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艳
(乌兰浩特一中 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
刘晓艳
(乌兰浩特一中 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语文教师要想讲授一堂好课,一定要能够提出真的问题、运用真的教学模式、使用真的教学语言,所讲内容要深浅适度,这要教学效果才会理想,学生才会学有所获。
语文课堂 真与假 深与浅
2015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由通辽实验中学承办的教学联合体语文、历史、生物三个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教授的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时我也听了其他六位语文教师的课。本次活动结束后,收获很多。每一节语文课都很精彩,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求新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同时也促使我思考一些问题:作为语文教师究竟要教什么?语文课应该怎样上?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语文?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好的?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无论我们怎样教,教学都应该带着一种理念,那就是呼唤语文课堂的真,回归语文本色。
2012年以来教育界开展了“真语文”的大讨论,“真语文”的宣言中有这么一段:“语文教学不装、不演、不做作,慎用PPT,慎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我认真梳理了这次活动的几节语文课,这几节课是不是都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呢?
1.教师要提出真问题
本次有一位教师在讲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时,她将教学目标确立为1.研读文章,通过文中描写的语句分析梁启超人物形象,对梁启超的人格魅力有深度的认知和思考。2.体会学习掌握写人的技巧,肖像、语言、动作,重要的是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人物才鲜活、生动。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理解文中用《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深层意旨。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这位语文教师设计了这样四个问题:
问题1:
诵读文章,标记文章段落,概括每个段落的内容并理清文章脉络。并交流“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个题目包含了哪些信息?
问题2:
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对这次演讲评价的一个关键词语。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请从文中找到体现这个词汇内容相关描写的语句,并据此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问题3:
请细读文本,探究梁任公先生为什么要讲《箜篌引》这首古诗?如何理解这“一出悲剧”?
问题4:
请体会并分析梁任公讲到《桃花扇》和杜氏的诗歌时“悲”与“笑”的原因。
仔细揣摩分析,她的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是有问题的,这位老师提的第二个问题,其指向性是不够明确的,“动人”是不能作为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词的,紧接着提出,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请从文中找到体现这个词汇内容相关描写的语句,并据此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问题问的零碎,问题之间缺少逻辑性,缺少整体概括性,没有深度,高度。
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甚至是学习语文逻辑思维。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应该明晰而准确且有艺术性。
再看这位老师的第一个问题的设置,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不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交流的,因为问题本身不难,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属于教师问,学生马上就能回答,学生一答就能回答正确,且一呼百应的问题。如果这样的问题也需要探讨交流,那我们的语文教育何谈素质教育?又何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不用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没有必要讨论,我们为什么还要合作探究呢?
同样,她的问题三和问题四的设计也是碎片化的,缺少整合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都是属于梁任公“热心肠”这个层面的内容。而且这一问题是对前面问题的升华。
所以,我觉得作为教师,一定要在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要提出真问题。
2.要运用真教学模式
本次“华北教学联合体同课异构活动”,旨在探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按照教学的“四设计,六环节”进行组织教学,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在向这一方向努力,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使我记忆深刻的一堂课是,她就给学生提出四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展示本小组的讨论交流的成果,四个问题四个小组四个代表分别展示了自己组的交流成果,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教师却什么都没说,这样做可以吗?这难道不是教师角色的缺失吗?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要教师淡化出场,作用空化。教师是语文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认知,他们的阅历,他们的理解是存在局限的,而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们的结论给予正确的评价,学生回答的到底准不准确?而不只是学生说完了,下面响起一片掌声,就结束了。如果教师只是走进教室,“不预计、不活动、没立场”,必然会无法显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学生也会很茫然,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试问,这样的一堂语文课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又教给了学生什么?知识,能力,方法?我想都没有,这样的课过于追求教学模式的新颖,却忽视了语文课所应具有的实质性内涵。
3.教师的语言要真
一位教师在教授林庚的《“说”木叶》时,她说话的声音都变了,这位老师设计问题中其中有一个是“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回答“木叶”与“树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讨论了几分钟,接下来就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每一位回答完问题的学生都会得到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你太棒了,你真厉害或你说的真好等等。紧接着就是掌声。一节课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话,这样的激励的话语有价值吗?教师的语言要真,要具有匡正的作用,要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效果。那就需要教师用真感情,要冷静,要客观,要说真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产生共鸣,唤醒学生,激发想象。正如一位大教育家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脑力劳动的效率。”足以说明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学语言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自身教学语言的锻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坚决反对语言上的“做作”。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应多一些真实,少一些浮华。好课都不一定“好看”。
我们在探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时,就不可避免涉及到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与浅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怎样备课,深度备课还是只是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这是一个问题。
我在准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先解读教学参考书及教学建议,然后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性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确立了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三、四、七、八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梁任公的人格魅力,能够体会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敬仰、喜爱和赞美之情。
针对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而难点在于对先生讲到的《箜篌引》、《桃花扇》、杜诗的理解上。
我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走进文本,初识任公;二是研读文本,再识任公。这两个环节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期达到深入解读文本的目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是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的。而第二个环节则需要老师补充必要的资料再结合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经过深入的探究才能完成的,这一环节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深刻体会到语文的深层魅力的。因为我深知对经典的解读是常解常新,是需要用生命去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的。让学生都懂得语文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要完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这样两个探究的问题“1.为什么作者说“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换言之,任公先生为什么朗诵的这般感慨? 2.先生讲到《桃花扇》时,为什么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讲到杜甫诗时,为何又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但教师是需要深度备课的。我查找了关于梁启超的大量资料,查找了关于梁实秋的相关资料,以及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特点,以及梁任公和梁实秋的关系,他们的思想等;并把相关的资料印发给了学生。
但是,实际的操作效果是学生在完成这两个问题时遇到了困难。这两个探究的问题是理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的难点,于是我为学生们讲解的就多了些,并对“热心肠”进行了深入地、有层次地、立体化的解读——“一哭一笑常洒忧时伤世泪,一心一世总怀强国育民情”,意在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整节课完成之后,语文味道淡了一些,有一种历史课的味道。
我在思考: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道,既深刻又有内涵,而不是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停留在对文本的表层理解上;只求读懂一篇文章,而不进行深入的挖掘,这样的教学不应该是成功的教学。
何谓语文味道,“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这一理念在我国学术界最早是由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提出的。
认真读上面的一段文字,程少堂老师对于语文的理解是首先在教学目标上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也就是说在确定语文课要教什么之后,再强调怎么教的问题,而我对再怎么教和深度备课问题认识出现了偏差,我只是把书读厚,但没有读透,没有做到提要钩玄。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顾“深入”,一定要深入浅出。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心怀一种对语文的赤诚之心,带着一种真情怀,走进课堂;杜绝浅问题、伪问题、错问题、无效问题、无价值问题走进课堂;要始终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角度,独立思考、深度备课,做到深入浅出。这样才能用知识去开掘思想的深度,才能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才能让课堂回归语文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