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贴近”在新闻摄影中的价值研究

2016-03-02 08:05包红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三贴近摄影记者新闻报道

包红明

(三峡都市报社,重庆 404000)

“三贴近”在新闻摄影中的价值研究

包红明

(三峡都市报社,重庆 40400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传播媒介越来越多样化,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的销量越来越低,传统媒体发展的低迷与新媒体发展的强劲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了确保信息时代环境下新闻摄影价值不会受到影响,摄影记者必须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和贴近生活的三贴近方式采集新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摄影的优质性。本文分析“三贴近”在新闻摄影报道中的重要性,进而针对在新闻摄影报道实践中的“三贴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在传播介质多样化中,深度挖掘出新闻摄影的内在价值。

新闻摄影;三贴近;新闻价值

新闻媒体主要起到报道真实事件、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引导舆论等作用,并承担相应的职责。[1]新闻摄影作为用镜头记录客观新闻事件的方式,既属于一种摄影创作,又属于新闻报道方式,尤其是在当前群众更加喜爱影像新闻的环境下,新闻摄影起到愈加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注重打造新闻摄影精品,如以“三贴近”方式打造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摄影精品。

一、“三贴近”在新闻摄影报道中的重要性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影像将新闻以更加直观、强烈的视觉效果进行传播,确保群众能够快速了解真实新闻,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保证新闻摄影质量,新闻摄影者应当确保摄影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和贴近生活。[2]新闻摄影主要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当前信息环境下,新闻摄影更多来源于群众,因此摄影者需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够提高新闻摄影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一般如果没有及时到达现场,也没有拍摄出具有实效性和感染力的图片,则会导致新闻摄影报道失去信服力。摄影记者只有坚持“三贴近”,深入生活,才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到达事件发生现场,尽快获取第一手资料,并保证摄影作品的质量。如果摄影记者到达时间过晚,导致新闻事件的精彩瞬间消失,则摄影作品会失去吸引力。另外,摄影记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和深入实际可以确保新闻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全面性,避免新闻报道过于片面,甚至出现虚假新闻的情况,即摄影记者必须充分贴近生活和实际,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新闻摄影的信服力。

二、“三贴近”在新闻摄影报道中的实践研究

新闻摄影报道价值主要体现在时间快捷性、内容新颖性、内容真实性等,因此采用“三贴近”具有必要性,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一)提高新闻摄影记者的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媒体机构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新闻摄影记者的思想,让摄影记者认识到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性,并确保提高摄影记者的社会责任感。[2]新闻摄影记者肩负着传播正确文化的重任,其作品内在的寓意对受众的影响很大。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虽有降低,但其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新媒体发展速度过快,良莠不齐成为必然。传统摄影作品的权威性与可信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由此摄影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是保障新闻报道权威性的基础条件。摄影记者需要将社会责任与时代责任融合在一起,促使采集和创作的新闻摄影作品能够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作用,继而激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

(二)促进摄影记者深入基层和深入群众

新闻摄影素材主要来源于群众、生活,因此摄影记者应当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快速获取真实的新闻。另外,摄影记者需要根据实际生活进行拍摄,以确保新闻摄影报道能够起到反映社会现状、杜绝社会不良现象的作用,必要时除了采用正面价值观宣传外,还应当采用批评性报道,确保新闻摄影报道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出更高的新闻价值。[3]由于新闻摄影记者需要深入基层,日常生活上难免会出现各种困难和问题,此时记者应当具备敬业精神,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尤其是一些突发新闻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摄影记者应当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拍摄任务,如火灾、道路塌陷、车祸等均属于突发事故,记者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记者身份,将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和传播,确保群众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相关新闻事件。

(三)要求记者实事求是,捕捉新闻亮点

在新闻报道中,比较忌讳记者以主观、片面的态度进行新闻报道。主观态度下的新闻摄影,通常会片面地反映摄影对象某一方面的特点或缺陷,不能公正、全面、多角度地对新闻素材进行解析,从而导致新闻失去客观性,也无法真实还原事件的真实情况。因此,新闻摄影记者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真实了解事件的本质。另外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摄影记者还应当捕捉新闻的亮点,而坚持“三贴近”则能够让记者快速把握新闻亮点。[4]新闻摄影记者要在客观前提下,全面、深入、多角度把握摄影素材的表象特征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捕捉到新闻亮点,才能使新闻亮点在具有代表性的同时,不失公正与公允,真实地反映出摄影素材的内在价值。

(四)丰富摄影作品表现形式

为了确保打造出高质量的新闻摄影作品,记者除了需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外,还需要注重创新表现形式,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确保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融合为一,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新闻摄影记者应当增加摄影作品的现场感和形象化,提高群众对新闻的兴趣,并确保摄影作品能够反映出一些社会现象。

三、结语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新闻摄影作品打造方式能够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增强新闻的信服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获得其喜爱。在获得受众支持与肯定的前提下,挖掘新闻摄影的深度价值,展现新闻摄影的内在价值。摄影记者应当注重表现形式的创新,以高度社会责任感捕捉新闻事件亮点,确保新闻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1]宋英人.浅析新闻摄影“三贴近”途径[J].中国地市报人,2014(04):21-22.

[2]盛希贵.怎样选出真正的优秀摄影报道?——新闻摄影“评优”之忧[J].中国摄影家,2014(07):64-69.

[3]杨贻军.在“三贴近”中推进后勤新闻摄影工作[J].军事记者,2012(02):60-61.

[4]屈晓琳.新闻角度选择的重要性——由一次“把镜头对准小人物”而获金奖说开去[J].新闻采编,2013(04):33.

J419.1

A

1674-8883(2016)15-0227-01

包红明(1963—),男,重庆万州人,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摄影。

猜你喜欢
三贴近摄影记者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