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16-03-02 23:48:33江苏省丹阳市第九中学
学苑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法青少年

江苏省丹阳市第九中学 潘 辉

活动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江苏省丹阳市第九中学 潘 辉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活动教学法正好可以发挥其教学灵活性,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教学特点,满足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学科,将活动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活动教学法初中生物教学应用

一、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以往教学过程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讲,作业累积,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次要地位,这是教育的弊端,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特点,对学生而言是被动学习,被迫听讲。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理应为学习的主体,初中生物是青少年认识自然、探索世界奥秘的窗口,生物中从细胞到个体,从种群到生物界充满了奇迹,老师应善于启发学生的思想,对自身以及生物界的认识,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身边的事物入手,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是生物学的存在意义,要鼓励引导学生对身边自然现象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花是红色的?为什么人要吃饭而植物不需要?我是从哪来的?我是怎样长大的,为什么人和人长得不一样?等等,这些身边看似自然合理的事背后的科学解释,要鼓励学生发问,然后老师引导,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自己找答案,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每堂课都有问题,下堂课解决问题并重新发问,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见解,老师负责总结,有利于教学的活化,打破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

二、注重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以往学习是认识的学习,而实践比认识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把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寒暑假,我们可以少点文字作业,多点社会实践,既可以让学生放松学习,又可以体验生活,分组做课程实验,例如,一组做豆腐乳,一组葡萄酒,一组做面包,在做食物的同时深入生活了解发酵工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微生物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代谢产物等,同时体验生物学的奥秘、自然的神奇,在开学可以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同时,让同学们品尝自己的食物,促进同学友谊。实践在精不在量,在过程不在结果,失败有失败的总结,成功有成功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活动教学特点,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思维方式多样化

在生物学上很多都来自于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教学理论部分的讲解中,我们可以发挥各学科特点不要枯燥的文字累牍,某些知识可以用图像、视频、动画等来表达,在讲解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所描素的事物结构样式自头脑中成像立体化,然后再放实物视频图像,让学生在锻炼自己想象力的同时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找出自身想象力的差异。注重思维模式的培养,知识是无穷的,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理解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批判性思维是中国教育中缺乏最严重的思维方式,老师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圣贤说的有时也是错的,所以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敢于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见解,即使是错的那也是自己的,错的见解说明你思考了,这才是教学的目的,学校是让人思考的而非一味接受的,思考才能多样化,盲目接受是一体化,创新需要的是多样化。

活动性教学是让学生活跃起来,课堂生动起来,思维多样化,这就需要我们结合生物这门学科特点,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他们的思想进行疏导,不是灌输思想,也不是堵住不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是疏导,在教学中很多问题避而不谈,这是不利于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他们的好奇心可能会使他们犯错,但是如果我们科学合理的解释了,适当地疏导并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了解他们的思想打开他们的心扉有利于我们的教育发展。

[1]王华女.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两个关系的优化处理[J],汉中师范学院与学报(社会科学).2004.(04)

[2]谢志芳.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法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