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萍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文言文阅读鉴赏
○郭秀萍
摘 要:随着优质均衡教育的不断推进,随着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不断优化,基础教育的课堂变得日趋先进起来。人们在新课堂教学中越发思考起相关的适应性,本文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文言文阅读鉴赏的思考,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文言文阅鉴赏 策略思考
当今教育已不同以往的教育,教育设施日趋先进,课堂教学变得越发活跃,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得以相应的提高。作为语文老师,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发挥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并非就是那样的能够顺水推舟,需要做出比较认真的思考。现将自身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文言文阅读鉴赏的思考和实践拙于笔端,权且一线教师的抛砖引玉。
我们必须承认,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还只是十四五岁,他们的阅历浅薄,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贫乏,尤其是古代优秀文化他们是知之甚少的。虽然他们欣赏过一定时段的古代戏剧片,虽然他们也阅读过相关的古诗文,但古之文学却是一条浩瀚的大海,他们也未曾能够去领略到一切。目之所及的也仅仅就是完全意义上的皮毛,要想让学生能够比较深刻意义上感悟文言文,应当说其难度还是本质意义上存在着的。如果仅凭着一本书和一支笔,让学生去感悟文言文也不就是完全的不可能,那是需要费神、费力的。所以,从相关意义上讲,如果我们能够比较理想地应用信息技术,那就可以给学生的文言文鉴赏带来极大的便捷。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注意应用现代技术将文言文的相关情节制作成能够让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供学生在学习前乃至就是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欣赏,其阅读感悟的启迪意义是完全存在着的。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木兰诗》,这是一首汉乐府时期的诗歌,所描写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女民族英雄的形象。木兰是一个划时代的女民族英雄,在她的身上不仅仅体现出一种壮烈形象的美,而且体现出一种柔情形象的美。教学时将相关木兰的古装戏剧的片段剪辑下来,并制作起软件,再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木兰十年沙场的英雄壮举,再现木兰“开我东客门,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的欢乐情景。一个个学生便相当便捷地感悟出诸多美好的形象,而不仅仅就局限于壮烈形象的感悟。
我们应当感到,飞速发展的形势已不允许我们在语文教学学生的阅读感悟中去做那些少慢差费的事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我们带来崭新的教育理念除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外,还包含着课堂教学的有效甚至就是一定意义上的高效。如何去达成课堂教学有效和高效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劲头已经就是那样的饱和状态,已经没有多少潜力可挖。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学生充分的读是必需的,没有比较足够的读,学生的感悟当是完全意义上的不可能。对此,可以引起我们进行思考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加大课堂容量,是促进文言文阅读鉴赏高效率的比较便捷的通道。譬如,学生在阅读感悟文言文时,就是解决了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乃至句式方面的问题,而学生对作者和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一无所知,那学生还是不能形成正确感悟的。因此,在教学时多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知人论世的相关资源。学生对文言文阅读鉴赏的效率就会很高。譬如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了形成学生的正确感悟,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基础上形成比较快捷的感悟,教学时,利用幻灯片不时地去投影杜甫的《书愤》,再去变化投影陆游的《蜀相》,还去投影《红楼梦》中对诸葛亮的赞誉,又让文人骚客对三表的肯定出现在电子白板上。学生便比较顺利地感悟出《出师表》的文学价值和政治价值。
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能够让学生在运用祖国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当今社会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是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极具活力的社会,是充满创新创造的社会。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未来缺失创新创造能力的人,就相当于当今社会的文盲。作为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尤其重要,而且也应当首当其冲。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创新创造是任何学科课程都可以去激发和激活的,就我们语文教学,入选于教材文本的篇篇目目都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也都可以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因为它们都是一座座美甲胜天的富矿。如果我们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将一座座美甲胜天的富矿与我们新发展的时代比接起来,与我们的未来去比接起来,那我们的教学课堂则会比较理想地充满着创新创造。对此,从文言文的教学角度,能够实现学生创新创造的,也应当去努力做到利用信息技术将文言文与当今时代链接起来。不少的文言文中有着许许多多关注民脂民膏的作品,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作为一代文学名人而且又是充满失落感的官吏能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实属罕见,可以说是当今为官者的楷模。教学这样的作品,除去让学生能够对语言文字以及所表达的情怀有一定的感悟外,还应当去比较理想地与时代比接起来,让学生也能够产生创新性的感悟。如在教学时,运用课件去呈现相关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如60年代的焦裕禄,上世纪末的孔繁森。还让学生去观看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视频,学生看到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赶到地震现场,慰问受灾群众,送去党和国家的温暖。作为我们,则应当像柳宗元这样,对穷苦人给以关注,尤其应当给以关爱。特别是天灾人祸是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料到的,那就更应当关注自然灾害所滋生的特殊困难群体,让他们能够跟上时代生活的节拍。
在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文言文的教学上,这样的研究还仅是偏重于内容层面,还没有能够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懈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信息技术条件下文言文教学的活力将会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友芬.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第2期。
[3]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郭秀萍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 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