忽略了谣言消亡还有可能存在的一种状态:休眠。例如,2003年非典时期抢购碘盐和板蓝根的热潮,在2013年H7N9禽流感时期的再现。最后,谣言消失并不一定是“可靠证明标准”出现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因为人们的传播兴趣消失了,或者新的谣言出现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综上所述,笔者将谣言定义为,经非正式渠道传播开来的尚未经过核实的信息。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结合深度访谈法,具体方案设计如下:

第一,确定所发送的信息内容。第一条谣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贴近性比较强但是没有细节描述:“亲,听说葡萄酒中的沉淀物是有害物质,影响酒质,为了亲人和自己的健康,喝酒时一定要注意,转给更多的朋友!!”第二条谣言与人们生活也相对比较贴近,而且有细节描述:“快转!重要信息!从不转发的我也转了!!加拿大科学家经过研究,在孕妇的胎儿血中检测出了转基因食物毒素,其原因是母亲食用了含转基因成份的食物。该研究还发现,93%的孕妇血液样本和80%脐带血中检测出此类化学物质呈阳性。这些用来杀死害虫的毒素现在竟然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子宫中的婴儿体内。假如这些毒素会引起危害的话,可能引起过敏症状、孕妇流产、胎儿畸形,甚至引起癌症。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更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快转起来吧,看到就转”。第三条谣言离人们比较遥远,相关性较弱,但是有细节描述:“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海警从事故发生到现在一直没弄清楚乘船人数,一开始说477人,后来又变成474人,后来改口称是476人,然后又再次修改为475人,再后来又改为476人,海警3天4次更改乘船人数,还草率公布部分学生的死讯,然后又更正消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韩国方面的搜救工作彻夜进行,昨天夜里又发现了10名遇难者尸体。目前事故已经造成68人遇难,256人失踪”。

第二,确定实验对象名单:50位微信好友,按姓氏字母排序,以第二位为起点,等距抽样偶数位好友。

第三,制作实验对象记录表格,以便实施并记录实验过程。

第四,在微信平台向实验对象发送三条各具特征的“谣言信息”,在不告知被试者这三条信息为“谣言”的情况下观察其反应,观察周期为一天。

第五,一天之后,打电话或面访实验对象,在实验对象记录表格中仔细记录实验对象的所有回答,获取反馈信息。

四、实验结果及结论

笔者基于个人微信账户开展实验,而后结合深度访谈获取实验对象的反馈信息,对微信平台的谣言传播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发现微信平台的谣言传播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一)对微信谣言信息的接受和信任程度分析

实验对象接收到三条信息后的第一反应,觉得都不相信的有7人,都相信的有8人。

觉得都不相信的人主要因为:一是实验对象自身具有很强的理性批判能力,对类似信息很敏感,一般不轻易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信息;二是受个人经验和集体记忆影响,一般不接受转发的信息,觉得类似的转发信息一般都是假的;三是信息接收者对于证据标准可靠性的怀疑和不确定性,认为通过微信转发,传播渠道不正规、不权威。

持都相信态度的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种是受社会强关系和熟人信任的影响,无形之间大大增加了对微信谣言的信任度。有实验对象表示,信息是朋友发的,相信朋友不会凭空捏造。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认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可能只是自己不知道,所以选择了都相信。

综上不难看出,社会强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微信平台谣言的可信度,但整体来说,人们又具备一定的理性批判能力,特别是那些具有较高学历和知识水平的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和集体记忆进行选择性接触和理解。由于微信平台本身传播渠道不够正规、权威,那些有违人们生活经验和常识或者太具有煽动性的微信谣言信息,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传播效果并不佳。此外,相对于离自己生活比较贴近、相关性较强的信息,人们更容易与自己相信相关性比较弱的信息;相对于无细节描述的信息,人们更容易相信有细节描述、看起来有理有据的信息。

(二)对微信谣言的传播情况分析

在接收浏览过信息的人当中,只有1人将“葡萄酒沉淀物系有害物质”信息转发给了自己身边特定的两位朋友,因为他们平时有喝酒的习惯。其余的人均没有传播过,原因有二:一是平时没有转发习惯,看看罢了;二是不会将自己不确定的信息转发出去,怕误导他人。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10人表示虽然接收到信息的时候没有传播过,但是将来在跟家人朋友聊天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提及与健康有关的这两条信息:“葡萄酒沉淀物系有害物质”“转基因食品含毒素”。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韩国客轮沉没”信息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个人感觉对这个事件的卷入程度不高,相关性、贴近性不够,知不知道、转不转发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影响并不大。而且“韩国客轮沉没”的相关信息随处可见,这类重大突发事故更多的还是应该以官方报道为准,而不是这种不正式非官方的“小道消息”,所以不会传播。

可见,个人批判能力、集体记忆、相关性、含糊性等因素,仍是影响人们传播微信谣言信息的重要因素。此外,在微信谣言的传播与消失方面,该研究还发现了谣言的消失与休眠现象。谣言有时候可能会暂时休眠,但事实上却并未真正消失,当相似情境或心境再现时,谣言又会被再次唤醒。

五、结语

微信谣言产生、传播的原因很复杂,它既受个人心理变量的影响,也受群体心理变量制约,还与社会现实环境紧密相关。人们容易相信那些离自己比较遥远、不太熟悉而又有细节描述的微信谣言,而在传播方面,他们更愿意传播那些离自己比较贴近、与自己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信息。

[1]奥尔波特,波斯特曼,等.谣言心理学[M].刘水平,梁元元,黄鹂,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2]刘鹏飞.2013年网络舆情走势和社会舆论格局[J].新闻记者,2014(01):21-28.

[3]蔡静.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D].复旦大学,2006.

[4]程中兴.谣言、流言研究[D].上海大学,2008.

[5]吕凯.浅论集体无意识及其表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01):27-30.

[6]张晓东.手机短信谣言的传播学解析——以山西“等地震”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0(08):70-72.

[7]翟杉.手机短信谣言传播特点与对策[J].青年记者,2008 (21):88.

G206.3

A

1674-8883(2016)15-0324-01

廖力妮,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舆情分析与危机管理。

猜你喜欢
谣言微信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做个怪怪长实验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微信
谣言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