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承的特殊性

2016-03-02 23:14王佳胡巍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师范类师范生马克思主义

王佳,胡巍

(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承的特殊性

王佳,胡巍

(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师院校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学习和传承中具有战略优势:在内容上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重传承,在对象上具有马克思主义教育对象的独特传承性。这使得师范类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具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性,更具自我学习和自我培养的延续性,也使高师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具坚定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高师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

高师院校 马克思主义教育 传承性 延续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高校教学的一大特色。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政治觉悟,决定了其培养对象能否追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更为特别和重要之处就在于它肩负着知识的传递和信念的传承,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生产和再生产。

一、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的传承性

新时期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党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应具有的品质以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出要做好老师,就要有理想信念——对党、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下文简称此次讲话为“517讲话”)。

高师院校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社会传承功能。它的任务不仅在于育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好教师,因此其教育和教学活动便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和可持续性,其所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具有完整的传承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绝对性方面,就是传承我们党优良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传统内容,即无条件地、绝对地保持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和忠诚的精神内涵。这一精神财富既是民族、国家在危难时刻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富强时人民的奋斗力的源泉,更是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的精神力量源泉。另一部分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相对性方面,即要将国家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主题通过理性思考表达出来,形成自身的逻辑范畴、话语体系,及时更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内容。“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贡献,是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当前,我们既要做好对内的布局和宣传,也要对外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和理念。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不同的范式就是不同的话语体系、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新的范式是在打破旧的范式的变革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也必然要根据范式的转变及时更新。

高师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区别在于它的实践教育层面。通过教育实习环节,能使高师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到及时的修正和补充。高师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专门的教学实习,真正融入到一所学校的教学当中,无论是从事繁琐的辅助性教学事务,还是标准的课堂教学,都能够真实地感受一名人民教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是对其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基本功的检验,另一方面就是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真实的社会角色的担当和教学环节的体验,师范类专业学生才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既完成了对专业课从学习到应用的转化,又实现了自身从校园生活到社会生活的转变。为什么只有经过专业的教学实习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因为实习体现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用马克思的表述就是“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关系。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实践都是“双重否定的统一”:既是对授课教师课前备课状态的否定,也是对授课对象已有知识的否定;既是对教师主观意志的否定,也是对学生主观意志的否定。只有经过教育实习环节,师范类专业学生才能通过改变教学对象的世界观有效地修正自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致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有效地传递到课堂上。事实上,“改变世界”不仅在于改变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主观世界。所以,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不仅要追求教学质量、教学规范,更要在教学实习中实现自我精神成长。

其他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如大学生勤工俭学或社团活动等由于其临时性和偶然性等特点,也不同于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不具备教育实习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教育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而理工科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则缺乏教师行业的特殊性——由实习对象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内在社会责任感。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人的信仰教育贯穿其始终,这要求高师院校的教学实习在时间安排上应更为多元化和人性化。高师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通常都是安排在大四学期,既是为师范生安排了走向教师岗位的角色过渡期,也是为了保证实习学校的教学质量。笔者建议,可以在大二或是大三学期进行短时期的“认识实习”,让师范生对自身将要从事的行业产生最基本的认知,再在大四的教学实习期间进行修正和补充,以克服师范生大四教学实习后缺乏完整的时间和环节进行反思和调整的弊端。对于没有社会实践和系统教学实习的大学生而言,并不否认他们也可能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能够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海德格尔对此评论到:“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是否存在着真正的对立?难道对世界的每一个解释不都已经是对世界的改变吗?对世界的每一个解释不都预设了‘解释是一种真正的思之事业吗’?另一方面,对世界的每一个改变不都是把一种理论前见预设为工具吗?”[2]只是与高师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相比较,他们在大学期间缺少了一份拥有内在的自觉和外在约束保障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

二、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对象的传承

高师师范类专业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对象具有传承性。高师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是未来教育行业的主力军。据统计,自1981年至1995年,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共培养了3561.75万名毕业生[3],这些毕业生中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学校的教师。1996年国家取消了统一分配制度,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开始自主择业。2007年,国家开始实行在北京师范大学等六所部属院校招收免费师范生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高师院校改革政策,对高师院校的招生和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师范院校学生在教育行业内就业的仍占多数,这使得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承具备了“再生产性”。如果将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学生生涯视作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产阶段”,那么其职业生涯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再生产阶段”,或者称作“生产与再生产阶段”。高师院校的社会责任集中体现在四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产阶段”。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学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师范生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等各种课程的基础,体现了“517讲话”的主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与此同时,还要兼顾“购买过程”“生产过程”“售卖过程”各环节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购买过程”侧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基本原理教育,能够区分“马”与“非马”理论;“生产过程”侧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逻辑论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理论问题;“售卖过程”侧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二次加工和第二次传递。这正是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战略意义的突出体现。这一环节的落实效果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质量。“第二次加工”和“第二次传递”体现了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命性和延续性。当其走上教师岗位之后,能够将其大学期间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进行再次加工和有效传递,即“第二次加工和传递”,使更多的人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次加工”的准确度、科学性和“第二次传递”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深刻性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事实上,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失效恰恰是这两个环节的分离:或是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底却没有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或是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无法彰显理论的彻底性。因此,高师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局限于理论教育本身,要发挥师范教育的行业优势和特长,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广大非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除外)而言,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如果没有继续系统深造的机会,其本科学习时期达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就可能是其终生的最高点,而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能力在外在机制下的作用下反而得到持续强化。

三、高师院校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技能的传承

高师院校师范生对专业教师技能类相关课程的学习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传承提供了特殊的技术保障和支持。高师师范类专业学生需要专门学习“教法”等专业教师技能类课程,并通过从一堂课的时间安排、内容的设置到具体专业实习、班主任对日常工作的有效管理等环节的学习,自觉地意识到其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他人——教育对象服务的,因此在其学习过程中更多了一份为他人学习、对他人负责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这是其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传承性的直接体现。

一方面,对教师技能的学习不同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目的不局限于追求知识的准确性,更在于将自身技能如何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一个媒介或平台,在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受教育者的思想特点与兴趣爱好等情境因素的基础上,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专业学科知识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其接受和认可。因此,对受教育者课程学习效果的检验就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就体现在其个性差异的形成过程之中。这一技能会随着师范生教学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深入而日臻成熟。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种积累就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师范生实习对教师技能的实习不同于工程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和高职高专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学习。教师技能实习的对象是具体地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个人,具有自我意识和思想观念,是在不断生成和修正自我的个性化的理性人。师范生教育技能的培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作支撑。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在青春期(13—18岁)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这一阶段要培养和形成“忠诚”的品质,也就是要信仰某种思想观念;反之,就会形成不确定性。成年早期(19—25岁)的核心问题是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立感,能够与他人分享快乐和痛苦,能够和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即形成“爱”的美德。因此,只有在人心理发展成熟的青春期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才可能在其此后的生命历程中实现更有效的传承。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关系决定和生成了人的其他各种关系,即我们怎样生产、用什么生产,也就决定了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正是在与他人合作或共同生产的过程中才生成了人的自身,即黑格尔所说的“我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和高职高专类学生的技能学习面对的是实在的客观物质对象,尽管他们也要考虑客观物质对象的特点和属性,但人的生成比物质对象更具可塑性和能动性。

四、高师院校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传承

高校所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到具体的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工作意义重大。一方面,国家富强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也让我们的危机感有所下降,甚至是忽视了当前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严肃性。“517讲话”提到观察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因此看待当下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也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要把其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历史中去观察。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确实起到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但也使一些同学和教师以一种不加批判的态度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缺乏思想防范和底线意识,以至于“放弃批判立场,无原则地服膺和接受”[4]。这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对师范类专业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培养和引导。第一,明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不能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和研究等同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学术研究,要明确任何学科的研究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其思考和研究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真正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工具而不是教条,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融入到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评价体系之中。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或者讲它是永恒的,即它是无以永不改变的形式贯穿于历史之中的[5]。因此,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意识形态动物”,我们都是“自发地”或“自然地”生活于意识形态之内的。我国学者也曾明确提出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接受意识形态教化的主张[6]。意识形态“是一个人进入并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许可证书”[7],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化与一种意识形态认同,才可能得到以这种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社会认同[8]。因为“意识形态领域不存在真空,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反马克思主义必定去占领;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必定去占领”[9]。意识形态教育的非空缺性决定了开放性意识形态教育的强制性。德国传统国家主义思想的代表者特奥多·李特主张教育应为国家意识服务,政治教育中必须将国家置于中心位置,并认为“政治从本质上讲与斗争是不可分割的,为了和平、合作的原则而贬低政治斗争,只能使民主成为一种‘劣质的差使’”[10]。而一种意识形态形成人的思想认同需要经历三个基本心理阶段:类化、认同和对比。能够进行比较的前提是有多种的可能性,在多种可能性的比较中选择自己所要认可和坚守的。因此,开放意识形态教育的多种可能性是走向马克思主义教育理性化的必然之路。当代大学生既没有社会革命的人生经历,又没有物质匮乏的生活体验,身处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繁荣之中,思想中更多的是多元化价值体系和观念的冲击与权衡,有的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为崇尚工具理性。因此,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用专业知识验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不仅限于理论说教。第二,提高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职业化水平。提高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职业化水平,需要多方面工作的合力,要求所有教师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工作规范化,能将问题说清楚、说彻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现在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技能训练中,更体现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中。第三,创设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外部环境。要从学校的文化建设、学科建设等多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平台和阵地,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繁荣和学生的自觉深入学习提供多种有益尝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2] F·费迪耶,丁耘.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世界哲学,2001(3):52-59.

[3] 百度百科.师范教育[EB/OL]. https://zhidao.baidu. com/question/1799973027382980707.html.

[4] 聂锦芳:当代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潮及其社会效应[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7):47.

[5][法]路易·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国家机器(续)[J].当代电影,1987(4):33.

[6] 李合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人才培养[J].理论前沿,2006(4):32.

[7][8]俞吾金.马克思主义教育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3,150.

[9] 郑永廷.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218.

[10] 转引自阮一凡等.联邦德国政治教育思想理论变迁的历史回顾[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1):95.

(责任编辑:刘新才)

The Particularity of Inheriting Marxism Education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Jia, HU Wei

(SchoolofMarxism,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32,China)

The Marxist education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and propaganda work in colleges.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study and inheritance of Marxist education work has strategic advantage: the content contains Marxism theoret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the object has a unique tradition of Marxist education object, and the study of Marxist education skills are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these make for normal majors of Marxism educa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ore integrity, more self-learning and self-cultivation continuity, also make the Marxist education of normal universities more firmness.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various resources to support and enhance Marxist education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rxist education; inherit;Continuity

2016-09-08

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CSK2016ZYJ-0011)。

王佳(1978-),女,辽宁鞍山人,哲学博士,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胡巍(1979-),女,吉林集安人,长春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

A

1005-5843(2016)12-0080-05

10.13980/j.cnki.xdjykx.2016.12.016

猜你喜欢
师范类师范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