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霞
(宁夏银川二中)
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一些思考
张兴霞
(宁夏银川二中)
学生实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身、心、脑等各方面的能力,是其掌握化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轻视了化学实验的作用,学生更注重化学理论的学习,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在课程中设置更多各种类型的学生实验,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孕育面对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科学素养;创新;实践能力
受高考方式的影响,高中化学实验主要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亲自做的实验较少,实验的思想、方法和操作过程与此有关的改进方法主要依靠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学生拥有大量机械性知识,却体会不到它们在现实情境中的价值和实用性。
教师因为成绩等一系列问题,对学生实验的意义并不十分在意,虽然对一些实验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改进,但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功利性较强,并未太多考虑实验对学生将来的影响,也未认真思考实践与学生将来创新能力的关系。
学生动手能力是探索能力的基础,是兴趣获得的主要来源。而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例如,简单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取用、加热、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等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础,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实验操作不可能通过一次的讲解,或一次的使用,就能对仪器的性质了然于心,灵活应用,大多数学生是不可能通过一次练习就熟练掌握过滤和结晶的,而对于蒸馏和结晶这样的实验操作,学生则要通过数次的练习才能真正明白其意义和原理。如果这些基本操作学生都没熟练,那么,对于更为复杂的实验组装或更为复杂的仪器学习就会出现困难,如果需要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过程,他们将无从下手。
如,钠和水的反应是高一一个操作简单的实验,如果只是一个演示实验,可能在教室后排的学生没有弄清任何操作和现象,只能依靠老师的讲解记住这个实验和现象。如果学生自己实验,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在切钠块和投入水中的过程都会非常紧张,可能第一次实验并不会体验到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应的物理现象,只是在鼓足勇气克服恐惧和紧张,完成了实验,如果重复第二次或三次时,他们就能更多地关注实验现象的细节,可能有些同学对钠的熔化非常有兴趣,可能有些同学对颜色的变化和颜色的扩散影响深刻,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些同学可能只是增强了自信心,有可能激发对物质性质的更多兴趣,有些可能只是觉得好玩等。但是,学科的基本素养就在这些重复性的练习中缓慢得到培养,这些练习并不能短时间的在考试成绩中得到体现,但会影响将来他们的学习。
学生在熟练基本操作和基本实验装置后,才能在复杂的实验中进行更多的思考,孕育出新的想法,才能通过改进仪器进行探究或对仪器的组装合理化,或者对新的仪器,新的实验方法才能快速的理解。如,当知道了氯气的毒性,知道了氯气实验的目的,熟练的仪器的使用方法后,学生才有能力合理组装仪器,规避实验的危险性,甚至通过改进装置进行一些其他相关性质的探究,在讨论类似实验装置和效果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实验的优劣性,进而改进装置或产生新的想法。
如果没有亲自实验的机会,仅依靠老师的讲解和资料,学生只能机械的记忆,程式化的记住结果,在考试中得到应用,丝毫没有体会到实验探究的艰辛、困惑、失败、高兴、危险等一系列感受,就会逐渐失去探索的兴趣和热情,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只寻求标准答案或者模仿,逐渐丧失质疑,创新能力。这种基础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自己动手才能逐渐培养起来,并能在将来产生巨大的作用。
在实验中学生可能经常出现各种错误,实验结果可能并不正确,操作失误可能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同学的实验方法天马行空,如果没有这些失败的过程,其基本科学素养、基本动手能力、基本研究习惯就很难形成,这些早期的过失都在为未来做基础,对未来科学探究,正确面对挫败感,自信心,对应能力都会产生影响,使其更有勇气面向未来,更清楚自己的喜好。
在结晶的实验过程中,很多同学很难把握最后的处理方式,造成盐粒飞溅,剩余水过多或过少,在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中造成液体喷溅,或根本看不到乙酸乙酯的生成,在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常看到没有白色沉淀,在海带提碘时,最终看不到任何现象,银镜反应中经常出现黑色。
如果仅讲述这些实验或做演示,结果似乎显而易见,学生并未从中得到太多感受,可能感觉科学实验非常简单,结果明确,思维逐渐固化,在以后面对复杂的探究时,一旦遇挫,可能极易失去信心,更易接受一些按部就班的事情,失去创新和探究的原动力。
学生的亲自实践和老师的指导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才能解决问题,传统的课堂看起来似乎以一种简单的,更为高效的方式传播知识,考试成绩似乎体现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但其严重的剥离了学生实践的机会,隔离了知识和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消耗在机械记忆,理解,背诵上,学生并不能体会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虽然,我们改进了很多实验,和上课方式,但是几个实验并不能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各种类型的实验,各种方式的实践最终才能产生影响。
实验课在组织和上课难度上都要大一些,可能在教学效果上并不明显,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考试成绩上并不见得会有多少提高,在教学成本上和管理上都要求更高,但是它却是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最好方式,是最初建立探索和兴趣的基础,是学生兴趣分化的最直接手段,对学生的后期学习都将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推向更深的层次,使学生的能力发展更加全面。
改进实验室的一些相关基础设备,淘汰一些过旧的实验仪器和方法,改变思想,提升教师的实验指导水平,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更多的实验,了解各种基本实验类型,勇于探索一些较为实地的问题,不只是埋头于书本和习题中,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
[1]王磊.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健生,蔡雪.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学科教学,2003(5).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陈志伟,贾秀英.中学科学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5]梁慧姝,郑长龙.化学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编辑王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