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梅
怎一个“闲”字了得
——解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沈晓梅
摘要:苏轼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关键词:苏轼;闲人;闲情;闲置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
摘出苏轼作品中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将他逮捕入狱。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做了一名有职无权的 “闲”官。他在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写下了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在这篇文章结尾,苏轼写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到此处,不禁深思:几度遭贬,流落到这步田地,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几欲使苏轼心力交瘁,又何来“闲”字可言呢?细读全文,“闲”中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到“相与步入中庭”可以看出苏轼赏月的时间是夜里。大半夜不睡觉,起来看月色。如水的月色勾起了他很多情思,竟然跑到朋友张怀民的住处和其一起欣赏月色美景,这一来二去,加上谈话聊天,这一夜恐怕没有时间睡觉了。这足以看出苏轼被贬之后无事可干,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闲人”了。
“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是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所以通过这个“闲人”,还可以解读出苏轼被贬后那份壮志难酬的落寞和悲凉。
在闲游过程中美好的月色为其增添了一份闲情逸致。那是怎样的月色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眼前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白色清辉好似积水明潭一般,那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似水中藻荇摇曳生姿,更加突出了月夜的纯净优美。苏轼完全沉浸于这如梦似幻的美景中,他以为自己看到的是水中的藻荇。随后他才醒悟,原来不是藻荇,而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一个“盖”字写出了他恍然大悟的惊喜。“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个人的感情往往会通过他周围的景物外化出来,人的心情怎样,他眼中的景色就会投射类似的感情色彩,这样空明澄澈的景,只有内心澄澈、豁达、宁静的人才能感受到并付诸笔端。通过这份闲情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豁达宁静的心胸。这也是一个伟大灵魂的自我慰藉吧。
如此美好的闲情逸致却是在“闲置”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此时的苏轼纵有济世之才,也有报国之志,但此时他就像是一件被闲置高阁的宝物,无法显示自己的价值,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他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既是一种自嘲,也是内心的苦闷的一种表现。也许正是作者当时被“闲置”,被贬黄州,才会有这次承天寺的“闲游”,才会获得这份“闲情逸致”,正是这份闲情逸致使他从淡淡的悲愁中解脱出来,获得赏月的快乐,这也是一个高雅文人的倾情诉说。
纵观此文,虽无辛词“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喜悦与天真,却也看不到身陷谗佞、谪迁边荒的悲伤与哀痛;虽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浪漫与开阔,却也看不到躬耕田野、艰难维系的窘迫与困惑;虽无“西北望,射天狼”豪迈与犀利,却也看不到栉风沐雨、山水跋涉的愁苦与飘摇。闲人苏轼,有的是一颗敏感的心,风花雪月、日月星辰勾起的仍是他奔涌的文思、隽永的文字;闲情苏轼,有的是一颗旷达的心,离合悲欢在他看来不过是清风明月;闲置苏轼有的是一颗佛者的心,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能抓住这个“闲”字,理解其内涵,我们就能很好的把握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
[责编芮瑞]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大李集中学)