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素质在数字出版时代的革新分析

2016-03-02 08:05耿凤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学报素质期刊

耿凤娟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学报编辑素质在数字出版时代的革新分析

耿凤娟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23)

高校学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载体,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学报的质量非常重要,学报编辑是影响学报质量的关键因素。信息时代背景下,对学报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探究学报编辑素质在数字出版时代的革新策略,以期为高校学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学报;编辑;数字出版时代

素质是指平日的修养,即素养、修养。所谓编辑素质指的是编辑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思想、知识、能力等等的综合,就高校学报而言,学报编辑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报的质量,关系着学报的发展。[1]为创造性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报编辑工作质量的提高,现结合数字出版时代特点,对学报编辑基本素质与能力结构的改善进行探讨。

一、数字出版时代的期刊发展趋势

(一)期刊自由化发展

不少传统期刊在网络化发展背景下,首先展开简单合作模式,即与网络出版商合作拷贝杂志原创作品,该合作方式简单粗暴,已不能满足数字出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数字出版时代,可以通过有效结合网络版与纸质版功能优势,整合纸张、网络等平台的力量,实现内容传播与市场运作的有效结合,促进期刊数字化的深层次发展。

(二)期刊数字化程度加深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阅读技术也在逐步发展,给阅读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不少读者比较喜欢网上阅读的方式,这不利于纸质期刊的发展,使得杂志的利用率明显降低。新型媒体的发展速度变快,期刊的数字化程度也随之加深。

(三)期刊内容多样化

数字出版方式中,搜索引擎以及移动媒体新技术得到运用,互联网广泛覆盖,使得期刊的内容多样化。传统期刊则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内容上相对数字出版期刊比较单调。网络环境下,期刊内容逐渐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追求期刊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四)期刊大数据化

在数字出版时代,期刊逐渐向大数据化方向发展。数据、可视化软件以及多功能分析软件,在期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期刊逐渐向集约化以及个体全媒体化方向发展。期刊的大数据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内涵:利用大数据,对期刊出版截至形态提供技术创新,带来了多媒体编辑以及数字编辑等多种编辑角色发展。以大数据为支持的期刊编辑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多维数据处理,该环境下的编辑具有更加明显的透明度,所产生的编辑质量以及效率也更高。大数据能够为科研领域的数据开放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期刊的数字化以及结构化的发展,同时能够把握科技的发展动向,把握科技的发展状态。

二、数字出版时代对高校学报编辑能力的要求

当前,高校学报编辑除应该具备传统出版时代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心以及承担学术与文化的责任等等素质与能力外,同时还应该具备数字出版时代对素质与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一)信息获取能力

数字出版时代,高校学报编辑必须要具备信息获取能力,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识别、提取以及整合,从而获得对信息的准确分析。信息获取能力是高校学报编辑所具备的一种对信息进行捕捉、筛选、转换以及利用的能力,是编辑在长期的活动中发展培养而得的。[3]例如,在进行选题策划时,从网站浏览、沟通交流等多种方式中获得信息的积累,从而有效应用信息;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有效掌握学术以及学科的发展趋势,并根据调查结果设置栏目,进行选题,在这其中要格外注意对刊物特色的凸显。

(二)现代编辑能力

在数字出版时代,高校学报编辑必须要具备现代编辑能力,以适应电子化、计算机化以及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以及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高校学报的发展。因此,高校学报编辑除要有传统编辑所具备的基础能力外,还应该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进行更新,同时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新手段,以促进编辑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三、数字出版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革新

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应该不断促进思想观念的革新,创新传统工作模式,促进自身编辑素质的改善。[4]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改善可以从学习意识、哲学思维、职业素养、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网络应用能力五个层面来具体展开。

(一)哲学思维

学报编辑的哲学思维,能够促进主体知识结构的重构,有助于提高编辑的判断能力和学术文稿的社会价值。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涉及哲学思维的运用,需要确定编辑工作的集成与创新的结合,在其具体过程中主要涉及构思选题、物色作者、稿件组织等多种情况,必须要以继承核心思想作为重要的基础。高校学报编辑进行选题时,应该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同时加强并重视对稿件的筛选。编辑在稿件审查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对学术作品的加工,是编辑的思维具体化的过程,需要优先结合版式动态构思,同时还应该优先发挥大局意识,做好为国家文化建设服务的重要准备,从而突出时代亮色。

(二)学习意识

编辑作为一个处理学术作品的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应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识。在学习意识的培养中,应该有效运用最新生成的知识,促进思想的不断进步。在对最新网络技术以及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培养自身的编辑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创办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报。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明显加快,编辑承担着对学术产品进行审稿以及发布的责任,编辑通过对自身素质的提高,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促进稿件创新性以及科学性水平的提高,推动学报的发展。

(三)职业素养

编辑工作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编辑作为文化产品的审核者与发布者,具有重要的责任。编辑应该向读者发布优秀、准确与有价值的先进文化,同时不断改善出版物的质量水平。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报的质量水平,职业素养具体包括政治觉悟、道德标准、艺术修养等。

编辑首先要注意促进自身思想觉悟的提高,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水平。政治思想作为学报质量的核心要素,决定着编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持的方向、倾向和态度,应该作为首要培养方向,[5]主要包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熟悉和掌握党和政府对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条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甘为人梯、谦虚谨慎、团结合作等。同时在学报编辑活动中还要注意职业规则的遵守等。

编辑人员的基础知识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也是学报编辑基本功的体现。在进行稿件的处理时,做到既不改变作者的原意,又能保持作者的写作风格,这需要编辑从多方面掌握基础知识。一是语法知识,要弄懂并熟练掌握语法规律,过好语言关;二是逻辑学知识,对那些表达不合逻辑的语句要能看到并进行合理的加工;三是修辞学知识,对词句进行锤炼、对句式进行选择,提高文章的美感;四是写作知识,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问题是否恰当,具备较好的写作知识,才能顺利进行审稿与改稿。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够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会厌倦,从而便于推动学术思想的传承。

学报编辑必须要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术产品的质量,有效避免发生错误。编辑不可能对每门学科都精通,但至少应该精通一门专业学科,对这门学科与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即便不能成为专家,也要成为行家,在精通的基础上,要有所创作,有所创新,有所成果,这对提高学报质量有较大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判断来稿水平,保证了期刊质量同时避免了学术垃圾的产生;另一方面有助于与作者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对来稿提出可供借鉴的意见。

高校学报编辑除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较广博的其他知识,尤其是出版、编辑业务知识。一个编辑仅仅政治素养好,知识修养高,但不懂出版编辑业务知识,那肯定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编辑。现在各大高校学报编辑部真正出身于编辑专业的人员不多,许多是由其他岗位、其他专业转行进入,要加强这部分人员的出版编辑业务知识的学习,可以送出去进行短期培训,也可在平时加强业务学习,还可积极参加学报研讨活动,学习可资借鉴的编辑工作经验,提高编辑业务技能的同时,使学报的质量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此外,在学术期刊要与国际期刊接轨的大形势下,学报编辑还应该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目前国际上的学术交流仍以英文为主,增加论文的摘要、关键词等的英译,可以更好地提高学报的市场竞争力。

(四)网络应用能力

在数字出版背景下,高校学报要具备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操作运用计算机这种现代化的工具,懂得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与编辑业务有关的相关知识,可以完成软件、服务器等相关维护工作,确保编辑部网站的正常运行。如今许多编辑部并未实现网络的系统管理,因此,高校学报编辑需要对网络系统进行系统化设计、编制,从而使期刊网络化早日实现。在网络化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角色具有新的要求。高校学报作为比较重要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需要借助高校作为科研基础。高校学报,本身具有比较深厚的学术背景,高校学报编辑多为专业的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多属于高职称、高学历,具有比较开阔的学术视野,需要具有比较高的学科前沿洞察力,同时还应该具有丰富的学术人脉。在期刊网络化背景下,高校学报需要具备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具备网络开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同时应该具备数据库运行可靠性。因此,在此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应该具备数字出版时代所要求的网络应用能力。数字出版时代的高校学报编辑在期刊网络化背景下,应该具备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还应该能够完成软件、服务器等相关维护工作,进而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部分编辑部并未实现网络的系统管理,因此,高校学报编辑需要对网络系统进行系统化设计、编制,从而保证网络化期刊的运行与实现。

(五)沟通交流能力

当前,学报从传统的纸刊发展到数字出版形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生活中发生问题时,可以利用网络寻求答案,并进行分析思考,从而获得结论,在此背景下,高校学报对编辑的沟通交流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报编辑与社会中的个体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学报编辑之间需要经常交流办刊心得,及时调整办刊思路,加强栏目建设;学报编辑与作者之间需要就稿件的观点与表述等等进行沟通交流,以促进稿件质量提高;学报编辑应该加强和编委的联系,经常征求和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办刊水平;学报编辑需要定期向学报主管主办部门汇报学报工作,争取获得支持,不断改善办刊条件;学报编辑还需要与审稿专家进行有效交流,尤其是对学术性较强或有争议的稿件进行商榷,以促进学术产品水平的提高,同时不断提高稿件的应用价值以及创新性。

另外,学报就其最初性质而言,是以发表本校教学科研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为宗旨的刊物。即便如今刊发文章的对象扩展至校外,但反映学校学科发展仍然是它始终要坚持的一个方面。学报编辑还要加强与学校教师,尤其是学校学科带头人的联系,刊发相关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文章,使学报更好地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总而言之,高校学报的发展最终还是直接落实在了学报编辑的素质水平上,学报编辑应该顺应数字出版时代的要求,从多个层面加强素质培养,加强知识结构调整,如此才能更好地做好高校学报工作。

[1]王龙杰.校本培训: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08):179-186.

[2]杨嵘均.论网络数字化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提升[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04):94-96.

[3]沈园园,仇瑶琴,袁长蓉,郁晓路,陈晓英.上海市部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04(02):75-78+81.

[4]王庆跃,徐娟.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创新路径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2):105-112.

[5]林士平.转企改制浪潮下的学报及学报编辑——以重庆市高校学报改革为主线[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04 (13):119-124.

G232

A

1674-8883(2016)15-0268-02

耿凤娟(1978—),女,山东单县人,硕士,编辑,就职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科研处,研究方向:编辑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学报素质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致敬学报40年
期刊问答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