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低效的成因及对策

2016-03-02 22:59◎张
现代语文 2016年32期
关键词:文言文文本教材

◎张 盛

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低效的成因及对策

◎张 盛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言文课文,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笔者总结了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过分强调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课程文言文部分有这样的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走进文言文教学课堂,大多老师都是逐字逐句翻译文本,文言文课堂变成了翻译课堂,学生死记硬背字词含义,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教学就失去了兴趣。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积累没有错,但是关键是要学生形成能力,让学生把学到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去,知识是基础,能力才是关键。

其次,过分注重文言文训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需要做一套与课文相关的教材配套练习,然后学生还要做课外拓展练习,接着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时候还要做大量文言文阅读题。高二高三的时候,有的语文老师上文言文新课时,渗透文言文练习题,把鲜活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变成了分析文言文阅读题练习的课堂。大量的文言文训练,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会做文言文阅读题,就不需要听老师讲授文言文课文。笔者认为,忽略了文言文文本教学,短时间训练文言文阅读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

再次,过分按照《江苏省考试说明》选择教学内容。毫无疑问,高中文言文教学要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准则,同时兼顾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颁布的《考试说明》。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语文老师直言,凡是《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内容,就重点学习,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就不要学习。众所周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果仅仅围绕考试说明而学习文言文,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文言文中很多内容都表现了古人的审美理想、精神品质、操守情趣。以今观古,仍然具有借鉴价值。例如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文,如果教师只让学生背诵课文、默写名句,只让学生对照注释能够翻译全文,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强调师生对话、读者与作者对话,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挖掘文本中作者的处境与琵琶女相似的一面:作者与琵琶女的心灵的“共振”,在文学评论上说就是“共鸣”,这种“共鸣”让作者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凡是让作者产生共鸣情感的元素,就是文本中需要探究的一面,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文本,学生理解才会深刻。虽然这与考试无关,但是笔者认为语文老师要补充许多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审美能力,让学生远离低级趣味,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分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后,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文言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文言文知识是基础,学习仅仅停留在基础阶段是不行的,需要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起点上形成能力。凡是教材中有的知识点,学生自己能够通过教材注释或者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能够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让学生拥有文言文语感,语文课堂中没有读书声音是不完整的课堂。学生摇头摆脑地大声朗诵文言文,比教师讲解效果好很多。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也很重要,很多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材料是课外的,但是具体用法在教材中都出现过类似的知识点。例如学生在学习《史记选读》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结发”的意思是:古人到了一定年龄把头发结起来,表示已经到了成年。而课外阅读材料《孔雀东南飞》一文中又出现“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就不难理解“结发”的意思了。多读文言文课文,多读经典的课外文言文材料,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是根本。学生读懂文言文,那么文言文解题也会迎刃而解。高考重点考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还是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二,文言文训练设计要不断创新。在高中阶段,语文老师带领学生争分夺秒做题目,这无可非议。但是,语文课堂要有效或者高效,就要反思文言文训练设计是不是科学合理。文言文训练要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学生与学生千差万别,教师在设计训练题时要针对不同的人,选择适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题型。例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后,教室里优秀学生肯定先掌握了重点字词、文言句式、课文内容;中等学生可能还要加强练习,才能掌握;后进生可能还有许多阅读障碍,需要老师指导。既然这样,不妨在设计训练的时候,让后进生抄书本注释、翻译重点句子、默写名句等;中等生让他们默写容易错的字词、适度进行课外阅读迁移训练;优秀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让他们把苏轼写的《后赤壁赋》与《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何乐而不为?

(张盛 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214206)

猜你喜欢
文言文文本教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会背与会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