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琴
◎家长学校◎
初中生厌学的案例分析
■周秀琴
宇航(化名)在一所寄宿制学校上学,是初二的学生,属于学习成绩较好的类型,在班里能进入前10名。不知为何,他从暑假开学就不想上学。在妈妈的劝说下,他勉强在学校坚持了三周,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来到我这里的时候已经一个月没去上学了。在家里,天天把自己关到屋里上网,晚上12点多还不睡觉。妈妈焦急万分。当妈妈反对他这样做时,他会表现得异常愤怒,把门摔得咣咣响。如果妈妈还是继续唠叨,他就干脆从家里跑出去上网,有一次竟然跑到网吧里过夜。还有一次,因为妈妈反对他与一个同样不上学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他竟然生气地跑了出去,在这个朋友家里过夜。父母对于孩子的表现束手无策,打又打不得,训斥不起作用,于是将孩子送到我这里来。
在引导过程中,我发现宇航对于未来有一些错误的认知。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在他的心里,保家卫国是神圣而值得骄傲的。但他认为成为军人,只有高中毕业就可以了,而没有必要苦学死学。现在的学校抓得很紧,作业很多,纪律要求也很严格。学校的高要求与他对未来错误的评估形成了矛盾心理。他常想:既然玩着都可以参军,为何要再受此约束?这是他内心产生矛盾的根源。
首先,我通过意向对话技术让他看到自己的未来的样子,在他的意向中呈现的是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比周围的树更高、更粗、更茁壮。当我引导他将看到的景象与现实链接的时候,他发现成为军人仅仅是梦想的第一步,其实,他的真正梦想是成为一名将军。而成为一名将军,像现在这样贪玩,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第二步,我让他看到,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作为一名军人,对于规则的要求要更高。比如:军令如山倒。在战争中,如果不遵守战场纪律,导致的后果是给全军带来溃败的危险,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对于自己,面临的是更加严厉的惩罚。回到现实生活中,让他看到,学校的纪律是必须遵守的,是一个学校维持正常的教学与同学们学习生活必备的前提条件。同时,严格的学校纪律是他为未来适应军营生活的一种准备,是一种财富。学校严格的纪律虽然会给他带来一点点不舒服的感觉,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他成功的,是一种资源。只有具备了把阻碍因素转化成资源的能力,未来才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
这是一例典型的青春期逆反而导致的厌学案例。在我所接触的类似案例中,通常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亲子关系极为紧张,孩子对父母逆反到了非常极端的地步,父母不了解孩子内心里正在想什么。宇航也是一样,他需要爸爸妈妈的理解和爱,但他又不知怎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妈。于是,通过猜测父母的心理,而产生一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想法。比如:我小时候,他们为了工作把我放在亲戚家呆了一年,他们眼里只有工作;我只有不学习的时候,妈妈才会出现,所以他们爱学习成绩更胜过爱我。我不上学就是要让他们后悔,看到他们着急,我内心里有一种快感!
“他们只爱我的学习成绩,所以我就不上学,让他们难受。”宇航说到这句话的时候,表情是恶狠狠的。“在我的印象中,妈妈只管我的学习。如果我作业写得不好,她会打我骂我,逼着我写得更好,常常写到晚上十一二点。这时,妈妈又会嫌我效率低。”除了管他写作业之外,宇航对于生活中的爸爸妈妈几乎没什么印象。“他们工作认真、无私奉献。”这是他唯一能够感受到的。自己从小学时就经常不写作业,因为只要不写作业,老师就会找家长,这个时候妈妈就出现了,这也是宇航见到妈妈最快的方式。除此之外,对于爸爸妈妈的印象就是工作、工作。
“小学四年级时,爸爸调到了外地,妈妈外出进修,自己在亲戚家里,就像一个没有家的孩子。我需要他们的时候,我生病的时候,我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你陪陪我’,妈妈会告诉我她很忙;我找爸爸,爸爸也很忙。慢慢地,我就不需要了。”说这话的时候,宇航的眼睛湿润了。“现在,爸爸妈妈有时候会说,今天我有空陪你。这时,我的心里就有一个声音在说:‘我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不在;现在有空,还有什么用!’”
“你觉得父母不爱你吗?”我问道。
“他们更爱我的学习成绩!”他低头思考了一下后答道。
“你现在为了报复父母不惜牺牲自己的前途!”我澄清他的想法。
“在家里不上学,想到同龄人都在上学,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有时也很恐慌。可是,每当看到父母着急的样子时,这份恐慌就消失了,甚至会产生一种报复的快感。”宇航这样叙述。
“你这么做的时候,其实内心有一个声音:‘爸爸妈妈,我很需要你们的爱!你们对我的忽略,让我很难受!’”当我引导宇航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宇航的眼泪夺眶而出……
青春期孩子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矛盾心理。
首先,对父母爱的渴求与逃避的矛盾。一个孩子时时刻刻都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可是,父母没有受过专业家庭教育训练,不知道如何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这时,孩子就会用推开父母的方式来反向表现自己的内心需求。宇航就是这样,他内心其实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爱,可是,嘴上却在说:“我现在长大了,不需要你们的爱了。”与此同时,行为上却在用学习成绩来引起父母的关注。青春期的孩子中,有很多孩子的厌学行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引起的。
其次,成才欲望与厌学心理的矛盾。大多数青春期孩子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非常美好的憧憬,比如希望成为科学家、企业家、音乐家等,将来干出一番大事业,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孩子又感到有心无力,学习的过程枯燥、无法找到乐趣,学校的过程太苦,太累……于是,很多孩子出现了厌学心理,形成了想学与厌学的心理矛盾。因此我在给宇航辅导的过程中,针对他的梦想,教给他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的同时,帮助他制定了当前计划、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让梦想真正成为推动他进步的动力。
再次,自制性与冲动型的矛盾。几乎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宇航也一样。在生活中,他们希望自己能够遵守规则,成为同学们的表率。但实际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针对这种情况,我运用角色替代的方法,让他看到如果他是老师,面对同样的事情,他会怎么做;如果他是父母,面对这样的事情又会怎么做,从而在换位思考中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青春期的孩子身高、体重均接近成年人,身体状态的巨变推动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的成人感日趋明显,在心理上对于尊重的需求也日趋强烈。这一时期,他们开始试图摆脱成人的监督,自己独立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但这一时期,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又极为不成熟。所以,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在叙述过程中,宇航说到最多的就是妈妈的唠叨和训斥:“她的那些话,她说了上半句,我就知道下半句,可是她还是不停地说。”宇航这样描述妈妈。所以当妈妈不断地在宇航面前重复“上网有害,好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时,宇航的第一反应是“我又不是三岁孩子,你却还在拿对待三岁孩子的方式对待我”。为了表示自己的愤怒,干脆跑到网吧呆了一夜。但他也说道:“其实,看到爸爸妈妈不断给自己打电话找自己时,自己内心也很难受。可是,当有内疚感的时候,内心又马上有一个声音说,如果不这样做,妈妈就不知道自己很愤怒。”于是,带着对父母的愧疚,他在网吧呆了一夜。“周老师,其实那一夜我过得很难受,上网也没上进去。我之所以坚持就是想让妈妈知道我也需要尊重。”
“与朋友交往,我内心里有一根弦!”宇航这样描述道,“我知道什么样的人该交往,什么样的人不该交往,可是,每当我把朋友带回家时,妈妈就带着审视的眼光看待我的朋友,好像我的朋友不是好人似的。每当这时,我觉得特别难受,我觉得不尊重我的朋友就是不尊重我!”所以当妈妈又一次用审视的眼光看着宇航的新朋友,并让朋友给家里打个电话时,宇航爆发了,拉着朋友去了他的家。
调整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青春期孩子心理上的巨变,给家长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面对拥有强烈自主愿望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给孩子空间。家长要调整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不要硬性要求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做事,他们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这个时候,家长最好给孩子空间,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遭遇困难、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分析事件,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商量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其次,给孩子一些权利。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可以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同时,对于家中的大事,可以召开家庭会议,让孩子也可以对家长的大事进行表决。针对孩子尊重的需求,家长可以趁此机会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宇航的父母在调整了和宇航的相处方式后,宇航开始慢慢地从不关房门开始,到可以跟父母说说心里话。经过两个月的调整,家里的氛围从每个人只是打招呼,到充斥着欢声笑语的氛围。
因为宇航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曾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让他感到很受伤。因此,我建议,他们一定要注意在生活方面点滴照顾,多些理解和欣赏,逐步缩小与孩子代沟的距离,和他做心无芥蒂的朋友。
宇航的爸爸在外地工作,一开始觉得无法突破这个瓶颈,在仔细思考后发现,每周两天的休息日,爸爸完全可以利用周末多与他交流。同时,现在的通讯手段多种多样,距离已不是问题。爸爸平时利用QQ、微信等工具,每天与孩子视频聊天,让孩子感受到爸爸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他有一个非常爱他的爸爸。慢慢地,宇航开始把爸爸当成朋友,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就与爸爸交流,从爸爸那里得到建设性的建议。
妈妈也调整了和宇航的交流方式。过去,妈妈只和宇航交流学习的事情。现在,妈妈在单位遇到难事会认真听取宇航的建议,家里有需要搬水桶、买面这样的力气活儿时,会请宇航帮忙。慢慢地,宇航觉得自己是个男子汉,爸爸不在家时,自己应该承担很多家庭责任,承担起照顾妈妈的责任。经过三个月的调整,宇航又回到同学们中间,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山东省济南中学,山东济南 250001)
(责任编辑:孙培东 徐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