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丹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浅析风险社会下“山东庞氏疫苗事件”的新闻报道
肖丹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山东旁氏疫苗事件”历经被报道而未被关注,被歪曲报道而谣言四起,再到政府信息公开、主流媒体辟谣的不同阶段,最终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本文以中国正处于风险社会中作为前提,通过分析不同媒体对于“山东庞氏疫苗事件”的报道文案,探讨媒体在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中对社会风险的影响。
风险社会;山东疫苗事件;新闻标题;新闻结构;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5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这个概念。贝克认为,“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就是指现代化发展自身所引起的危险,而“风险社会”则意味着整个社会无处不潜藏着这种可能的未知风险。[1]“山东庞氏疫苗事件”作为一个因非法购销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而涉及了24个省份疫苗安全问题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以看作是中国发展到现今阶段在公共卫生领域所遇到的社会风险。而中国公众本身对医疗安全的较低信任度、对儿童卫生安全的极高关注度以及对官方消息易怀疑的态度,使得媒体报道此次疫苗事件所引发的社会风险并不比疫苗事件本身小。
2016年3月18日,澎湃新闻以《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或影响人命,山东广发协查函》为题,报道了“山东庞氏疫苗事件”。随后,此次疫苗事件迅速在电视、报纸、微信、微博上传播,在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谣言,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恐慌。本文以中国正处于风险社会中作为前提,通过分析不同媒体对“山东庞氏疫苗事件”的报道文案,探讨媒体在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中对社会风险的影响。
标题党,是指在网络传播中,利用夸张、情色、唬人、怪异、歪曲等各种耸人听闻的手法来制作标题,以吸引受众眼球,诱惑受众点击的做法。标题党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故弄玄虚,故意设置悬念,诱导受众阅读;二是对事实的某些元素进行夸大,从而改变事实的整体性质;三是“或”“疑”字猜想型。[2]而彭湃新闻采用的《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或影响人命,山东广发协查函》的标题中既没有明确的标注到底是哪一类疫苗出现了问题,同时又使用了“或”字来对这些非法疫苗的致命性进行猜测性的表述,让公众很容易以偏概全地将所有的疫苗归为可能会致人死亡的疫苗。这种猜想型的新闻标题,对于媒体来说可能只是扩大自身影响力、吸引公众阅读的一种手段,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则可能会导致公众大面积的恐慌,让原本应该正常注射疫苗的人也放弃注射疫苗,导致公共卫生安全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虽然澎湃新闻随后将这篇文章删除,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公众对于此次疫苗事件的关注与讨论热度却在持续飙升。在风险社会中,风险可以由社会定义和建构,而风险被放大或改写的根源在于风险的社会经验和信息传递。[3]一些微信公众号基于以往的社会经验,把此次疫苗事件与摄影记者郭现中在南都时期所发表的《疫苗之殇》联系起来,撰写出像《一针疫苗带来心灵阵痛的二十张纪实照片》《山东庞氏疫苗大案,最坏的消息还没来》这样带有标题党性质的文章。这些文章将此次事件所涉及的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的风险放大,甚至将这些疫苗可能带来的风险与《疫苗之殇》中的疫苗对极少数人产生的另类伤害画上了等号,重新建构了无效疫苗的风险。而这样的重构让无效疫苗的风险被放大,使得微信朋友圈一夜之间被《疫苗之殇》刷爆,加大了公众对于疫苗安全的不信任。
倒金字塔是新闻报道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运用倒金字塔结构,我们可以尽快得知事情的重点。[4]例如,在央广网最先的报道中,开头就直接表明了此次疫苗事件的发生时间:“昨天”;起因:“济南公安食品药品环境侦查支队公布消息,他们查获了大量非法经营的人用疫苗”;整体概况:“这些疫苗虽为正规厂家生产,但由于未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运输、保存,脱离了2~8摄氏度的恒温冷链”;产生的影响:“已难以保证品质和使用效果,注射后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然而,这样的导语缺乏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部分,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媒体报道带来的社会风险,然而新闻本身的传播价值没有完全实现,因而很难引起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澎湃新闻则使用了非传统的金字塔结构,在新闻一开始就以讲故事的方式引起了公众的阅读兴趣。“庞某卫胆子很大。因非法经营疫苗被判刑后,还在缓刑期间的她就制造了一起案值更大、范围更广的疫苗非法经营案。”这样的开头,让读者感兴趣而又不失理智地融入作品,达到传播消息和娱乐的效果。对于一个在缓刑期间还可以继续进行非法疫苗销售活动的人,公众的求异心理会吸引他们去探知这个人背后的故事。
同样的新闻内容,不同结构的新闻稿,使得央广网这则在2016年2月2日就刊登的新闻,在一个半月后才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而此时,报道问题疫苗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已经超出了问题疫苗本身。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销售不法疫苗的团伙,一起在2015年上半年就已经破获的非法销售疫苗案件,却在2016年才被媒体公之于众。涉及公众利益事件的延缓报道与国家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不透明,使得公众开始质疑迄今为止有多少孩子和成人注射了无效疫苗,质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否真正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质疑有关部门的人员是否在包庇庞某卫的违法行为,让她在缓刑期间还可以继续销售非法疫苗。此时社会中的风险已不仅仅是问题疫苗本身所带来的了,更多的是由于媒体报道导致的公众对政府、对公共卫生的信任问题。
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往往可以增加新闻的真实性。例如,央广网在最先报道中使用了“记者了解到目前专案组已查明”来介绍此次“山东庞氏疫苗案”的概况,今日头条在报道中使用了“济南市公安局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二大队教导员周传海介绍”这样的间接引语。这些间接引语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报道内容的可信性,但公众还是会怀疑报道中引用的话是否改变了原来说话人的意图。因为间接引语会在一定程度上修改原说话人的语法错误、选用的词语以及语句顺序,使这些话语的逻辑更加严密,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原说话人本来意思的表达。
而直接引语则比间接引语更具有真实性与可信性。“这是在杀人。”这是澎湃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引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的一句话。使用直接引语来说明问题疫苗会“杀人”,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同时原说话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的身份,在增加了新闻的显著性的同时,也能让新闻报道更具有权威性、更可信。在风险社会中,民众对官僚政治、国家、经济和科学的功能和合法性提出质疑,由于缺乏预知风险的能力,因而对于新闻传媒的依赖性增强。[3]公众在对疫苗的基本知识近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知道了有这样一大批疫苗在威胁着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本应做好疫苗知识普及工作和及时公布相关消息的政府部门却迟迟没有回应,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公众会几乎不加辨别地相信媒体报道中的言论。
也正因为公众对媒体报道的依赖,使得一些关于疫苗的谣言传播开来,也促使了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6年3月18日澎湃新闻的报道后开始发布公告:《总局责成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公安和卫生计生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处置非法经营疫苗问题》,并在官网上设置专栏以通报事件的进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随后也开始通过电视、网络、微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采用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山东庞氏疫苗案”的报道与不实消息的辟谣,在保证公众的知情权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先前媒体报道所带来的社会风险。由此可以看出,在风险社会中,传媒在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风险沟通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如信息公开和双向流动,及时辟谣、澄清真相,进行舆论引导和风险教育,提高公众的风险认知能力和辨别理性等。[3]
风险社会下的媒体报道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机制,强化信息传播的透明度,减小社会风险,提高公众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性;用得不好,则会激化公众与政府的矛盾,不仅进一步限制媒体本身报道新闻的自由,也会为整个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恐慌,使得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因此,在风险社会下,媒体虽然无法做到通过新闻报道消除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但也应掌握好报道的度,既要将整个事件的始末呈现在公众的面前,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又要有一定的舆论引导,使公众可以更为理性地对待这类事件。
[1]张一驰.风险社会语境下“疫苗事件”报道研究——以“康泰乙肝疫苗事件”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4(17):34.
[2]乔媛媛,蒋雷亦.微信新闻“标题党”现状及危害[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29-30.
[3]范红霞.解释·建构·变迁·反思:危机中的风险传播与媒体使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研讨会综述[J].当代传播,2010(5):46-49.
[4]布雷恩·布鲁克斯.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15.
G212
A
1674-8883(2016)15-0317-01
肖丹,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2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